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禪師

永信禪師

1993年3月,當選為河南省政協委員。 1994年2月,創立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任會長。 1999年8月,榮升少林寺方丈。

人物簡介

少林四掌門少林四掌門
永信禪師,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潁上人,自號皖潁上人,得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禪師傳遞“衣缽”印可為中嶽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47世、西來堂上第33代法嗣,繼任中嶽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被少林宗派弟子尊稱為“中少林掌門”,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九屆和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成長曆程

釋永信幼即穎悟,好靜喜佛。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禮少林寺方丈行正長老為師,披剃出家,旦暮依侍,親炙師教,錘鍊有年,慧行俱進。後又參學江西雲居山、安徽九華山、北京廣濟寺等處,開闊眼界。1984年回寺,仍侍奉長老左右,時值少林寺成立寺院民主管理委員會,被推選為成員之一,協助行正方丈處理日常寺務。
1986年,即組織人力物業,開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術典籍工作,成立
釋永信生活照(20張)少林寺拳法研究會,任副會長;第二年,又發起少林寺武術隊,後發展為武僧團,任團長。
1987年8月,行正長老圓寂,得師衣缽,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期間除了繁重的日常寺務、接待和外訪,還親自主持了法堂、鐘樓、鼓樓等重建工作,從查找原始資料,到籌集資金,廢寢忘食,勞苦功高。1987年10月,被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1]
1988年2月,為解除寺院周邊地區民眾病痛,成立少林寺紅十字會。10月,創立少林書畫研究院。
1989年6月,帶領少林寺武僧團在全國巡迴表演,宣揚少林文化,並為黃河瀏覽區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簡訊資金義演。
1993年3月,當選為河南省政協委員。5月,成立“中華禪詩研究會”,每年編輯出版《中華禪詩》年集。6月,應台灣中華文化大學邀請,率少林寺佛教文化團訪問台灣,這是海峽兩岸宗教界隔絕四十多年以來,第一個訪問台灣寶島的佛教團體,訪問的效果和意義都特別重大;訪問期間,與台灣佛教界著名高僧悟明等法師共同主持法事,並受到俞大維、蔣緯國、郝柏村等名士接見,成為島內一大盛事。
10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1994年2月,創立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任會長。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開展扶貧助殘救災活動,包括為“希望工程”募捐義演,定期幫貧困學生就學,為缺水村莊打深井,為少數民族貧困村發放救濟糧,向貧困鄉村衛生院捐贈藥品,組織義診團在省內巡迴義診,資助學術團體,向洪水災區民眾捐錢捐物等,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高度讚揚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1995年9月,少林寺喜逢建寺1500周年大慶。策劃、籌備並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慶典法會”大型活動,盛況空前。為全面深入宣傳少林寺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6年1月,朝拜印度、尼泊爾佛教聖跡,包括佛陀誕生地蘭毗尼、開悟地菩提伽耶、初轉法輪地鹿野苑、涅盤地拘屍那羅,以及靈鷲山、竹林精舍、那爛陀等。
5月創辦《禪露》雜誌。
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7月,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1999年8月,榮升少林寺方丈。11月,應英國白金漢宮邀請,率少林寺武僧團參加“99英國皇家綜藝晚會”,受到英國女王接見,為中國文化進入歐美主流社會邁出重要一步。
2001年開始,為嵩山少林寺景區申報人類文化遺產項目,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對少林寺周圍進行拆遷工作。
2003年3月,率少林寺武僧團隨李鵬委員長親自帶隊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日參加中日建交慶典表演。
9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10月,訪問西班牙,拜會前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促進中華武術列入奧運會運動項目進程。
2011年6月被聘請為河南省第十一屆青聯名譽主席。
1990年以來,永信法師利用少林寺佛教文化這一特殊途徑和優勢,先後訪問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阿聯等國家地區,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增進中外友誼和理解、促進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