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口一村

閘口一村

閘口一村位於浙江省岱山縣高亭鎮以西,北依山,南面海,東連鎮區,西至冷岙,踞高亭港北畔。

基本信息

(圖)閘口一村閘口一村一角
明代村落雛成,男捕漁,女織網,素以流蟹村聞名。明崇禎年間所建崇福廟,距今已有300餘年,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口有一貫海港浦,世泊舟楫,浦上建閘橋,閘口村名由此而得。民國時期屬高亭鎮,1950年5月後為高亭鎮十四村,1955年屬大岙鄉,1956年復屬高亭鎮。1992年,全村有893戶,2244人。閘口一村堅持科技興漁,注重作業結構調整,拓寬國外市場,發展外向型創匯漁業。

基本簡介

閘口一村位於鎮政府西0.5公里處,東起閘口橋,西至冷岙,北靠磨星山,南臨高亭港。由何家岙、里閘口、外閘口、翁家、潘家、岙裡頭、海口、小岙、冷岙等9個自然村組成,是個東西長、南北狹的純漁業村。全村現有人口1650人,792戶,捕撈漁船19艘,漁運船12艘,作業方式有蟹籠、拖蝦、外流、帆漲網。2007年總產量2488噸,總產值3786萬元,全村勞均收入27149元,人均收入11701元。村級固定資產100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98萬元。有黨員38人,下設4個黨小組,8個村民小組。
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村積極探索,挖掘新的經濟成長點。前方發展鋼質漁船,後方先後興辦了鋸板廠、汽修廠、冷凍廠、船廠等企業,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前方開展“五好船”評比活動,後方爭創“五好家庭”、文明戶活動,全村民眾素質有很大提高,環境衛生進一步美化,基本實現道路硬化、垃圾袋裝化、主要道路清運化。在上級黨委的重視支持下,經過村班子的共同努力,多次受到省、市的嘉獎,連續十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黨支部和先進集體,2002—2005年被評為“五好”黨支部。

漁業發展

(圖)黃大洋黃大洋
清道光、鹹豐年間(1821~1861),閘口漁民已在黃大洋、岱衢洋及附近海域用溜網捕撈魚蟹,同治年間(1862~1874)擴至江蘇呂泗洋海域。溜網有大溜、中溜、小溜三種,以大溜為主。夏汛捕鰳魚、鯧魚,秋、冬、春汛捕梭子蟹與比目魚(玉鰨),尤以蟹溜著稱。村謠謂之:十月蟹汛旺,小兒買糖霜,女大備嫁妝。
1949年前,捕撈工具落後,產量低。1950年僅有木帆船19艘,產量345噸。1959年曾一度改為大對捕撈小黃魚,1962年又改對網捕撈大黃魚、帶魚,終因生產技術不適應及水產資源變化等原因,致使產量徘徊不前,陷於困境。1979年,勞動力人均倒掛148元,集體負債67萬元。
80年代後,閘口一村在岱山縣深化漁區改革的浪潮中,堅持因地制宜,重新恢復技術適合、經濟效益高的傳統流網作業,並根據流網生產作業特點,採用以單船核算制為主體的生產責任制,不斷完善提高,至此,漁業生產充滿勃勃生機,迅速發展。1982年,產量1458噸,產值1041.7萬元。1992年,產量 2283噸,產值1362.09萬元,其中梭子蟹產量1600噸,占岱山縣總產量1 4。為舟山市、岱山縣重點產區。
1980年實現漁船機械化,並逐步大型化,每艘從原20~30噸位增至60 噸位以上。網具由原小網、棉紗網更新為大網尼龍網,並在網具結構和操作技術上加以創新。先後研製推行了馬鮫魚溜網、彩色流網等新作業、新技術。1992年 4月,首次試捕外海深水底溜網,捕撈棲底鯛科魚類,獲得成功。1992年,4艘溜網船試捕3航次,產魚9噸,全部出口日本、香港,創匯10餘萬元,為溜網作業開拓了新漁場。並採用無線測探指導捕撈。全村擁有大、中型溜網船60艘,3760噸位,6622千瓦;有衛星導航儀48台,雷達2台,單邊帶報話機6 台,魚探儀60台等。
每逢秋冬蟹汛,閘口一村溜網蟹源源供應上海、寧波等地。1962年,通過上海糧油進出口公司,向日本、法國出口冬蟹200噸,居岱山縣之首,以後逐年增加,為國家創收外匯。80年代後採用科學方法,速凍鮮蟹、暫養活蟹,供應國內大中城市星級賓館,遠銷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梭子蟹醃製加工成鹹蟹(一名搶蟹或新風搶蟹),與風鰻齊名,是膾炙人口的海味,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頗受青睞。用梭子蟹製作的蟹糊或蟹漿,黃肉相間,色澤誘人,風味雅致,是難得的佐餐珍品。鰳魚可加工速凍鰳魚鮑醃鰳魚三鮑鰳魚醉鰳魚等多種。鮑醃鰳魚色澤光亮,肉質堅實,味真清雅,甜口鮮美,在上海、寧波一帶頗受歡迎。三鮑鰳魚,清香濃郁,又能久藏,食時輔以鮮蛋、肉糜清蒸,為餐上佳肴。還可用黃、白酒加工成醉鰳魚,別具香味,紹興、蕭山、杭州等地譽稱香魚,佳肴香魚燉蛋頗有名氣。

工業發展

隨著漁業生產的發展,閘口一村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和港口資源,興辦工、商、副業,已發展成一個以漁為主,村辦企業為支柱,漁工商全面發展的新興漁村。
1986年,村利用本地港口資源建閘口船廠,為浙江省首批木質漁船生產許可單位,擁有鋼軌滑道式船台面積6000平方米及較為齊全的機修、加工設備,年修造船能力300艘次。並擴建機械修配廠、新建鋸板廠、漁需物資供應站、汽車修理廠,為漁業生產提供全程保障,形成一定規模的船、車修造能力。同時,利用村區沿街地域優勢,多軌運行,興辦聯戶、個體企業、商店近百家。1992年,全村從事工商副業人員600餘人,村辦8家企業為集體創收105萬元,聯戶、個體工商業產值達300萬元。
1949年前,全村258戶、1061人。村民生活一向貧苦,特別在被日本侵略軍占領時,村區流傳順口溜:吃吃六穀糊,做做汽車路,性命還在司令部。如今,閘口一村舊村換新顏。寬18米的濱港大街穿村而過,分成南北兩半,南為生產區,北為生活區,街兩側縣、鎮機關、企業、商號、公寓高樓林立,村區小道多改成水泥路面,縱橫分明,交錯有序。村民住房樓群化,燃料煤氣化,飲水自流化。高檔家電普及,有線電視、電話開始進入漁家。全村559名漁民人均擁有船網資產3.2萬元。1992年,全村擁有集體固定資產263萬元,社會總收入1567萬元,村集體收入54.5萬元,勞動力人均收入13500元,人均收入 3857元。社會保障、集體福利事業不斷完善。村為每家漁戶實行財產保險、合作醫療;並建立海損事故互助基金制度;對老年村民實行養老制度和生活補貼,專設老年樂園,逢年過節,村老年協會舉辦慰問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