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乘縣

江乘(shèng)縣是南京在南朝時期下轄的一個縣,故址在今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學城一帶。秦置江乘縣,三國吳廢,晉復置,隋開皇初又廢。為長江下游重要渡口,當南北交通要衝。

簡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巡,在金陵停留期間,廢棄前朝楚國金陵邑,設立秣陵江乘等縣,隸屬會稽郡。楚漢之際,分割會稽郡設鄣郡,江乘縣改隸鄣郡(漢武帝元封二年改名丹陽郡)。王莽新天鳳元年(14年)更改郡縣名稱,江乘改名相武。劉玄更始元年(23年)恢復原名。漢季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自京口移治秣陵,翌年改秣陵為建業,撤江乘、湖熟、溧陽縣,設定典農都尉,實行屯田。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恢復江乘縣。西晉末葉,洛京喪亂,衣冠南渡。東晉元帝在江乘縣僑置南東海、南琅琊、南東平、南蘭陵四郡。南琅琊郡寄治在江乘縣的金城。金城為三國東吳修築。《三國志·吳書·孫和傳》中記載:寶鼎二年(267年)十二月,“皓於金城外露宿。”到晉成帝鹹康元年(335年),桓溫任南琅琊郡內史,出鎮江乘縣金城,請求割丹陽郡江乘縣境以立郡。不久,南琅琊郡正式在江乘縣劃土立定,江乘縣改隸南琅琊郡。鹹康七年(341年),割江乘縣西境設立臨沂縣。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武帝以為江乘縣白下壘(位於今南京市中央門外北崮山)依帶江山,將南琅琊郡治從金城遷至白下壘,名白下城。陳太建十年(578年)廢除南琅琊郡,置建興郡,江乘縣改隸建興郡。隋開皇九年(589年)陳朝覆亡,江乘縣被廢置,從此以後不再恢復。江乘縣故址在今南京市仙林大學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