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村

水塔村

水塔村地處浙江省龍泉市西北邊陲,離城區65公里。東鄰錦溪鎮,南與寶溪鄉接壤,西與福建浦城相連,北與遂昌交界。境內山峰疊翠,烏溪江支流住溪發源於此。村處葉嶺坑、水碓坑注入住溪的匯合口。因村後山上有高大石柱,呈塔形(已倒塌),得名石塔。方言水石諧音,演變成水塔。有木(岱)住(溪)公路經過,水、陸路均可直通龍游、衢州。清雍正六年(1728)張在陽由福建汀州府上杭縣古田裡三都小吳地西山甲竹園廈遷居龍泉西鄉十二都半嶺,其子張友貴,遷後塢(現名水塔)燒炭、開田,安家立業。嗣後,他姓陸續遷此。2006年被市政府確定為省級綠化示範村。

基本信息

(圖)水塔村水塔村

水塔村地處浙江省龍泉市西北邊陲,離城區65公里。東鄰錦溪鎮,南與寶溪鄉接壤,西與福建浦城相連,北與遂昌交界。境內山峰疊翠,烏溪江支流住溪發源於此。村處葉嶺坑水碓坑注入住溪的匯合口。因村後山上有高大石柱,呈塔形(已倒塌),得名石塔。方言水石諧音,演變成水塔。有木(岱)住(溪)公路經過,水、陸路均可直通龍游、衢州。清雍正六年(1728)張在陽由福建汀州府上杭縣古田裡三都小吳地西山甲竹園廈遷居龍泉西鄉十二都半嶺,其子張友貴,遷後塢(現名水塔)燒炭、開田,安家立業。嗣後,他姓陸續遷此。2006年被市政府確定為省級綠化示範村。

基本簡介

張姓為主,有191人,占51.4%,另有葉、徐、許、陳、范、方、羅、周、吳、邱、熊、孫、楊、丁、胡、王、鍾錢、劉等20多個姓。
清代屬西寧鄉,民國時期屬住龍鄉。1951年為住龍鄉第五行政村,1961年改稱水塔大隊,1984年5月改為水塔村。是年,轄水塔、大壩、葉嶺頭、大岙背、下畲、上半嶺、下半嶺、地伏、蘭山、木杓蓬、水碓坑、小黃擔12個自然村。後木杓蓬、水堆坑、小黃擔3個自然村已遷入水塔。水塔為村委會駐地。隸屬於住龍鎮

革命老區

(圖)水塔村水塔村

1934年9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途經龍泉西南鄉村,在水塔建立黨員聯繫戶。1935年夏,為閩北紅軍挺進師活動的中心地帶。8月,在中共龍浦縣委和蘇維埃政府領導下,成立水塔村蘇維埃政府,在村主席張益源、村游擊隊隊長羅毛大帶領下,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鬥爭,進行分田插標、分青苗工作。1935年5月開始,先後建立中共水塔支部、中共大壩支部,至1949年5月張益源、張陳新、劉永福分別擔任過支部書記。1939年4月11~13日中共浙江省處屬委員會在葉嶺頭村召開首次黨代表大會,特委書記張麒麟主持會議,有20多位代表出席。會上,張麒麟傅振軍、周源3人當選為出席浙江省黨代表大會代表,後張麒麟被選為浙江省出席全國黨的七大代表。1939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將第一部電台設在水塔村水碓坑的深山溝中。1938~1939年,中共浙西南特委(後稱處屬特委)在水塔村籌辦多期農村幹部訓練班,培訓農村黨支部書記等革命骨幹120多人。1939年農曆三月十七日開始,舉辦歷時兩個月的新四軍後方留守處閩浙贛邊第二期幹部訓練班,有學員17名,由張麒麟等授課。並建立浙閩西南招待所,接待來往游擊隊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水塔人民經受了國民黨殘酷清剿的考驗,親人被迫害,房屋被抄燒。1935年9月,國民黨三師一營300多官兵駐紮水塔10天,全村男女老少約200人,被趕至100多里外的八都夫人廟關押三天三夜。張益源、張福余、張瑞春等一批黨員幹部慘遭殺害。

綠化建設

村兩委以改善村莊建立生態人居環境為目標,把村莊綠化工作列入村莊整治總體規劃,並成立了綠化示範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綠化示範村創建工作納入村兩委重要議事日程。二是資金投入。專門配備5萬多元資金對村莊周圍宜林荒地全部進行綠化造林,沿村公路、河道可綠化地的綠化率達98%,並在村莊中心建成占地380多平方米的綠色休閒公園,全村70%的農戶實現了庭院綠化。三是注重效果。為體現綠色生態,該村將占村山林二分之一的2.4萬畝山林列入生態公益林,並建立村護林隊伍實行嚴格的封育管護,對村莊內的綠化樹種選擇以常綠彩色喬木樹種為主,因地擇樹、宜於生長,達到綠化美化的效果。

林農發展

水塔村,總面積6.25萬畝,其中林業用地5.88萬畝,占總面積的94.08%,人均山林面積158畝,林木蓄積量42.97萬立方米,人均1155立方米。耕地526畝。是以林業為主的村莊。
1949年前,交通閉塞,山林被八都、竹、住溪一帶地主占有,林農靠租典地主山林開山種玉米、番薯、黃粟等,種後插苗還山。水稻畝產僅百餘斤,半年缺糧,靠鋸板和背、運木頭收入,到福建浦城買米並以糠菜為生。住的大多是杉皮寮(苞蘿蓬)。
1949年後,特別是80年代以來,利用當地林業資源優勢,發展交通,走向由窮變富之路。1992年經濟總收入128.23萬元,其中林業和林副產品收入98.14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76.53%,比1978年增長24倍,比1966年增長54倍。人均收入1668元,比1978年增加1577元,比1966年增加1608元。糧食總產量39.2萬斤,比1978年增長48.23%,比1966年增長273.1%。人均口糧931斤,比1978年增加344斤,比1966年增加548斤。1992年戶均生豬飼養量3.12頭。全村固定資產56.54萬元,比1978年增長8.3倍。公共積累27.36萬元,比1978年增長18倍。
1980年以來,新造杉木林3500畝,撫育林木6100餘畝次,封山育林3700多畝。村設專職護林員3人,採取幹部分管,責任到人的10名幹部分片兼管,從村委會、村民小組到戶逐級訂立護林公約,定期檢查,獎懲分明。堅持山上管嚴,山下搞活的原則,憑證採伐、運輸、投售。1983年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後,村級統管山1.08萬畝,占18.31%,責任山4.73萬畝,占80.55%,自留山670畝,占1.14%,林農每年上交村經濟合作社2萬元承包款,並根據採伐量,每立方米杉、松、雜木,分別上交村委會20元、10元、5元,上交鎮政府13元、10元、4元。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材1200餘立方米。

村莊建設

(圖)水塔村水塔村新貌

1986年後,先後辦起民政福利廠、玩具廠、聯戶車木廠和個體辦木器廠、木製品廠、活性炭廠等。1992年產值86萬元,上交國家稅收8.55萬元,創利14.8萬元,安排本地和外地200多人就業。1984年以來投資141萬元,先後新建55千瓦高水頭水力發電站,14公里10千伏高壓線路和低壓線路,自來水衛星地面接收站、電視差轉台,4座總長100多米的石拱橋,水塔至葉嶺頭10公里機耕路(已完成6.5公里),並建造影劇院、國小、烈士紀念亭等。166個男女勞動力中,從事農林業生產的89人,占總勞力的54%,從事辦企業、運輸、經商、旅店、供銷、香菇、茯苓、畜牧業生產的77人,占總勞動力的46%。
70年代開始,家家建造二三層混凝土樓房,戶均居住面積150餘平方米,人均36平方米。90%的農戶有電視機。70歲以上老人每年享受村經濟補助。村里辦有合作醫療站,村民每年交15元醫藥費,享受村辦醫療統籌就診。實行計畫生育,連續10多年無多胎生育。
1988年開始,實行獎學金制度,小學生被評為優秀生獎10元,良好生獎8元,及格生獎6元,國小升國中獎50元,國中升高中獎100元,升中專獎150元,升大學獎200元。近幾年,村中考入中專3名、大學1名。

村莊榮譽

1949年後,與龍星農業生產大隊支部合併建立支部。1962年與龍星分隊重新建立中共水塔支部。現有黨員11名,其中年齡最大的90歲,是1938年入黨的老黨員葉紳元,年齡最小的24歲,4名支委平均年齡45.5歲,支部書記由烈士張福余孫張清乾擔任。支部設立黨員活動室,建立黨員聯繫戶,堅持三會一課,黨、團支書、村長、民兵連長等人都帶頭辦企業,在村民中起先鋒模範作用。1989年1月的一天晚上,麗水市高溪鄉倉坑村魏煥旺運小豬赴浦城賣後途經水塔村時,被5名歹徒(外地在此打工的人員)搶走現金3000元,支部書記張清乾等人聞訊後,立即帶領黨員、民兵、民眾連夜上山包圍,抓獲歹徒,如數追回被搶劫的錢,魏煥旺敬送見義勇為,除暴安良錦旗。村黨支部1986、1987、1988連續三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水塔村1987年被中共龍泉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1990年被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村黨支部、村委會於1989年投資3.16萬元,在水塔村委會駐地,建立占地120平方米,建築面積50平方米的烈士紀念碑、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