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省感戲

永康省感戲

在南中國黃帝文化輻射中心永康的土地上,曾流行與婺劇血脈相連的古老劇種——永康省感戲。東晉神仙家、煉丹家葛洪首先將流行在漢代的黃初平、黃初起(黃大仙)的仙跡寫入他的《神仙傳》。葛洪還在反映西漢歷史的《西京雜記》中寫了“東海黃公”的故事(見附圖)。故事寫道:東海人黃公,年輕時練過法術,能夠抵禦和制伏蛇、虎。

簡要介紹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永康省感戲(又名“醒感戲”)是流行在永康及毗鄰地區的一種“勸人反醒,導人歸正”,直接為道教、佛教服務的戲曲劇種。 演省感戲的班社叫省感班。他們的組織、劇目、表演、音樂等和婺劇各班社均有相似之處,但又顯得更古樸原始。 省感班由二十四人組成,其中演員十三人(全部男的),包括: 包頭(旦堂)五人(作旦、花旦、正旦、武旦、老旦);花面(花面堂)四人(大花、小花、二花、四花);白面(白面堂)四人(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後場(樂隊)五人(正吹、副吹、鼓板、三件、小鑼);箱房三人(頭箱、盔箱、三箱);伙房三人(火頭、內雜、外雜)。 省感班沒有固定的班主,一般都由藝人自己帶班。這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種組織和婺劇班社基本一樣,與南戲的舊制也極為相似。 省感班共有九本戲,因為它的演出與宗教活動密切配合,故又叫“省感九殤”(殤,音shāng,未成年而死)。 這九殤是:《毛頭花姐》(又稱《毛頭殤》)、《斷緣殤》、《撼城殤》、《精忠殤》、《逝女殤》、《孝子殤》、《狐狸殤》、《草集殤》、《溺水殤》。其中最重要的是《毛頭殤》,即《毛頭花姐》,因此當地民眾又叫省感戲為“毛頭花姐戲”。 《毛頭殤》取材於當地的民間故事,寫的是一個姓錢的姑娘,因長得如花似玉,當地人都叫她花姐。家住永康錢婆塘村,家貧如洗,從小就給一個姓毛的人家做童養媳。姑娘到了妙齡,毛頭還是一個鼻涕郎。一天,有個賣花線的少年郎錢三培路過花姐家門,兩人一見鍾情,來往頻繁。後被毛頭窺見,告訴其母。毛頭母親怕敗壞門風,將花姐驅逐出門,花姐無家可歸,就住到姑母王氏家中。王氏為了詐取毛家錢財,慫恿花姐假上吊,不料花姐真的吊死。狀子告到閻王處,閻王弄清案情,將王氏打入地獄,讓花姐回到陽間,與錢三培花好月圓。他經常佩帶赤金刀,用紅綢束髮,作起法來,能興雲霧,本領很大。到了老年,氣力衰疲,加上飲酒過度,法術失靈。秦朝末年,東海出現白虎,黃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鎮服它,可是法術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關中一帶的民眾根據這個故事編成節目來表演,後來漢朝皇帝把它采入宮廷,作為角牴戲的一個節目。東漢張衡的《西京賦》描寫它演出時的情況是:“東海黃公,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挾邪作蠱,於是不售。”成為中國初創戲曲“蚩尤戲”的代表作。黃帝南巡永康石城山,鑄鼎制兵,終於打敗了強大的九黎族首領蚩尤,為了紀念南中國黃帝的豐功偉績,後人以“蚩尤戲”的形式進行表演,代代相傳。殊不知,這齣戲在永康省感《草集殤·老虎殤》中找到了原形,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戲史研究上的新發現,更進一步地證實了永康是南中國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證實了古老婺劇的源遠流長。

歷史沿革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此戲深受民眾歡迎,盛演不衰,與婺劇班社斗台時始終奪魁。 《精忠殤》寫的是秦檜勾結金兀朮,以“莫須有”之罪名,殺害了精忠報國的岳飛。後秦檜在陰間得到應有的誅罰,岳飛冤案得到昭雪,升天成仙。此戲與南戲《秦太師東窗事犯》、婺劇崑腔《倒精忠》(《瘋僧掃秦》中一折)如出一轍,可見省感戲《精忠殤》和婺劇《倒精忠》同源於南戲《秦太師東窗事犯》。 《斷緣殤》,又名《目連救母》,寫目連一家樂善好施,後父親病故,母劉氏憤而焚毀佛經,結果被打入十八層地獄。目連為了救母,不畏兇險,親往西天求佛,遍游地獄,終於救母脫離苦難。這齣戲,和婺劇崑腔《目連記》內容相同,似亦同出於宋雜劇《目連救母》和明鄭之珍的傳奇《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在省感戲的九本戲中,有三分之一是與婺劇有密切關係的。 省感班的演出與宗教活動有密切關係。它的一個主要活動叫作“翻九樓”,整個過程三年完成,每年一次,請三教同行儀式。佛教單獨設壇誦經,儒道同設壇,儒教以省感班演出,道教則以法師作道場。第一年稱“起九樓”,做一天一夜道場,演一本《毛頭殤》,廣場上樹起兩根很高的“九樓樹”;第二年稱“暖九樓”,演五場戲,做三日三夜道場;第三年稱“翻九樓”,做五天五夜道場,演九本戲,第五天開始“翻九樓”。所謂“翻九樓”,就是在兩根九樓柱邊疊十張桌子,底部是方桌,上面九張都是長方桌,最上面的桌子四腳朝天,桌子以上兩柱間,離一人多高,扎一繩梯。兩柱頂部固定橫檔一根,兩端向柱外延伸數尺,成一“廿”字形,兩端各懸長一丈余、寬尺許的白布。“翻九樓”就在這上面進行。其中最精彩的表演是“十八吊”,兩個演員在橫檔兩端各用小布進行,有雙腳吊左腳吊右腳吊雙膝吊左膝吊右膝吊雙手吊左手吊右手吊、雙肘吊、左肘吊、右肘吊、雙腋吊、左腋吊、右腋吊、平腰吊前頸吊。“翻九樓”的表演主要是雜技,一般由小生擔任。 省感班的表演對婺劇有一定影響。如婺劇侯陽高腔班在“打台”中表演“掛布”,其動作與省感班的“十八吊”極為相似。婺劇有不少劇目都揉合了“十八吊”的表演動作。 省感戲的唱腔高腔是一致的,由曲牌和幫腔組成。其中《毛頭花姐》中的唱腔,山歌風味濃厚,頗有村坊小唱的南戲遺風。它在發展中也吸收了婺劇音樂的精華,如《逝女殤》等戲中的“山坡羊”和“江頭金桂”曲牌就是吸收於松陽高腔;“望鄉台”等曲牌源於婺劇崑腔。還有一些音樂唱腔,是侯陽高腔亂彈徽戲的曲調,它用的大鑼大鼓大鈸打擊樂器,也是仿照婺劇(東陽三合班、徽班)鑼鼓風格的。 綜上所述,婺劇研究,不能採用“一元化思維”,而要用“多元化思維”。長江、黃河接納了多少涓涓細流,方能“奔流到海不復回”。

古老的婺劇也是在接納了許多古老的劇種和聲腔的基礎上才形成的。永康省感戲的發現,無疑給婺劇史的研究帶來了重大的突破。

藝術特點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浙江永康“省感戲”的表演形式十分獨特,一是演戲與雜技相結合,二是演出與宗教法事活動混合進行;唱腔山野味很濃,後期又吸收了侯陽高腔松陽高腔及亂彈的一些曲牌,豐富了自己的唱腔,它比婺劇諸聲腔的歷史還要久遠。“省感戲”的表演形式和聲腔曲調是研究我國戲曲發展史的珍貴資料。
近幾年來,永康市文化部門將“省感戲”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項目,落實專門人員進行搶救、整理。“這兩年,我們通過走訪農村里還健在的當年演過‘省感戲’的老藝人,將他們的零星記憶整理出來,再寫成一個完整的劇目,整理出來。”永康市退休文化幹部黃存祥說,“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收集整理了《毛頭殤》、《撼城殤》、《精忠殤》、《溺水殤》等9個劇本。”同時,永康市文化部門邀請舟山鎮的兩個曾演過婺劇的老藝人按照劇目帶徒進行排演,使得“省感戲”中最著名的劇目《毛頭殤》片段去年11月份在永康市第三屆方山柿文化旅遊節上亮相,喚醒了人們的久遠記憶(本報2006年11月14日三版曾報導)。
“‘省感戲’作為我們永康的地方劇種,是我們獨有的民間流傳的地方戲。”陳美紅說,上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永康文化部門還將對劇本進一步加工整理,然後在全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前後進行對外演出,讓永康人自己感受到永康地方劇種的魅力,也使這個地方劇種能夠流傳下去。

現狀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形成於明代的永康省感戲,歷史上曾由盛而衰。後經民間藝人全力發掘搶救,如今的省感戲,在形式上集戲劇曲藝歌劇舞劇雜技等演技於一體;在風格上集徽戲亂彈民歌和老曲牌於一身;在內容上頌揚愛國、愛民、扶正、壓邪。

為了拯救一種地方獨有的戲種“省感戲”,近日,永康市文化部門正在排演《毛頭殤》等劇目,一批批老人從鄉下趕到縣城觀看。在現場觀看的唐先鎮唐先三村81歲老人施園林讚不絕口:“劇情生動,真精彩!想不到,失傳多年的好戲,今天又能一飽眼福了。”劇場內,不時傳來了陣陣掌聲。

傳承價值

永康省感戲永康省感戲
在年輕一輩當中,省感戲已鮮為人知,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曾在永康等地轟動一時。有一次,36個民間劇團匯聚永康芝英鎮開展“斗台”演藝比拼。省感戲台前人山人海,喝彩聲不斷,從而讓省感戲在演藝比拼中出了大名氣。

省感戲為何有如此吸引力呢?以“勸人為善、導人歸正”為宗旨的省感戲,演出內容大多出自於戲曲集成《寶卷》,有的來自民間傳奇。其唱腔非常獨持,早期為徒歌乾唱、不協管弦,眾人幫和、以為節的形式。後期吸取候陽高腔、松陽高腔及亂彈的一些曲牌,並加入笛子等樂器伴奏,十分適合觀眾口味。

據史料記載,省感戲形成於明代,流行於清代,特別是在康熙年間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永康盛行不衰,並影響到鄰縣磐安東陽義烏縉雲等地。隨著傳統文化日漸衰落,加之無專業劇團,省感戲漸漸在永康一帶銷聲匿跡。永康市文化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經發掘搶救的省感戲,在形式上集戲劇、曲藝、歌劇、舞劇和雜技等演技於一體;在風格上集徽戲、亂彈、民歌和老曲牌於一身;在內容上反映了宮廷、官場、民間和平民家庭生活,頌揚愛國、愛民、扶正、壓邪,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年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