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蕈

馬鞍蕈

馬鞍蕈也叫鹿花蕈,食用中毒後,可使紅細胞大量破壞,引起急性溶血。輕度中毒者1 - 8 小時出現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虛弱。有的瞳孔散大, 也有的出現腹瀉。重度中毒的病人, 除上述症狀明顯外, 還有脈弱、譫語、抽風、幻視、幻聽、反射消失等症狀。

基本信息

簡介

鹿花蕈(也叫馬鞍蕈)鹿花蕈(也叫馬鞍蕈)

學名 Gyromitra esculenta (Pers.) Fr.

中文學名:河豚菌(黑龍江)、鹿花蕈

分類地位 盤菌目、馬鞍菌科、鹿花菌屬

形態特徵

子囊果中等大。菌蓋皺曲呈大腦狀,褐色、咖啡色或褐黑色,表面粗糙。高達8~10cm,菌蓋直徑4~8cm,邊沿有部分與菌柄連線。菌柄往往短粗,污白色,內部空心,表面粗糙而凸凹不平,有時下部埋在土或其它基物里,長達4~5cm,粗達0.8~2.5cm。子囊中孢子單行排列。孢子橢園,含兩個小油滴,18~22μm×8~10μm。側絲分叉細長,有隔,頂部膨大有色,粗5~8μm。

生態習性

春至夏初多在林中沙地上單個或成群生長。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於黑龍江、雲南、四川、西藏等。

經濟價值

一般食後大約6~12小時發病。首先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病症,主要表現為溶血症狀。過去多認為毒性物質是馬鞍酸(helvellic acid),現代研究認為馬鞍酸無毒,起強烈溶血作用的是鹿花菌素(gyromitra toxins),屬甲基聯氨(MMH)化合物,使紅血球大量破壞,引起急性貧血、黃膽、血紅蛋白尿及肝臟、脾臟腫大和周圍血網細胞增多等,死亡率2~4%。中毒往往因人而異。據說孢子含毒多,經水浸泡、煮沸後多次沖洗可食用。

鹿花蕈(也叫馬鞍蕈)中所含的馬鞍蕈酸,可使紅細胞大量破壞,引起急性溶血。這種毒素抗熱性差,加熱至攝氏70度或在胃內消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失去溶血性能。

中毒症狀

馬鞍蕈, 含馬鞍蕈酸。輕度中毒者1 - 8 小時出現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虛弱。有的瞳孔散大, 也有的出現腹瀉。重度中毒的病人, 除上述症狀明顯外, 還有脈弱、譫語、抽風、幻視、幻聽、反射消失。此病對神經造成破壞, 預後不良。

急救措施

本類食物中毒的患者應立即採取救治措施,首先套用硬質東西刺激患者咽喉部,致吐盡為止或使用導瀉藥。對重症中毒者應抓緊時間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搶救。

野外旅行,小心毒蘑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