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大學城

仙林大學城

仙林大學城,位於南京主城東部,紫金山東麓,距離新街口15公里,2002年2月成立。截至2013年8月,已有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等院校及其校區入駐。仙林大學城定位於南京三個新城之一,是21世紀江蘇省發展高等教育產業的重點地區,主打高檔社區和科研機構錯落分布,借鑑國外高尚人文社區的規劃,以高起點,以綠色人文為主題的高發展為目標。

基本信息

​概況

仙林大學城仙林大學城
仙林大學城位於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仙林新市區西北部,北靠棲霞區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南依靈山山脈,西至土城頭路,東臨規劃城市二環。作為仙林新市區集中發展區域的大學城,仙林大學城由大學集中區和科技產業區組成,占地4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規劃二環以西、土城頭路以東、靈山山脈以北、312國道以南的27平方公里為大學集中區,計畫用3~5年的時間,建成有9~10所高校和一批中國小、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大學園區,還將建設包括大型商場、金融網點、醫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等公用設施的大學城中心區;規劃二環以東的20平方公里為大學城科技產業區,重點依託高教資源優勢,推進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發展IT、IC和生物製藥等高新技術產業,並預留3000畝土地作為國際知名大學用地。
仙林大學城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根據突出生態環境、突出人文內涵、突出信息優勢和體現規劃的高起點、體現社區建設的智慧型化、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理念,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規費留區、滾動發展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經過3-5年的努力,力爭把仙林大學城建成全國最具影響力、國際知名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型、職能型、開放型大學城,促進教育與科技、經濟的緊密結合,為南京新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人才保證和區域空間。

入駐院校

仙林大學城規劃占地面積47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城市建成區人口已突破26萬人。仙林大學城入駐學校有(截至2013年初):
大學
入駐院校-校區名稱 性質 地址
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C9聯盟、985工程、211工程 仙林大道163號
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 211工程 文苑路1號
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 江蘇省屬重點大學 仙林大道138號
南京財經大學仙林校區 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 文苑路3號
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共建高校 文苑路9號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獨立學院 文瀾路89號
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 獨立學院 學林路2號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仙林校區 國家林業局主管,公安部共建 文瀾路28號
南京體育學院仙林校區 江蘇省高等體育院校 仙林大道169號
應天職業技術學院 民辦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校 仙林大道100號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文瀾路99號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公辦普通高校 羊山北路1號
南京市高級技術學校(南京技師學院) 綜合性職業學院 學海路29號
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仙林校區 獨立學院 仙林大道100號
江蘇神學院 高等宗教院校 仙隱北路5號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 黨校 靈山北路
註:應天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共用校區。
中國小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原仙林中國小)
金陵中學仙林分校(南京大學仙林實驗學校)

片區規劃

仙鶴片區

仙林新市區仙鶴片區即仙林大學城一期,位於仙林新市區的西北象限,是仙林新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高等學校和居民住宅區有機融合的綜合性社區。其主要職能為高等教育和居住功能。規劃範圍為:西至寧蕪鐵路,東至公路二環,北至寧鎮公路,南以靈山山脈為界,規劃總用地為27.14平方公里。

白象片區

仙林新市區白象片區為仙林大學城二期重點發展地區,位於仙林新市區的東北象限,緊鄰仙林大學城一期仙鶴片區。集中安排國際知名工科大學和著名科研機構及居住功能,是仙林大學城遠期重點發展地區(二期),以“產、學、研”同步發展為特色,力爭形成南京市重要的科技產業園區。(圖冊)

交通狀況

交通狀況

仙林大學城仙林大學城
仙林新市區位於紫金山東麓,北抵312國道,南達滬寧高速公路,東西分別以規劃中的公路三環和繞城公路為界,距新生圩深水外貿港口6.5公里,距規劃中的龍潭深水外貿港口6公里,通過繞城公路和機場高速可直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對外交通條件齊全,大運量、低能耗、出行便捷的交通網路是未來仙林大學城的交通特點。
距主城核心(新街口)距離15公里,25-30分鐘車程;
距南京繞城公路4公里,4-5分鐘車程;
距新莊立交10公里,12-15分鐘車程;
距模範馬路13公里,15-18分鐘車程。
大學城將建成一個“人文、生態、青春”的新市區。建設中“不挖一座山,不填一口塘”。仙林大道全長20多公里,寬140米,橫貫大學城東西,體現春夏秋冬四景變化,有江蘇市政道路第一路之稱,建成後車輛將如同穿行在公園內;學子路縱貫大學城南北,將豎起對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名人雕像;學院路再現三次工業革命的藝術浮雕。另外仙霞路、學院路、仙堯路等已建成通車。大學城內還將建設土城頭、植物園、郊野公園等五大主題公園,核心區規劃建設國賓館,並引進小紅花藝術團等6個演出團體,增添大學城的文化氛圍。大學城周邊設有鐘山國際高爾夫球場、十運會賽馬場等配套設施。

公路交通

北部由快速道路直達仙林:
模範馬路-玄武湖隧道-寧鎮公路-仙林
南部由景觀路進入仙林:
(1)寧杭公路-環陵路(馬群)-寧棲公路-仙林;
(2)中山東路-滬寧高速連線線-仙林大道-仙林。仙林大道2005年建成通車後,仙林至中山門僅需10分鐘。

公交線路

路線 起止站點
D1路 (寧工新寓-元化路)
50路 (仙林中心站-玄武湖隧道(公交總公司))
70路 (仙林中心站-丹鳳街 )
97路 (仙林中心站-南京車站)
107路 (堯化門-九鄉河西路)
108路 (新港開發區-仙林中心站)
130路 (仙居雅苑-火車站廣場西)
138路 棲霞寺-太陽城)
146路 (仙林中心站-邁皋橋東)
166路 (元化路-學林路)
177路 (仙林中心站-仙林中心站 )內環線
188路 (南汽零件廠-仙林中心站)
310路 (九鄉河西路-孝陵衛)
159路 (九鄉河西路-南大科學園-經天路)

軌道交通

南京捷運2號線和南京捷運4號線(在建)分別從紫金山南北兩側進入仙林,在仙林新市區南側交匯後,在仙林內部形成環狀軌道交通網,連線新市區各功能分區,並在沿途設10個站點。
捷運2號線東延仙林線於2007年開工,已於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車,仙林到新街口核心地段的時間將減少到20分鐘,馬群至仙林共設定八個站點:馬群-金馬路-仙鶴門-學則路-仙林中心-羊山公園-南大仙林校區-經天路。除了南京捷運2號線和4號線,還有遠景規劃的仙林內部捷運線路。
另外規劃中的寧揚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項目(西起仙林經天路捷運站,東至揚州(西)火車站)方案已於2013年1月由江蘇省發改委向國家報送。

城際交通

滬寧城際高鐵仙林火車站於2010年7月開通,仙林去鎮江一刻鐘車程,往蘇錫常、上海在50分鐘之內。

配套周邊

管理機構

南京市仙林大學城管委會於2002年1月14日成立。成立以來先後投入5700多萬元完成新市區總體規劃等10項巨觀規劃和25項細部規劃設計,所有規劃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多輪次評審,其中核心部分的中心區城市規劃和總體規劃等實行了國際方案徵集並在市科技會堂進行公開展示。通過開展“實踐三個代表、強化三個服務”活動,建設拆遷居民經濟適用住房,多渠道安置民眾就業,加大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了地區規劃範圍內的征地拆遷工作。
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上,先後投入90多億元,建成了仙林大道、文苑路、仙境路、學院路、仙霞路、文瀾路、仙堯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地區路網框架已基本形成並不斷完善。
除道路工程以外,園林景觀綠化已完成山體和道路綠化超過140萬平方米;部分河道整治以及排澇泵站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地區水、電、氣等公用設施的主幹管已全部隨道路建設鋪設到位,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開展。與此同時,中心區商貿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道路景觀綠化和沿湖步道的規劃、設計全部完成,部分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中心區整體場地平整和湖邊濕地整治也全部結束。在商業配套設施建設上,近4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大成名店公園按期建成交付並開始營業,KFC、中國移動和蘇果旗艦店以及一批著名品牌已經進駐。仙林金鷹國際商業中心也於2006年底開工建設。
大學城管委會將借鑑國外大學城發展建設的經驗,逐步發展、完善包括在教育資源共享、與科技產業結合的運行機制,努力把仙林大學城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南京市仙林大學城管理委員會主辦的仙林熱線(2011年6月達成合作,南京仙林大學城管委會正式負責仙林熱線運營),也是仙林大學生的網路交流場所,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經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南京龍虎網、西祠胡同的新聞報導。

仙林樓市

大學城環境優勢、學術氛圍帶來的房地產投資和升值潛力,也為各地房產商和市民看好。仙林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實行1:1.35的住宅間距,超過現行規劃中1:1.2的標準,新區住戶擁有充足的陽光權。仙林市區將成為以中產階層為主的高檔居住區。
2002年2月仙林大學城宣布成立時,亞東、匯金的樓盤每平方米即上漲1000元,隨著越來越多高校進駐,交通、智慧型、環境優勢凸現,商品房價格也隨之上升,平均漲幅達178%。截至2003年,仙林亞東樓盤中,除沁蘭雅築尚有少量尾盤外,仙鶴山莊、金陵家天下、雁鳴山莊、詠梅山莊都已全部售出,二手房同樣熱銷。
2009年末普通住宅房價格已破萬元,亞東城已達1萬/平米,東方天郡1.3萬/平米。別墅項目中,匯傑文庭、山水風華、招商溪谷、棲園等疊加1.6萬/平米,雙拼2萬/平米。

商業氛圍

仙林中心商業區以三大人工湖為核心,分為三個層次:遠離水面的是由多種不規劃幾何形狀組成的大型建築主體,規劃有百貨公司、電影院、專賣場等,局部建築單體之間則由連廊相接;臨湖的是小型建築,有飲食店、咖啡吧、書店、精品店等;兩個層次中間是一條長長的帶頂步行街,將商業區緊緊聯繫,成為將來商業氛圍的聚核地帶。2009年底位於三葉湖核心地段的仙林金鷹國際商業中心開始營業,區域書城、電影院、電子賣場、商務辦公樓、星級賓館等一批文化和商業配套設施建設也開始對外招商。(圖冊)

新聞媒體

截至2012年底,南京仙林大學城內已經入住專注於南京大學城的東方衛報《雙城記》周刊、揚子晚報、現代快報、仙林論壇(仙林熱線旗下)、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代表處入駐,媒體的入住能夠捕捉到仙林大學城的最新資訊和新聞,其中仙林大學城入口網站仙林熱線已經成為發布仙林大學城地區最新資訊的最有效平台,受到了南京仙林大學城管理委員會的推薦,成為南京棲霞區媒體十強之一。

產業平台

南大科學園

南大科學園位於仙林新區科技產業區,由仙林大學城管委會與南京大學共建,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包括創新創業教育園、空間科學技術園、智慧園、文化創意園、新興產業預留區共“四園一區”。園區重點依託高校的人才和人脈資源,放大高校優勢,服務區域發展,以智慧度和國際化為著力點,建成融“校區、園區、社區、景區”為一體的全國一流的大學科學園。自2010年6月啟動建設以來,園區建設發展順利。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南京大學和紐約大學理工分校聯合創辦的創新創業學院、元培世紀(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南京大學遙感套用示範研究中心、遙感衛星套用國家工程試驗室華東分部等多個項目相繼在園區開工建設。(圖冊圖片資料來源)

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

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位於仙林新區科技產業區,規劃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重點引進總部經濟、科技研發機構、服務外包企業和提供交易平台。自2009年初啟動建設以來,園區先後與南京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以及上海張江藥谷平台、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江蘇省藥檢所、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等十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簽署了合作共建協定,一批有實力的製藥企業總部項目陸續入駐。

南京液晶谷

南京液晶谷位於仙林新區科技產業區,一期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平板顯示領域累計完成投資600億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重點打造“一二三”工程:“一”是加快引進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研發機構;“二”是建設兩條以上系列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三”是建設液晶關鍵器件、專用設備,以及模組和整機等三大液晶配套產業園。其首個建設項目——總投資138億元的第6代液晶面板項目已於2011年一季度正式投產。項目依託南京豐富的教育、科技資源優勢,通過校企共建“產、學、研”聯盟的方式,已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聯合建立人才基地,定向培養設備、工藝和研發等專業人才;與大學城內的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的“熊貓液晶廣電學院”也已正式開班。

仙林物聯網產業基地

南京仙林物聯網產業基地位於棲霞區仙林—馬群板塊,是南京市智慧產業最為密集的區域。已經入駐的23家物聯網企業,業務涵蓋了通信晶片、感測網節點設備、RFID&感測器、系統集成、軟體&平台等領域,其中,三寶科技集團擁有物聯網相關專利技術25項、軟體著作權19項,且主持制定行業標準和規範6項,業務涵蓋了RFID、智慧型交通、海關物流、醫藥監管等領域。據悉,該基地現有的23家物聯網企業,可實現產值26.9億元,預計到2012年,該基地物聯網產業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大關。
由於擁有豐富的相關科教資源和物聯網產業基礎,棲霞區將把物聯網產業作為推動區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柱。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基地將依託南京大學微納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物聯網技術示範及網路工程中心、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與感測網研究院、南京師範大學GIS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積極推進物聯網產業集群建設,把基地打造成南京物聯網產業發展核心區和先導區。

駐區院校校中園

駐區院校“校中園”:在駐區院校建設“校中園”是大學城管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十二五”時期“四園同創,融合發展”中“智園”的重要內容。在行政區支持下,大學城充分利用駐區院校的優勢學科、專業團隊、科研設備、項目成果及樓宇土地等資源,採用三方共建的模式,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先後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理工紫金學院、應天學院、南京技師學院等院校掛牌啟動了科技園建設。“校中園”的建設,有利於推動院校優勢學科發展,提升院校科技成果轉化水平,還將成為地區產學研結合的又一重要載體和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平台。

公共服務

無線網路

自2013年元旦起,仙林大學城地區重要公共場所將實現無線網路全覆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通信運營商的所有手機用戶只要手機具備WLAN功能,且能搜尋到CMCC-XIANLIN的信號,在仙林大學城內的辦公樓、醫院、學校、商業中心、公園、社區中心以及部分公交場站和公交站台等熱點區域,均可享受每天累計兩小時無廣告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公共腳踏車

截至2012年底,仙林地區公共腳踏車租賃點共28個,可租賃腳踏車數量600餘輛。租賃點分別為:捷運學則路站(1個)、學則路華潤蘇果站(1個)、仙林中心站(1個)、仙林中心金鷹購物中心站(1個)、南京師範大學站(1個)、南京郵電大學南北門附近(2個)、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南北門附近(2個)、南京信息技術學院大門附近(1個)、中北學院大門附近(1個)、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門(1個)、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南北門附近(2個)、山水風華小區附近(1個)、誠品城小區大門附近(1個)、宜人酒店大門附近(1個)、鴻運家園小區大門附近(1個)、香樟園小區大門(1個)、亞東城小區(1個)、森林警察學院(1個)、玲瓏翠谷小區(1個)、捷運羊山公園站(1個)、捷運南大校區站(1個)、南京大學仙林校區(2個)、南大科學園(2個)。

大事記

2011年

11月16日,仙林大學城本科高校教學聯盟成立。

2012年

2月10日,南京大學化學與生物醫藥科學研究所落戶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諾貝爾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領銜。
3月22日,金陵中學仙林分校簽字儀式舉行。金陵中學仙林分校由棲霞區政府、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市教育局以及南京大學合作創辦。
4月15日,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大樓奠基典禮在南大科學園隆重舉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已相繼入駐。
5月8日,“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合作辦學簽約儀式正式舉行。
5月20日,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慶祝大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隆重舉行。
9月9日,南京師範大學建校110周年慶祝大會在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隆重舉行。
10月28日,首屆仙林科技城“三創”(創業、創新、創意)嘉年華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體育館舉行,仙林大學城正式向“科技城”轉型。
12月27日,由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編號為187707號小行星——“南大仙林星”命名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大仙林星”的正式命名,把“仙林”這一地標送入了太空。統一的生態型、職能型、開放型大學城,促進教育與科技、經濟的緊密結合,為南京新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人才保證和區域空間。

只要院校

現在擁有的院校主要有: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醫藥大學,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紫金校區,應天學院,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等
2002年2月仙林大學城宣布成立時,亞東、匯金的樓盤每平方米即上漲300元,隨著越來越多高校進駐,交通、智慧型、環境優勢凸現,商品房價格也急劇上升,平均漲幅達178%。目前亞東現有樓盤中,除沁蘭雅築尚有少量尾盤外,仙鶴山莊、金陵家天下、雁鳴山莊、詠梅山莊都已銷售一空。居民只得求助於二手房市場,交易十分火爆。詠梅山莊當初的開盤價1980元/平方米,現在二手房已賣到3450元,沁蘭雅築雙拼別墅從4250元漲到7300元,獨立別墅賣到1萬元。
大學城環境優勢、學術氛圍帶來的房地產投資和升值潛力,也為各地房產商和市民看好。將於9月11日首次掛牌拍賣的核心區兩個地塊,面積只有7.7萬平方米,儘管住宅地底價已從原來的50萬元/畝上升到80萬元/畝,商業用地200萬元/畝,卻吸引了省內外四五十家房地產商前來報名。梁學忠介紹說,大學城人均林地72平方米,擁有140個小型水庫,大氣質量達1—2級,一個片區萬台電腦可同時上網。拍賣地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實行1:1.35的住宅間距,超過現行規劃中1:1.2的標準,新區住戶擁有充足的陽光權。仙林新市區將成為以白領為主的中高檔居住區。
大學城將建成一個“人文、生態、青春”的新市區。建設中不挖一座山,不填一口塘。在斥資1400萬元完成各項規劃後,全長20多公里的仙林大道、仙霞路、學院路、仙堯路等基礎設施已全面開工建設,有江蘇市政道路第一路之稱的仙林大道寬140米,橫貫大學城東西,體現春夏秋冬四景變化,建成後車輛將如同穿行在公園內;縱貫南北的學子路將豎起對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名人雕像;學院路再現三次工業革命的藝術浮雕。大學城內還將建設土城頭、植物園、郊野公園等五大主題公園,核心區規劃建設國賓館,並引進小紅花藝術團等6個演出團體,增添大學城的文化氛圍。大學城周邊還將建設國際高爾夫球場、十運會賽馬場等配套設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