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紫紅菇

黑紫紅菇

黑紫紅菇,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4-10cm,半球形,後平展,最後中部下凹,濕時粘,乾後光滑,紫紅色、紫色或暗紫色,中部色更暗,邊緣色淺,常常褪色,邊緣薄,平滑。菌肉白色,表皮下淡紅紫色。味道柔和,後稍辛辣。菌褶白色,後稍帶乳黃色,等長,直生,基部變窄,前端寬。菌柄長2-8cm,粗 0.8-3cm,圓柱形,白色,有時中部粉紅色,基部稍帶赭石色,在潮濕情況下老後變灰,中實,後中空。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有小疣或小刺可相聯,7.3-9.7μm×6.1-7.5μm。褶側囊體近梭形,55-94μm×7.3-12μm。

基本信息

黑紫紅菇

拉丁綱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Agaricales
中文目名傘菌目
拉丁科名Russulaceae
中文科名紅菇科
拉丁名Russula atropurpurea
中文名黑紫紅菇
定名人(Krombh.) Britz.
參考文獻Russulaceae

中文學名:黑紫紅菇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傘菌目紅菇科紅菇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4-10cm,半球形,後平展,最後中部下凹,濕時粘,乾後光滑,紫紅色、紫色或暗紫色,中部色更暗,邊緣色淺,常常褪色,邊緣薄,平滑。菌肉白色,表皮下淡紅紫色。味道柔和,後稍辛辣。菌褶白色,後稍帶乳黃色,等長,直生,基部變窄,前端寬。菌柄長2-8cm,粗0.8-3cm,圓柱形,白色,有時中部粉紅色,基部稍帶赭石色,在潮濕情況下老後變灰,中實,後中空。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有小疣或小刺可相聯,7.3-9.7μm×6.1-7.5μm。褶側囊體近梭形,55-94μm×7.3-12μm。
生態習性:夏球季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分布地區: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
經濟用途:可食用,但味道一般。與松、櫟、山毛櫸等樹木形成菌根。

圖片

黑紫紅菇黑紫紅菇

相關連線

黑紫紅菇

野外旅行,小心毒蘑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