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迎得郎來入繡闈

《江城子·迎得郎來入繡闈》是五代詞人和凝所作的一部詞。

基本信息

【名稱】《江城子·迎得郎來入繡闈》
【年代】五代
【作者】和凝
【體裁】

作品原文

江城子
迎得郎來入繡闈,語相思,連理枝①。鬢亂釵垂,梳墮印山眉。婭奼含情嬌不語②,纖玉手,撫郎衣。

作品注釋

①連理枝:比喻相愛的夫妻。
②婭奼:明媚、美麗的樣子。

作品評析

和凝的《江城子》共有五首,是一組完整的組詞,內容相連,敘述一位女子與情人夜間約會相見的整個過程,從第一首“排紅燭,待潘郎”到第五首“天已明”,寫出這位女子含嬌、含恨、含笑、含情、含愁的一個等待戀人時特有的心態流程,表現出她對戀人的一片痴情。因為它“章法清晰”,所以被人譽為“聯章之祖”,又稱“江城五支,為言情者之祖”。所謂“江城五支,為言情者之祖”,指的應該並不是“托美人以寫情,指落花而自喻”,而應該是採用組詞這種特別的方式,敘述了一件完整的情事過程。這屬於和凝的首創,所以稱祖。
《江城子·迎得郎來入繡闈》為第四首,寫女子與情人相會情景,兩情相悅的情狀描摹得十分生動。

作者簡介

和凝
(898~955)五代詞人。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東)人。公元916年(後梁貞明二年)登進士第。後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公元940年(後晉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後漢,封魯國公。後周時,贈侍中。著作甚多,今多不傳。現存有《宮詞》百首等。少年時好為曲子詞,所作流傳和影響頗廣,故契丹稱他為“曲子相公”。詞多以華艷辭藻寫男女情事,能狀難狀之情景,但殊少深刻感人之作。《花間集》錄20首,《全唐詩》錄24首。近人劉毓盤輯得29首,編為《紅葉稿》1卷。事跡見新、舊《五代史》本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