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縣

羅城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位於廣西北部,河池市東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麓,地垮東經108°29′至109°10′北緯24°38′至25°12′之間,東北鄰融水苗族自治縣界,東南交柳縣境,西南連宜山縣地,西北與環江縣接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置羅城縣。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羅列如城而得名;又傳因縣城建於先之羅義村,遂定名羅城。重要礦產有煤、鐵、錫、銅、銻、鉛、鋅、水晶和重晶石。土特產有木耳、沙田柚、甜竹、依飯奶酒、烤菸、茶葉、香菇等。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面積2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45萬畝,轄7鎮4鄉,141個村民委(含16個社區),人口38.7萬人(2017年末戶籍總人口)。主要旅遊景點有懷群劍江風光、才龍瀑布、懷群穿岩和崖宜風光等,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和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羅城縣羅城縣

羅城縣位於廣西北部,岔羅鐵路和省道20251線過境。轄8個鎮和5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東門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65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23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7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58萬公頃,有林面積12.37萬公頃。總人口35.48萬,其中農村人口30.73萬。有仫佬等少數民族25.81萬人,仫佬族占總人口的31.2%。人口自然增長率3.41‰。主要旅遊景點有懷群劍江風光才龍瀑布懷群穿岩崖宜風光。重要礦產有煤、鐵、錫、銅、銻、鉛、鋅、水晶和重晶石。土特產有茶葉、香菇、木耳、沙田柚、甜竹、蒜苔等。歌仙劉三姐的第一故鄉在這裡。

概述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地區轄縣。中國仫佬族主要聚居地。位於自治區北部,九萬大山南麓。面積2642.5平方公里,人口34.09萬,仫佬族人口約占全國仫佬族總人口80% 。縣府駐東門鎮。原稱羅城縣,由羅城、天河兩縣於1952年合併而成。1983年撤銷,置自治縣。縣境地勢由北向南傾斜,以山地為主。南部為喀斯特區,懷群一帶山水秀麗,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石棉磷塊岩等。原煤錫精礦水泥遠銷區內外。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稻米黃金、龍岸產“油秈米’為著名。所產大蒜粒大肉厚,暢銷區內外。為開發羅城煤田,1969年成立羅城礦務局並修建了三岔至羅城鐵路

旅遊資源

羅城縣羅城縣

羅城地處桂北九萬大山中心南麓,這裡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岩溶地貌發育,自然生態完整,加上名震東南亞的歌仙劉三姐的第一故鄉在這裡,給羅城這塊本來就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自然色彩。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旅遊資源特點可概括為:濃郁的民族風情與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豐融為一體。按照國家旅遊局資源開發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編制的《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範》所規定的條款進行調查統計和分類,羅城的旅遊資源共有2個類16個亞類50多種 羅城典型的旅遊景區、景點主要有:
1、奇特的民俗風情
羅城是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全縣除了仫佬族外還聚居壯、苗、侗、瑤等多種少數民族。所以各種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豐富有趣,尤以仫佬族的“依飯節”、“走坡節”、“坐夜歌”、“打老庚”春等最為獨特。
2、迷人的崖宜風光
從羅城向東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達著名的小長安——崖宜風光所在地。在10多功能公里長的武陽江上,兩岸翠竹青青,奇峰異彩目不遐接,山村炊煙裊裊;江水清澈見底,水中嬉戲的魚兒清晰可見;舟行江上,水面波光粼粼,變化無窮。
在崖宜水壩下,可見無數疊水奔瀉而下,聲形兼備。船行20分鐘,可到一約2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洲岸鵝卵石天然鋪設,洲上自然草毯覆蓋,在此開展野營聚舍或是進行日光浴都是絕妙的場所。類似的綠洲在上游半個小時的舟程處又有一個,而目面積比第一個更大,約有3000多平方米,同時兩岸的景致嚴然是幅上好的山水畫卷。武陽江兩岸沿途有千年古松、龍角山、神龜下水、犀牛山、馬口山、倍蕾山等眾多景點,可供遊人觀賞,其中的龍角山像一條巨大的蛟龍從水底探出頭來,一對龍角直立山上,龍身就潛在曲曲彎彎的武陽江里。整個武陽江10多公里長的風景河段一年四季水量適中、水質優良、河床坡降大小有變,很適宜開展遊人樂而忘返的漂流旅遊。
3、秀麗的劍江山水
劍江風光在距縣域35公里的懷群鄉劍江一帶。這裡奇峰突兀,碧水悠悠,處處皆景。劍江十里畫廊,“不是桂林,勝似桂林”。劍江兩岸的山奇形怪狀,姿態萬千,有的山體巨大,給人以雄偉之勢,有的頂部尖細,似要衝上雲霄,青的像開屏的孔雀,青的似呼嘯的雄獅猛虎,有的如同戲水的鴛鴛,有的像忘情的歌仙劉三阻,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劍江,涓涓流淌,碧藍澄清,河底白色鵝卵石歷歷可數。河中不時露出半爿沙灘,沙質潔白細膩。山,聳立如林,密集重疊,千姿萬狀,維妙維肖,形神兼備。山谷里,竹木繁茂,遮天蔽日,清幽雅靜,岸邊翠竹成蔭,古榕參天。坐在夙尾竹的濃蔭下四望,河水潺潺,天邊白雲漫漫,岸上孤煙直直上升,如一幅美麗的圖畫。高達數十米的才龍瀑布、且興瀑布、堯河瀑布、肯才瀑布,宛如一條條銀河從上天飛落,奔騰咆哮,聲震林壑,氣勢雄偉,奇麗壯觀。拉t岩洞,奇詭怪異,五光十色。在一處峽谷上有一座天然石橋飛架,構成了一座高約50米,寬約30米的拱門,浩潔蕩蕩,巍巍峨峨。石橋畫上古木盤根錯節,青翠蒼鬱。橋下倒掛著無數“胎生值物”,形態萬千,其狀莫名。拱門底端,小河潺流,窺視拱門那邊,群山疊去,沒入遠方。岸邊,古老人水車緩緩轉動。半山腰上,綠蔭掩映中,竹樓隱約,炊姻裊裊,處處灑撒著濃濃的鄉土風情。

羅城縣羅城縣

4、神秘的百萬“原始森林”
從縣城向西邊天河鎮後向北共行約50公里,就可見到九萬大山(含羅城、三江等縣)百萬畝“原始森林”的外貌容顏。這裡山高林密、峽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參天。飛泉瀑布、流水潺潺、雲海奇景、變幻莫測,且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自然景觀極其豐富優美、神秘莫測。
5、舊城遺址
舊城遺址在縣城西南20公里的四把鎮裡勝舊縣屯,系唐代天河縣始建時縣治所在地,是縣內迄今發現最旱的古縣城遺址。依山處有岩洞,分上下層,下層有明代嘉靖年間閩人祭題書的摩崖石刻詩,詩日:“誰將鬼斧無量力,鑿破洪荒半壁天。山鳥四時調好韻,石龍乾載吐寒涎。雲根不老菩提樹,岩胖初開大乙蓮。為愛邊方景奇絕,刊詩留與百靈傳。”此處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古人類文化遺址
該遺址位於小長安鎮上東岸與下東岸屯之間台地上,牛畢河蜿蜒流過旁邊,距縣城約30公里。1986年秋,文物工作者在該處拾到石斧、石奔若干件,均以礫石磨就。經考證為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千—1萬年)古人類主產工具。此遺存的發現,說明旱在4千~1萬年前羅城這塊土地上已有人類活動,而且智慧型的進步與外界(長江、黃河流域)沒有多大區別。
7、科馬堤岩
羅城北部的寶壇鄉是九萬大山南麓的中心腹地,地層出露發育完整,沉積相型多樣,標誌典型,是華南最古老的元古界震旦系地層,國內外罕見的元古代具歷刺結構的科馬堤岩就奇蹟般地出露在這裡。專家們指出:室壇鄉科馬堤岩的發現是世界上的第二例,它對國內外目前正在研究華南早期地球的演化,地殼、地幔的發展,洋殼、陸殼的演變方式以及尋找多種礦物資源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近10年來,科馬堤岩已吸引了湍典、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專家前來考察,國內很多地質院校經常有學生到這裡來上實習課,採集標本。室壇已成為科研、教學和國際學術交流的勝地,被中外專家稱之為“自然地質博物館”。
8、含樂岩
在天河街北郊一公里山腳下,有一天然石穴,高約10米,寬約100米,深約1公里,岩內有7洞,洞洞相通,岩內石筍林立,石幔成簾,奇峰異石,琳琅滿目,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天上瑤池,有的如寶石龍燈,有的如八戒取親。漫步穴內,如遊仙宮,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縣林光棣曾入穴遊覽,並新筆手書“含東岩”三字於穴上,此岩因此得名。
9、雅樂仙洞
在縣城西北32公里,天河街北郊(距天河街1公里)。系天然石穴,前臨小龍江河,俯道河面,竹林低首,奇峰倒立,左首是“漁村晚照”,右首是“九江九曲”。前面是“聖水三潮”(此三處均為舊天河縣八景之一)。岩口門上有正諧“雅樂仙洞”四字,蒼勁有力,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縣林光棣手筆。穴內另內外兩層。外層開闊平坦,略呈圓形,各種石案,氣勢磅礴;內層稍狹,石筍石乳,千姿百態,精巧玲瓏。有遊客恐人不知,於穴內壁上書:“仙山瓊廊在裡頭”。遊人看後嘆道:都說掛林蘆笛好,此岩更勝蘆笛岩。
10、神泉景觀
羅城境內有各種奇特的泉水十幾處,如“潮泉”、“油魚泉”、“蝦泉”、“烏龜泉”等,其中數潮泉的旅遊價值最大。潮泉在小長安鎮門豆村後山下,泉水自罅中潺潺流出,碧澄透底,每日潮湧三次。每當潮湧時,氣浪翻滾,隆隆作響,水花越噴泉越高,宛如一條白龍升出水面,煞是壯觀。而且水量也較常勢增加二、三倍,經數分鐘後,徐徐縮小,恢復如常。據縣誌記載已有乾年歷史,日日如此,甚為奇迷。
羅城縣羅城縣

11、樂登橋
位於縣城西南面約4公里處,該橋屬圓形三孔石橋,始建於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是羅城境內歷史悠久,造型優美的橋樑之一。拱橋總跨度約27米,高3.6米,橋面寬4米。橋身由經雕鑿過的方形石磚堆砌而成,整個橋為三孔,孔徑3米,橋的兩頭除各有一石狗外,還鋪有石階通往橋面,橋墩底中央處兩頭用方石雕鑿出鯉魚尾狀,橋面有兩塊象草鞋印的方石在石磚上,甚為奇觀。對此,民眾中淬有很多有關此橋的美麗傳說。該橋屬舊羅城風景之一(“樂登仙跡”)。
12、開元古寺
位於縣城南面約4公里處,現屬東門鎮平洛村管區。寺廟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24年(公元1898年)重修。建築群由前、中、後殿、廂房和天井組成,占地面積4餘畝。中殿正脊隨粱枋上墨書“大清光緒貳拾四年歲次戊戌季秋穀旦…………暨九甲紳民人等重修棟字”中後殿之間兩側各有一個月亮門。該寺1987年已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3、烈士陵園
該陵園1957年修建於縣城北部鳳凰山公園內,是羅城人民為紀念解放初期剿匪英勇獻身的鄒燕兆、楊光輝等14烈士而修的。陵園內有烈士塔、烈士墓。墓內是烈士的忠魂,墓四周是蔥翠的桉樹林。1984年移建於縣城東北郊紅珠山腳下,陵園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園內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中央有紀念塔,塔高16米,塔頂鑲有五角星,墓前有英名碑,碑文記錄有參加辛亥革命黃花崗起義獻身的烈士,有解放戰爭和解放初期剿匪以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獻身的指戰員,共176名。紀念塔東西兩側各有一綠色的草地,周圍有欄桿,草地和欄稈之間植有塔松。下部由兩列分別為43個台階組成的人行道。台階與台階之間植有寶塔松,台階邊緣有起伏的欄桿,整個陵園肅穆、雄偉、壯麗。
14、“北京塘”
在仫佬族山鄉,有一口奇特的魚塘,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北京塘”。塘的面積有100多畝,塘的外觀與其他魚塘無異,但該塘內自然生長著無腥味的斑魚、鰱魚、點稱魚、黃鱔等,即使是從外地引來的各種魚類放入北京塘中飼養一段時間後,也同樣失去腥味。該塘所產的魚個大肥壯,魚外皮油亮,烹飪時魚身出油,肉嫩香甜,骨質鬆軟,不用另加花椒、沙姜、八角之類香料,同樣味美無比。

旅遊攻略

羅城縣羅城縣
廣西羅城縣風光是"不是桂林,而勝似桂林",有它自己的獨特美(小巧玲瓏型的山水風光,真是美不勝收),那裡的風景是很原始的自然美,當地的工業也很少,所以環境是很環保和漂亮的,廣西羅城縣也是全國唯一的"野生毛葡萄之鄉",當地正在打造全國最大的"野生葡萄酒城",縣境內頗為壯觀的"百里葡萄長廊"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現在到羅城縣懷群鎮"劍江"風景區和小長安鎮"崖宜"風景區的路都在修,是按三級柏油路來修的,估計2007年春節前就可以修好了,到時到那裡旅遊就很方便了,現在縣城到小長安鎮"崖宜"風景區的路程為十五公里左右(往融水縣方向走),縣城到懷群鎮"劍江"風景區的路程為五十公里左右(往環江縣方向走)目前到那裡旅遊主要採取"自駕游"和"自助游"為主,因為目前在羅城還沒有旅行社,不過在當地旅遊的話,物價比較便宜,民風也很純樸,而且風景也美不勝收,相信會給大家一個驚喜的!羅城很多美景是"藏在深閨不為人知",現在當地也在努力開發這些旅遊資源,到時開發好的話,相信會給各位旅遊愛好者帶來很多驚喜和便利的.
1.廣西羅城縣小長安鎮"崖宜風景區",從羅城向東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達著名的小長安鎮——崖宜風光所在地。在10多功能公里長的武陽江上,兩岸翠竹青青,奇峰異彩目不遐接,山村炊煙裊裊;江水清澈見底,水中嬉戲的魚兒清晰可見;舟行江上,水面波光粼粼,變化無窮。
在崖宜水壩下,可見無數疊水奔瀉而下,聲形兼備。船行20分鐘,可到一約2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洲岸鵝卵石天然鋪設,洲上自然草毯覆蓋,在此開展野營聚舍或是進行日光浴都是絕妙的場所。類似的綠洲在上游半個小時的舟程處又有一個,而目面積比第一個更大,約有3000多平方米,同時兩岸的景致嚴然是幅上好的山水畫卷。武陽江兩岸沿途有千年古松、龍角山、神龜下水、犀牛山、馬口山、倍蕾山等眾多景點,可供遊人觀賞,其中的龍角山像一條巨大的蛟龍從水底探出頭來,一對龍角直立山上,龍身就潛在曲曲彎彎的武陽江里。整個武陽江10多公里長的風景河段一年四季水量適中、水質優良、河床坡降大小有變,很適宜開展遊人樂而忘返的漂流旅遊。
羅城縣羅城縣

2.廣西羅城縣懷群鎮"劍江風景區".在距縣域35公里的懷群鄉劍江一帶。這裡奇峰突兀,碧水悠悠,處處皆景。劍江十里畫廊,“不是桂林,勝似桂林”。劍江兩岸的山奇形怪狀,姿態萬千,有的山體巨大,給人以雄偉之勢,有的頂部尖細,似要衝上雲霄,青的像開屏的孔雀,青的似呼嘯的雄獅猛虎,有的如同戲水的鴛鴛,有的像忘情的歌仙劉三阻,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劍江,涓涓流淌,碧藍澄清,河底白色鵝卵石歷歷可數。河中不時露出半爿沙灘,沙質潔白細膩。山,聳立如林,密集重疊,千姿萬狀,維妙維肖,形神兼備。山谷里,竹木繁茂,遮天蔽日,清幽雅靜,岸邊翠竹成蔭,古榕參天。坐在夙尾竹的濃蔭下四望,河水潺潺,天邊白雲漫漫,岸上孤煙直直上升,如一幅美麗的圖畫。高達數十米的才龍瀑布、且興瀑布、堯河瀑布、肯才瀑布,宛如一條條銀河從上天飛落,奔騰咆哮,聲震林壑,氣勢雄偉,奇麗壯觀。拉t岩洞,奇詭怪異,五光十色。在一處峽谷上有一座天然石橋飛架,構成了一座高約50米,寬約30米的拱門,浩潔蕩蕩,巍巍峨峨。石橋畫上古木盤根錯節,青翠蒼鬱。橋下倒掛著無數“胎生值物”,形態萬千,其狀莫名。拱門底端,小河潺流,窺視拱門那邊,群山疊去,沒入遠方。岸邊,古老人水車緩緩轉動。半山腰上,綠蔭掩映中,竹樓隱約,炊姻裊裊,處處灑撒著濃濃的鄉土風情。
長春電影製片廠曾在此地為影片(幽谷戀歌)拍攝外景,廣西電視台拍攝的連續劇(潘曼)和(昨天已過去)也有很鍍金多這裡的鏡頭。
劍江河就是宜州“天下一絕古龍漂”的上游,它占盡了天時、地利。

3.廣西羅城縣縣城風景區.包括"縣城八景"(包括有丹鳳銜書,西江印月,龍潭晚照,南峰煙雨,北嶺復鍾,中寨鴛鴦,黃泥瀑布,樂登仙跡等景點,有詩曰:“龍潭晚照水悠悠,丹鳳銜書春夏秋,北嶺復鐘聲寂寞,西江印月影沒浮,南山煙雨連山溟,中寨鴛鴦逐浪流,直上黃泥看瀑布,仙人遺蹟樂登頭).還有文化廣場,仫佬族博物館,于成龍公園,民族商業街等景點都值得一游.4.神秘的百萬畝“原始森林”. 從縣城向西邊天河鎮後向北共行約50公里,就可見到九萬大山(含羅城、三江等縣)百萬畝“原始森林”的外貌容顏。這裡山高林密、峽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參天。飛泉瀑布、流水潺潺、雲海奇景、變幻莫測,且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自然景觀極其豐富優美、神秘莫測。

交通:在廣東省深圳市,東莞市,廣州市,中山市,湖南省邵東縣,廣西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宜州市,河池市都有直達班車到廣西羅城縣(全程高速,到宜州市開始走"宜羅"二級公路到羅城縣,一直到羅城縣城的公路都很好走,就是到風景區的路差一些.在羅城縣城轉乘融水縣或羅城縣牛畢鎮的中巴可以直達崖宜風景區,票價四元,也可以在縣城搭微型車到小長安鎮,如果夠4人的話,司機會送進風景區,票價均為4元/人。 在縣城乘到懷群鎮"劍江風景區"的中巴為8元.所有景區目前均不收門票."崖宜風景區"武陽江大遊船5元/人,但湊夠12人才開船,坐4個人的腳踏小遊船是20元/艘,可玩一整天。 "劍江風景區"有劃竹筏等項目.

住宿:羅城縣城,羅城大酒店和茂源大酒店均為100元/標間左右( 廣西羅城縣"羅城大酒店",電話:0778-8211818.廣西羅城縣"茂源大酒店",電話:0778-8212211.一百元/標間)
,崖宜風景區內的竹雨樓賓館20元/人(沒有熱水的15元/人)。風景區外的農家住宿統一為20元/人(有熱水),衛生條件很好,空氣清新。劍江風景區的住宿為20元/人左右.

美食:風景區燒烤,餐飲和新鮮河魚等土特產提供,而在羅城縣城,烤魚,乾鍋狗肉清水羊肉,酸筍田螺,大頭粉,羅城米粉等風味小吃定會讓你一飽口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