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科學

水文科學

水文科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在社會生產發展和人類活動需要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一門年輕的科學。水文科學屬於地球科學,研究的是關於地球表面、土壤中、岩石下和大氣中水的發生、循環、含量、分布、物理化學特性、影響以及與所有生物之間的關係的科學。

概述

水文科學水文科學

水文科學是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環、運動等變化規律,以及運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知識體系。地球表層的水由地球內部逸出,經過約35億年的積聚和演變,逐漸形成今天的水圈。水圈的形成不僅改變了岩石圈的面貌,使大氣圈中的現象變得複雜多樣,而且導致生物圈的出現。因此,水的出現和水圈的形成,是地球自然歷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水文科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寬廣。從大氣中的水到海洋中的水,從陸地表面的水到地下水,都是水文科學的研究對象;水圈同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地球自然圈層的相互關係,也是水文科學的研究領域;水文科學不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質,不僅研究現時水情的瞬息動態,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預測它未來的變化趨勢。

陸地上的水量雖然只約占全球總水量的3.5%,但淡水幾乎都分布在陸地。整個人類生活在陸地,最複雜的水文過程也發生在陸地,因此對陸地上的水的研究尤其受到人們的重視。陸地水文學是水文科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有關海洋和大氣中的水文知識,現已分別歸入海洋學和大氣科學的範疇里了。

發展簡史

萌芽時期(遠古至約公元1400年)

約公元前22世紀,中國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已“隨山刊木”(立木於河中),觀測河水漲落。此後,戰國時李冰設於都江堰的“石人”,隋代的石刻水則,宋代的水則碑等,表明水位觀測不斷進步。

最早的雨量觀測於公元前四世紀首先在印度出現,中國於公元前三世紀的秦代已開始有呈報雨量的制度,到了公元1247年,已有了較科學的雨量器和雨深計算方法,並開始用“竹籠驗雪”以計算平地降雪深度。明代劉天和在治理黃河工作中,已採用手制“乘沙量水器”測定河水中泥沙的數量。

中國古籍《呂氏春秋》中寫道:“雲氣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輟;水泉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小為大,重為輕,國道也。”提出了樸素的水文循環概念。成書於公元約六世紀初的《水經注》中,記述了當時中國境內1252條河流的概況,成為水文地理考察的先驅。

奠基時期(約1400~1900)

1663年雷恩和胡克創製了翻斗式自記雨量計,1687年哈雷創製測量水面蒸發量的蒸發器,1870年埃利斯發明鏇槳式流速儀,1885年普賴斯發明鏇杯式流速儀。這些近代水文儀器使流量、流速、蒸發、降水的觀測達到了相當的精度,利用這些近代水文儀器進行水文觀測的各種水文站陸續出現。

1746年,中國在黃河老壩口設立了全國第一個正規水位站,開始系統觀測水位,並進行報汛。這些成就使水文現象的觀測視野在深度和廣度上空前擴大,為水文科學在理論上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這一時期,近代水文科學理論開始逐漸形成。1674年佩羅提出了水量平衡的概念,成為水文科學最基本的原理之一;1738年伯努利父子發表水流能量方程,1775年謝才發表明渠均勻流公式;1802年道爾頓建立了研究水面蒸發的道爾頓公式;1856年,達西發表了描述孔隙介質中地下水運動的達西定律;1851年莫萬尼提出了匯流和徑流係數的概念,並發表了計算最大流量的著名推理公式。

19世紀末,專門水文研究機構開始出現,一些國家開始出版水文年鑑。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測驗方法》、福雷爾著的《日內瓦湖湖泊志》、馬略特著的《水的運動》等水文學專著陸續出版。這些著作總結了當時水文觀測和理論研究的成就,標誌著水文科學作為一門近代科學已奠定基礎。

套用水文學興起時期(約1900~1950)

從1914年到1924年,經過黑曾、福斯特等人的工作,把機率論、數理統計的理論和方法系統地引入了水文科學,使水文變數(如洪峰和洪量)和它出現的機率聯繫起來,為預估工程未來運行時期內可能出現的水文情勢開闢了道路。

從1932年到1938年,謝爾曼霍頓麥卡錫斯奈德等人在產流和匯流計算方面取得開拓性進展,為根據降雨推算洪水開闢了道路。隨後,克拉克、林斯雷等人在單位線、多個水文變數聯合分析和徑流調節的理論、方法等方面發展並豐富了上述的內容。

在此期間,水文站在世界範圍內發展成規模宏大的水文站網系統,這些成就為套用水文學的興起在理論上、方法上和資料條件方面奠定了基礎,並率先形成了它最重要的分支學科工程水文學。接著,農業水文學、森林水文學、都市水文學也相繼興起。

1949年,林斯雷和柯勒、保羅赫斯合著《套用水文學》;同年,姜斯敦和克樂斯合著的《套用水文學原理、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編著的《水文學手冊》等套用水文學專著陸續問世,總結了這一時期的成就,標誌著套用水文學的誕生。套用水文學,以它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多方面服務這一鮮明特徵,獲得迅速發展,成為近代水文科學體系中最富有生氣的分支學科。

現代水文學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水文科學不斷引入許多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出現了一些新的分支學科,例如,在水文調查和水文預報中,研究遙感技術的套用,逐漸形成遙感水文學;在水文實驗、地下水運動研究中套用核技術,逐漸形成同位素水文學;隨機過程的理論和方法的引入,逐漸形成隨機水文學。

研究對象

地球上現有約13.9億立方公里的水,它以液態、固態和氣態分布於地面、地下和大氣中,形成河流、湖泊、沼澤、海洋、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水等水體,構成一個浩瀚的水圈。水圈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狀態,水圈中各種水體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面徑流和地下徑流等水文過程緊密聯繫,相互轉化,不斷更新,形成一個龐大的動態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海水在太陽輻射下蒸發成水汽升入大氣,被氣流帶至陸地上空,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形成降水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分重新蒸發返回大氣,另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或沿地面形成地面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通過河流匯入湖泊,或注入海洋。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在重力作用下直接降落在海洋或陸地上。

水的這種周而復始不斷轉化、遷移和交替的現象稱水文循環。不過,上述只是全球水文循環輪廓的幾筆速寫,而水文循環的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在地面以上平均約11公里的大氣對流層頂至地面以下1~2公里深處的廣大空間,無處不存在水文循環的行蹤。

不同緯度帶的大氣環流使一些地區成為蒸發大於降水的水汽源地,而使另一些地區成為降水大於蒸發的水汽富集區;不同規模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能夠改變地面徑流的路徑,全球任何一個地區或水體都存在著各具特色的區域水文循環系統,各種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水文循環系統彼此聯繫著、制約著,構成了全球水文循環系統。

全球每年約有577000立方公里的水參加水文循環。水文循環的內因,是水在自然條件下能進行液態、氣態和固態三相轉換的物理特性,而推動如此巨大水文循環系統的能量,是太陽的輻射能和水在地球引力場所具有的勢能。

水文循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質循環,它成雲致雨,影響著一個地區的氣候和生態,塑造地貌和實現地球化學物質的遷移,像鏈條一樣連結著全球的生命,為人類提供不斷再生的淡水資源和水能資源。水在循環過程中的存在和運動的各種形態,如蒸發、降水、河流和湖泊中的水位漲落、冰情變化、冰川進退、地下水的運動和水質變化等,統稱水文現象。水文現象在各種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在空間分布或時間變化上都顯得十分複雜。

水文現象的時間變化過程存在著有周期而又不重複的性質,一般稱為“準周期”性質。例如,潮汐河口的水位存在以半個或一個太陰日為周期的日變化;河流每年出現水量豐沛的汛期和水量較少的枯季;通過長期觀測可以看到,河流、湖泊的水量存在著連續豐水年與連續枯水年的交替,表現出多年變化。

形成這種周期變化的基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地球和月球的相對運動,還包括太陽活動,如太陽黑子的周期性運動的影響。它們導致太陽輻射的變化和季節的交替,使水文現象也出現相應的周期變化。當然,水文現象還客群多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自身在時間上也不斷地變化,並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著。

研究特點

水文循環水文循環

水文循環是自然界各種水體的存在條件和相互聯繫的紐帶,是水的各種運動、變化形式的總和,是水文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和核心內容;而在水文循環過程中,水文現象所表現出的特點,決定了水文科學研究的特點。

首先,水文科學把各種水文現象作為一個整體,並把它們同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對它們的影響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例如,在藉助水量平衡方法研究某個流域的水量變化時,既要考慮流域周圍大氣中水汽輸送,也要考慮流域上空大氣中水分含量的變化;既要考慮降水,也要考慮蒸發;既要考慮流域的地面徑流,也要考慮流域土壤含水量和流域內外地下水的交換,而且還要考慮流域內水利工程,以及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

其次,水文科學主要根據已有的水文資料,預測或預估水文情勢未來狀況,直接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服務。例如,提供洪水預報和各種水情預報,對旱澇災害的發生作出中長期預測,為水利工程在未來運轉時期中可能遇到的特大洪水作出機率預估等。

水文科學主要靠建立從局部到全球的水文觀測站網,通過對自然界業已發生的水文現象的觀測進行分析和研究。各種水文實驗,除少數在實驗室內進行以外,主要是在自然界中,例如在實驗流域中進行。

在水文科學研究中廣泛採用成因分析和統計分析的方法,並使二者儘量結合起來。成因分析主要以物理學原理為基礎,通常建立某種形式的確定性模型,以研究水文現象發展演變過程中的確定性規律。統計分析法以機率論為基礎,通常建立某種機率模型(純隨機模型),探討水文現象的統計規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