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蠅口蘑

毒蠅口蘑

毒蠅口蘑,子實體較小,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群生。此種原發現於日本,湖南、湖北等地區有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學名:毒蠅口蘑
拉丁學名:Tricholoma muscarium Kawamura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傘菌目白蘑科口蘑屬

特徵

形態特徵:子實體較小。菌蓋中央突起,近斗笠狀。蓋直徑3.5-5cm,表面灰色帶綠色,具有似放射狀細條紋,中部色深,邊緣往往開裂。菌褶白色至污白色,彎生,稍密,不等長。菌肉白色。菌柄圓柱形,長3-5cm,粗0.8-1cm,表面污白色並有縱條紋,內部鬆軟。孢子無色,橢圓形,光滑,6.1-8.1×3.3-5μm。褶緣囊體近棒狀,30-45μm×7.6-10μm。
生態習性: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群生。
分布地區:此種原發現於日本,湖南、湖北等地區有分布。
經濟用途:此菌對蒼蠅中毒致死很明顯,如果將火燒過的菌放於桌上,蒼蠅聞到氣味而食,約1-2分鐘便可毒死。具報導含有蠟子樹酸( lofericari) 、麥西母(muscimol)、麥斯卡松(muscaronl)。另外含白蘑酸(tricholoma acid),是一種具有強烈香味的物質,鮮味是谷氨酸鈉的20倍。因白蘑酸無毒或很少有毒,可用作香料調味品。毒蠅口蘑巳試驗可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6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本菌又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可能與馬尾松和數種闊葉樹形成菌根。

野外旅行,小心毒蘑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