汪益堃

汪益堃

汪益堃(1906~1943),男,浙江諸暨牌頭寺下張汪家人。歷任國民政府重慶軍需署人事科科長,軍政部張掖辦事處少將處長,國民政府駐新疆軍需處少將處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汪益堃先生遺像
汪益堃先生,生於1906年,逝於1943年,杭州第七中學1925屆畢業生。中共地下黨員,國民政府新疆軍需處少將處長。1943年,共產黨急需西北各省軍事、政治方面的情報,包括西北國民黨部隊的番號、派系、力量武裝、布防和胡宗南對我封鎖破壞的情況等,汪益堃由錢之光陪同直接到紅岩面呈周恩來,當時在座的還有林彪伍雲甫。同年6月,在西安開完關於抗日工作的會議,乘飛機返回新疆途中,飛機失事遇難。
胡宗南祝紹周等到場弔唁,蔣介石頒發了“榮哀獎狀”,個人和單位捐款捐物無數。這些錢物後來均用來在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建了兩所“益堃國小”。後來,兩所國小一所被毀,一所尚存,改名為“安遠國小”。

人物生平

汪益堃是浙江諸暨牌頭寺下張汪家人。大哥汪維恆(原名汪益增)長汪益堃十歲,長兄如父,兄弟感情很深厚。汪益堃1925年畢業於杭州安定中學(今杭州市第七中學),汪益堃視兄如父,聆聽教誨,亦隨兄投入革命洪流中。在安定學習時汪維恆將汪益堃介紹給在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的負責人華琳和馬乃根同志接觸,從此汪益堃在黨的教育下參加革命活動,並於1925年由兄長汪益增和華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夏在安定畢業後,即在省委宣傳部任宣傳幹事,當時華琳為省委宣傳部長。1927年“4·12”後,省委受到嚴重破壞,有的被捕犧牲(如省委書記張秋人等),有的被迫撤離,汪益堃堅持到6月後也撤離去寧波找汪維恆,在寧波會合後,遵照省委指示,兄弟二人9月返回諸暨。
1929年春,諸暨的幾次暴動均告失敗,全縣黨組織幾乎消失殆盡。汪益堃就去南京找汪維恆,而汪維恆已先於1928年8月由縣委決定撤至南京,汪維恆在南京通過中央軍校任經理處處長的陳良(汪維恆在北京軍需學校時的老師)介紹進入國民黨軍需部門工作,汪益堃到南京後汪維恆將其安排在南京軍需學校會計統計班學習。1934年,汪益堃結束了學習,分配在南京軍政部工作,後為軍政部會計長陳良的副官。1937年底,兄弟二人同時隨軍政部機關由南京撤往大後方重慶。路經武漢,與當時在武漢工作的錢之光同志取得了聯繫。
1938年,汪維恆被派往陝西西安任軍政部第一會計處處長,西北軍需局局長,再度與已為西安中共入路軍辦事處主任的宣俠父同志取得了聯繫。汪益堃則留在重慶任軍需署人事科科長。從此之後,每次汪維恆從西安到重慶,必與汪益堃一起去找錢之光同志,向黨組織匯報工作。兄弟二人一個在西安,一個在重慶,緊密配合,積極地公開或秘密地為八路軍軍需補給做工作。
汪益堃紀念碑
1939年,新疆軍閥盛世才倒戈,國民黨軍隊開進新疆,為方便軍需補給,軍政部在甘肅張掖設立辦事處。軍需署署長陳良調汪益堃去張掖辦事處任少將處長,赴任途經西安作暫短停留,汪維恆囑咐他將黨的工作帶往張掖。1942年夏,國民黨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蔣介石密令胡宗南調集部隊,企圖於7月向陝甘寧邊區突擊,此時共產黨急需西北各省軍事和政治方面情報,包括西北國民黨部隊的番號、派系、力量裝備、布防和進攻路線,以及胡宗南對我封鎖破壞的情況等。兄弟二人將情況收集後藉由一起到重慶找到錢之光同志,並由他派車將兄弟二人秘密接到紅岩村,見到周恩來同志,汪維恆全面匯報了西北各省國民黨軍政情況,汪益堃做了若干補充。在場的有林彪、伍雲甫和錢之光等同志。1943年春,汪益堃調往新疆任軍需處少將處長,當年6月1日,汪益堃在西安參加關於抗日的工作會議後乘機返新途中,因氣候突變,不幸在甘肅永登縣烏鞘嶺機墜身亡,年僅37歲。為抗戰而死,弔唁的人很多,胡宗南、陳良、祝紹周都到場,蔣介石也頒發了“榮哀獎狀”。因為兄弟二人都是軍需部門將領,個人和單位及商界捐款無數。這些錢本可留著撫養遺孤及家屬,但汪維恆都捐了,在汪益堃工作過的張掖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建了兩所“益堃國小”。從建造到教工工資全由這筆捐款支出,他覺得這才是弟弟的心愿。這是中國最早的希望國小。這兩所學校中一所還在,不過現改名為安遠鎮安遠國小。

其他信息

家庭情況

汪益堃兄弟姐妹四人,汪維恆是老大,父親早亡。
汪益堃去世後留下了三女二子,長女汪晶芝、次女汪玉芝、三女汪渝芝,長子汪而夫(有媒體誤報導為汪維恆之子)、次子汪嶺夫(名取自烏鞘嶺),由汪維恆撫養成人。

墓碑出土

汪益堃紀念碑
2004年5月20日,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安遠國小師生,在平整校園時,挖掘出一塊刻有于右任先生印章的碑,據縣文物部門的有關人員初步鑑定為于右任先生真跡。出土石碑為一紀念碑,碑上方刻有‘陸軍軍需監’二行小字,正中刻‘汪公益堃紀念碑’7個大字,左下方刻有‘于右任題’和于右任本人的印章,右下方刻著‘中華民國三十二年’8個小字。同時出土的還有一塊刻有汪益堃先生遺像的石碑,石碑上部中間刻著汪益堃先生遺像,右邊分別是其母、其哥汪維恆、其妻、其嫂、其妹的頭像,左邊刻有7個友人的頭像。碑下刻有杜唱初、何柱國、張繼、薩鎮冰、谷倫、蔣鼎文、陳良等國民政府高官和高級將領及汪益堃先生的妹妹及其子等悼念詞。字型包括行、楷、隸、草、篆,大小有別,錯落有致,時隔61年仍能清晰辨認。據當地老人回憶,紀念碑共四塊,分別為于右任先生所題紀念碑及汪益堃頭像和親友懷念詞,汪益堃遇難經過和汪益堃功德碑,已出土二塊,其餘二塊還在尋找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