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豐號

裕豐號

裕豐號,是由清末廣東的張德裕、張德豐兄弟,下南洋後,創立的古董玉器行。

裕豐號 裕豐號

1892年壬辰年,清光緒十八年,此時的滿清政府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內戰火不斷,民不聊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慌亂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極度難以維持,為了謀生計,維持家庭生活,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躲避戰亂,閩粵地區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偷渡到南洋謀生。時年20多歲的張氏兄弟,懷揣對未來的夢想,也加入到了下南洋謀生的行列當中去了。

到了大馬後,兄弟二人先是在同鄉人王海成的古董行幫工,頭腦機靈的弟弟張德豐對古董鑑賞和玉器雕琢非常感興趣也漸漸展露出了這方面的天賦,深得掌柜王老先生的器重,哥哥張德裕為人誠懇,做事嚴謹一直幫王老先生管理賬房。王海成先生也是早年下南洋謀生的,王家在廣東順德地區就是開古董行的,王老先生對古董特別是中國玉文化非常精通。

兄弟二人在王老先生的古董店一呆就是三年,三後年兄弟二人打算離開王老先生開設自己的玉器行,但這三年王老先生對二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照顧有加,兄弟倆一直不知道如何跟王老先生說,心裡一直很矛盾。王老先生看出了二人的心思,一日王老先生把二人叫到他的書房,告訴他們你們兄弟跟了我三年,德豐對古玩對玉器的了解也已經不在我之下了,我也看出你們兄弟跟別人不同,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你們該出去自己闖闖。我們中國人在這別人的地方不容易,要做就做出點樣子來別讓那幫土著小瞧了我們。玉不是商品而是我們中國文化,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玉之純可淨化污濁之心。你們要做玉首先要從做人開始,不可存欺人之心,玉是有靈性的,古人講人玉合一,只有以一顆純淨仁愛之心才可以做出好的玉。我們在南洋行商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們個人,而是我們中國人,你們如果誠實守信,童叟不欺,那是給我們中國人增光。反之,那就是給國人臉上抹黑。兄弟二人牢牢的記住了王老先生的話,辭別了先生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

兄弟兩人,盤了個店面起名裕豐號,銘記王老先生的教誨,以做玉先做人為本,以誠實守信,童叟無欺為基石,開始玉器的雕琢與銷售生意。張氏兄弟堅持認為最貴的不一定是好玉,心儀有緣的才是好玉。正是基於此點,裕豐號從一開始就走平價路線,在顧客選購玉器的時候,張氏兄弟從來都不推薦顧客買貴的,只是告訴顧客,看中就是有緣,有緣就是好玉,不用一位的追求貴的。任何玉只要經常佩戴,以身養玉,以玉養身,日久天長就會越變越好,最終達到人玉合一。再好的玉如果買回去束之高閣,也會越變越差。他們的坦誠很快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大家口碑相傳,使裕豐號很快在當地風生水起,顧客盈門。當時當地人流傳這樣一句話“買玉就去裕豐號,那裡的老闆人好,放心”。

一個世紀以來裕豐號秉承祖輩的遺訓,以做玉先先做人為本,不為暴利所動,堅持走平價親民路線,如今不僅在大馬、印尼、新加坡、泰國等開設了分號,有些產品還遠銷歐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