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汪口村,屬於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九年,已有260餘年歷史了。由朝議大夫俞應綸(正三品)入宮後省親回鄉時捐資興建。占地面積為1116平方米。宗祠是以木雕精湛著稱於世,被古建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基本信息

祠堂簡介

汪口俞氏宗祠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位於婺源縣城東北30公里處,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尺。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宗祠內凡木質構件均巧琢雕飾,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各種圖案一百多組。刀法有淺雕、深雕、透雕圓雕、細膩纖巧,工藝精湛,風格獨特,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現祠為清代中葉俞氏宗祠建築。朝向東南,三進院落,縱深42.6米。前、後兩進各五間,有天井、小圓門,中進三間,均為木板卷棚或平闇天花頂。青石板鋪地。支撐長廊的吊柱兩根,上端雕鐫雌雄獅相對。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駝峰等處均有雕飾人物戲文、山水花卉、飛禽走獸等精美圖案百餘組,有“木雕寶庫”、“藝術殿堂”之稱。祠內兩側花園中有百年古木木樨等。

2006年婺源宗祠作為清代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分布

千年古街

又稱官中和正街,依永川河岸而建。古街呈彎月形,全長600餘米。沿街有漁塘、酒坊、李家等十八條巷直通溪下商埠,因汪口是當時的水陵碼頭,故為貨物之集散地,明清時期其商業十分發達。有裕豐號雜貨店、利和布店、同茂糕餅店、兆記米店、益春堂中藥店和大通商行以及油、米等加工作坊,計有數十家之多。

一經堂

建於清乾隆年間,占地150平方米。其主人俞念曾,官拜州同知(五品)。他為官清政,待人寬厚,且勉學勤讀。古書上說:“人遺子,金滿瀛,我教子,唯一經”。這就是“一經堂”之來由。他主張不要將錢財留給後人,要給子孫讀書成材。

懋德堂

於清乾隆六十年所建。占地250平方米 。俗稱“裡邊屋”,為“東門出城第一家”。其祖輩俞理臣,一貫從商,兼收管祠眾租事,家業殷實,為人謙和。當時享有“業至三省,家無白丁”之稱。懋德之意,就是要勉其子孫後代,凡處世為人都要講道德。

大夫第

為清鹹豐年間所建的一座官宅。是因祖孫三化為官而聞名。其主人,三十三世祖俞炳圭公,太學生誥封奉直大夫;其子俞泰曾,官任州同知,敕授儒林郎,贈中議大夫;孫俞德林,為捷選知縣。真乃古巷出香,人傑地靈也。

養源出屋

此屋於清光緒五年興建。這是由俞光鑾私人資助所建的一所蒙館。因其本人文化有限,他經商發財後,把分給六個兒子多餘的錢留下辦學,並通過縣衙下達文告,在出屋圈 牆上嵌石碑以明示。碑文為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三日由“欽國銜物授婺源縣正堂吳鶚”批准“汪口封職俞光鑾”。馳封奉直大夫,翰林院待誥。

堂前的八仙椅桌凳家具,用材名貴,製作精巧。押畫桌上的東瓶西鏡,座鐘瓷筒。堂壁上的對聯字畫等,無不體現出徽州文化的獨特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