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文中學

毓文中學

毓文中學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居鍾靈毓秀之地,占孔子所云“鬱郁乎文”之勢,其校名涵容了文化蘊藉。毓文中學始建於1917年,校訓是:敦品修學,達材成德。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毓文中學毓文中學

毓文中學是吉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國內升學示範型學校。毓文中學歷史悠久,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我黨老一輩革命家和著名學者馬駿、楚圖南、尚鉞、郭沫若等曾在此執鞭就教。1927年至1930年,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原國家主席金日成同志在這裡讀書並從事革命活動。毓文中學與朝鮮平壤市彰德學校建立起友好關係。毓文中學被譽為中朝友誼交流的視窗、橋樑和紐帶。

毓文中學校長韓非敢樹一幟站潮頭,以改革為原動力,與“一班人”大膽進行前瞻性謀劃,堅持高目標、高定位、高視點,確立了“合格加特長”的育人模式和爭創“五個一流”的辦學目標。

毓文中學堅持“三個面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辦學著力點,關注人才,育人成才。

歷史沿革

1916年春,天津南開畢業的愛國學者韓梓颺張雲責李光漢等人,認為“要挽救祖國的危亡,必先喚醒沉睡的民眾;要喚醒沉睡的民眾,必先興辦教育。”他們與吉林省的開明士紳商量,想辦一所“南開式”的中學,以革除吉林教育的陋習,振起吉林青年關懷國運的學風。
於是,他們選定了吉林市迎恩門裡官運胡同官錢局舊址為校址。因前臨松花江,後依北山,依山傍水,風景奇秀,大有“毓秀鍾靈”、“鬱郁乎文”之勢,故取名為“私立吉林毓文中學”。韓梓颺為首任校長,1917年3月正式開學。
毓文以“達材成德”為校訓,以天津南開為楷模,以“思想新、人物新、教材新、方法新”為特點,在吉林省樹立了一面嶄新的旗幟。毓文反對讀經,主張男女平等,公開社交,倡導女子剪髮、婚姻自由。毓文雖是男校,但也安排了個別女生,吉林省的男女合班學習,就是從毓文開始的。
毓文還最先建起新的圖書館,進步的革命書刊占了很大比重,既有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也有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等人的著作。學校師生爭相借閱,當時毓文就有“雪夜閉門讀禁書”之說。此外,他們還自己創立了《毓文》周刊,剛一創刊,就為吉林的“五四”運動鳴鑼開道、吶喊助威。
毓文中學還薈萃了一大批進步的青年教師,他們不僅高舉“提倡民主”、“提倡科學”、“提倡新文學”的大旗,掀起了吉林的新文化運動,有的還開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

特色辦學

毓文中學的辦學特色為“四新”:觀念新、隊伍新、教材新、方法新。毓文中學辦學特色還體現在“五有”:體制改革有突破,教學改革有典型,隊伍建設有特點,素質教育有基地,創新教育有成果。

教學改革

毓文中學毓文中學

毓文中學大膽改革課程,培樹教改典型。成功地進行了高中語文“擴展式閱讀”、“語文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研究”這一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科研規劃課題實驗,培樹了以全國“十傑”中青年教師趙謙翔為代表的一批名優教師典型。

自1993年以來,以語文學科為“龍頭”,選準突破口,持續進行教材、教法、學法整體改革實驗。歷史學科承擔了全國“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實驗,成果明顯,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鑑定。

根據社會需要,創辦了音樂、美術、體育特長生基地。開設了心理健康、微機、現代科技、書法、美術、環保、美育、人口教育、游泳、排球等活動課和選修課。

師資力量

毓文中學注目於21世紀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努力構建教師隊伍創新體系。實施“青藍工程”。拜師結對,大練“八個一”教學基本功,把青年教師帶上成才、成功之路。實施“名師工程”。培樹“名師”,發揮“名師”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全校有國家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6人;省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7人,市級優秀教師45人。不斷加大投入,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1997年,建起省內一流的“毓文體育藝術館”。幾年來,已有近百名學生從這裡考入全國名牌藝術院校。現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已將毓文中學確定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源基地實驗學校”。

毓文中學與清華附中結為友好學校。引資建起躋身省內先進行列的校園區域網路,推進遠程教育,教育教學手段現代化。實行後勤社會化管理。與中大集團陽光廣場聯手,建起“好學生陽光食堂”,實行營養配餐。投資30萬元引進美國設備建起淨水廠,免費為師生、教職工家屬提供飲用純淨水服務。投資百餘萬元推進環境建設,校園美化、綠化、亮化,堪為北國江城的一道風景。

教育科研

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現代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9個學科承擔省、國家重點教育科研課題12項。總結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編著、出版“毓文叢書”8部。1999年,在香港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上,《語文教育與人的發展》這一教改經驗受到20多個國家、地區專家與學者的高度讚譽。

學校榮譽

毓文中學以高質量、高效益贏得社會的高聲望。高考正式生升學率達100%,擇校生升學率達80%。1996年到2001年,5次摘取吉林地區高考文科“狀元”桂冠。學生排球隊代表省參加全國中學生排球大賽,男排在省中學生排球大賽中獲7連冠。

吉林毓文中學被省政府命名為“模範集體”,市政府命名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創新教育基地校”、“國家教改實驗基地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9年9月,經省、市政府教育督學室聯合督導評估認定,毓文中學達省A等辦學水平。

2001年11月20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吉林毓文中學簽定協定,並舉行授牌儀式,確定吉林毓文中學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源基地實驗學校”。毓文中學特色辦學又躍上一個新台階。清華美院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美術大師,其中,韓美林、蔣鐵峰教授50年代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丁紹光教授60年代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是我國著名畫家。三位教授的工藝美術造詣享譽世界。清華美院教授將到毓文實驗校任課座教授。

在吉林毓文中學成立清華美院生源基地實驗學校,不僅是毓文特色辦學的新舉措,同時也可解決美術生專業課斷檔和文化課基礎不牢的問題。毓文中學將同時開設專業課和文化課,選派最優秀的任課教師,提供最佳的教學條件,為清華美院以及國內其他名牌美術院校培養輸送專業課、文化課兼優的學生,為國家培養高水平、高層次的美術人才。

中學求學

用白布鋪蓋的桌子就是金日成當年用的課桌用白布鋪蓋的桌子就是金日成當年用的課桌

金日成:(1912.4-1994.7)朝鮮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共產主義者,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朝鮮人民軍的締造者。朝鮮人民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央人民委員會委員長、中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元帥。
2010年3月25日,乍暖還寒。吉林毓文中學舊址,這座老式的三合院落,低調地坐落在松花江畔,靜望大江北去。鮮為人知的是,朝鮮前任主席金日成曾經在這所中學就讀。

金日成在來到毓文中學之前,曾在吉林樺甸的華成義塾讀書。華成義塾始建於1925年初,以培養朝鮮獨立軍幹部為目的的二年制軍事政治學校,這所貌似很“革命”的學校,卻讓金日成失望透頂。
這所學校歷史課講的是朝鮮的王朝史,軍事課講的軍事操練版本都很舊,在討論時有的學員甚至還主張重建封建王朝,教師雖然口頭上大談反日和民族解放,但鼓吹的是安重根的個人恐怖方法。最令金日成失望的是,學校一意孤行地走民族主義道路,排斥一切進步思想,不準學生隨便閱讀有關共產主義的書籍。一天,金日成借來一本《共產黨宣言》在課堂上偷偷地看,結果被老師發現,不僅書籍被沒收,還被痛批了一頓,這讓金日成頗為憤慨和不滿。
在經過一番複雜的思想鬥爭後,金日成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華成義塾。後來他回憶說:“我在華成義塾學了半年後輟學到吉林市去,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果斷的決定。”“如果我沒有及時離開華成義塾,而在那狹窄的圈子裡泡蘑菇,那以後推動朝鮮革命急劇高潮的所有進程,就必然會被相應地推遲很長時間。”
金日成為何要選擇毓文中學呢?他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要實現他父親“一定要念完中學”的遺願;二是毓文中學此時正處於鼎盛時期,學校成績卓然,蜚聲遐邇,被譽為“吉林的小南開”,這裡正可以實現金日成心中的偉大抱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毓文中學特別同情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凌辱、流亡到吉林的朝鮮青年學生。雖然當時日本脅迫東北的軍閥政府下令各校禁止招收朝鮮學生,但毓文中學不僅置禁令於不顧,還對困難的朝鮮學生給予免費照顧。
1927年1月17日,金日成正式在毓文二年級插班學習,開始了他“毓文時期”的不平凡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