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白粉藤根

毛葉白粉藤根,為葡萄科植物苦郎藤的根,生於低中山的密林或溪邊疏林中。

一、中藥名稱
【藥名】毛葉白粉藤
【類別】祛風除濕藥;散瘀藥;拔毒藥
【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g gēn
二、中藥基源
【科屬】葡萄科
【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苦郎藤的根。
【藥用部位】根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南、西南及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生態環境】生於低中山的密林或溪邊疏林中。
【基源形態】
苦郎藤:攀援亞灌木。全株無毛或多少被銹色短柔毛。小枝有明顯的條紋,枝圓柱狀;卷鬚有時分叉,初時被毛,後漸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5cm,初時被銹色長柔毛;托葉膜質,近圓形,長3-4mm;葉片膜質,心形,長和寬各7-12cm,先端短急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鮮綠色或暗灰綠色,多少有光澤,乾時呈淺紅褐色,兩面在成熟時無毛或背面有時多少被誘色短柔毛。花兩性,聚傘花序組成比葉短並與其對生的傘形花序;花梗纖細,長3-4mm,結果時伸長;花萼杯狀,無毛;花瓣4,卵圓形;雄蕊與花瓣對生;花盤淺波狀4裂;子房上位,無毛或多少被毛。漿果小,梨形,長6-8mm,直徑4-5mm,乾時黑色,有種子1顆。花期4-8月,果期8-9月。
【採收加工儲藏】秋季採挖,洗淨泥土,切片,鮮用或曬乾。
三、中藥基礎
【性味】辛;平。
【功效】祛風除濕;散瘀;拔毒。
【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扭傷;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孕婦禁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