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故居

段祺瑞故居

段祺瑞故居建於1920年,原為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段祺瑞的妻弟吳光新的私產,1926年至1933年期間,段祺瑞居住於此,故被人稱為“段公館”,是當年天津日租界最為豪華的私人公館式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一度為天津市和平區教研室,現為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

基本信息

天津故居簡介

段祺瑞故居段祺瑞故居

段祺瑞天津故居東沿蒙古路,南臨鞍山道,西臨河南路,北抵萬全道。包括主樓、後樓、平房等建築,整座住宅共有樓、平房74間,總建築面積3458平方米。其中,主樓為三層磚木結構歐洲庭院式古典風格建築,建築面積2429.21平方米,造型雄偉壯觀,首層正面中間部位突出,上十磴台階為門廳和柱式外廊;二樓正面設屋頂平台;三樓背面東西角各有平台一座。頂部為多坡屋頂。原在頂部有一八角涼亭,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被拆除。

段氏在天津沒有房產。1926~1933年在津期間寓居日租界宮島街(今和平區鞍山道38號)。這所住宅是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吳光新(段的妻弟)的私產。約建於1920年,整所建築有主樓、後樓、平房等均為磚木結構。主樓建築面積2429.21平方米,共44間。主樓造型雄偉壯觀,首層正面中間部位突出,上十磴台階為門廳和前廊;二樓正面設屋頂平台;三樓背面東西角各有平台一座。樓內房間寬大考究。整座住宅共有樓、平房74間,建築面積3458平方米。

北京故居簡介

段祺瑞故居段祺瑞故居

段祺瑞北京故居現為東城區重點保護文物,位於倉南胡同。此宅原為清代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允祜府。允祜於雍正八年(1730年)封貝子,雍正十年晉貝勒,乾隆八年(1743年)卒,謚曰“恭勤”。故該府又稱“恭勤貝勒府”。允祜的長子弘曨於乾隆九年襲貝子,乾隆四十九年卒;其長子永芝同年襲鎮國公,但第二年便被革退。遂該府又被稱為“空府大院北洋政府時期,該府被段祺瑞所得。宅院占地22642平方米,段居此時,對原府進行改建。日軍占領北京時此宅為日本情報機關占據,抗戰勝利後又被國民黨國防部所屬機關占用,解放後成為單位宿舍。現在僅存的面積已大大縮小,四周在上世紀70年代末蓋了許多六層宿舍樓。

建築特色

段府的主要建築段府的主要建築

段宅的原規模很大,占地面積足有兩萬多平方米。宅第四周環以圍牆,圍牆皆用大城磚砌成。宅第坐北朝南,但原來的大門已不可考。段祺瑞在此居住時曾對原府做了大規模改建,門改為鐵門,門內有一巨大的地球儀,一隻雄鷹踞於地球儀之上。當年離亂之世,軍閥割據紛爭,這地球儀上的雄鷹應是段祺瑞希冀獨控中國野心的表現。原建於中軸線上的屋宇現在僅存一大殿,為兩卷勾連搭式,上覆灰筒瓦,面闊九間,殿前有民國式走廊,走廊連線的小小月亮門的門楣上寫著“怡園”兩個字。廊前有一環繞院子中心的水池,但現在完全乾涸,一滴水也沒有。池子前面(南面)有三座小石橋,連線花園和大殿,後本有兩座石橋,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1983年時已被拆除。其實整座花園都已經是1987年重修的了。

大殿的後面是一座四合院式大方院落,東、西、北三面都是民國時期建的灰色洋房,厚重堅實,頗有德國風格,這三面和前面的大殿圍出了一個四方院落。昔日段祺瑞應在二樓走廊之上俯瞰樓下來客。而今天從樓上俯瞰下去,院子裡是小區或街邊隨處可見的健身器械,鮮艷的顏色映襯著灰色的樓房。

故居歷史

段宅在1913年到1926年間曾極繁盛,就連國務會議都曾在此院中召開,地點就在大殿西側的那座同樣灰色的洋樓里。樓房極高,看起來像是兩層,其實只有一層。面闊三間,進深九間,平頂。平時這裡是作為舞廳用的,有時段祺瑞也會在這裡召開國務會議。今天的安寧讓人不能想像出曾有的刀光劍影。

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不久,由於各軍閥派系之間的鬥爭,北京警備司令部司令派兵包圍了倉南胡同的段祺瑞宅,以此迫使段祺瑞下野。雙方荷槍實彈地在此對峙,雖然最後武裝衝突終被避免,但段祺瑞卻不能避免下野的命運,很快就逃往天津。自他任總執政以來,在這座院子中居住的時間還不到兩年。

住宅現狀


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掛在故居狹小門口旁的牆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掛在故居狹小門口旁的

原建於中軸線上的屋宇現在僅存一大殿,為兩卷勾連搭式,上覆灰筒瓦,面闊九間,殿前有民國式走廊,走廊連線的小小月亮門的門楣上寫著“怡園”兩個字。廊前有一環繞院子中心的水池,但現在完全乾涸,一滴水也沒有。池子前面(南面)有三座小石橋,連線花園和大殿,後本有兩座石橋,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1983年時已被拆除。其實整座花園都已經是1987年重修的了。
大殿的後面是一座四合院式大方院落,東、西、北三面都是民國時期建的灰色洋房,厚重堅實,頗有德國風格,這三面和前面的大殿圍出了一個四方院落。
昔日段祺瑞應在二樓走廊之上俯瞰樓下來客。而今天從樓上俯瞰下去,院子裡是小區或街邊隨處可見的健身器械,鮮艷的顏色映襯著灰色的樓房。


主人簡介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字芝泉,北洋軍閥皖系首領,曾任陸軍總長、署理國務總理、參謀總長等職。
1885年(光緒十一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89年畢業後赴德國學習炮兵科,次年回國。1896年被袁世凱奏調至天津小站,協助訓練“新軍”。1903年清廷設立練兵處,任軍令使正使,與王士珍、馮國璋並稱“北洋三傑”。武昌起義爆發後任第二軍軍統,後奉袁世凱意旨領銜北洋將領46人通電迫清室退位———此為段的“一造共和”之功。反對袁世凱稱帝,此為“再造共和”。袁死後,段以國務總理之權控制北洋政府,推行武力統一政策,引起與黎元洪的“府院之爭”。
段祺瑞段祺瑞
為在爭奪中獲勝,暗促“辮帥”張勛帶兵入京“調解”衝突,張乘機復辟,段又在馬廠誓師討伐,此為段“三造共和”。
1924年段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鎮壓學生遊行,縱任軍警屠殺愛國請願學生,造成“三·一八”慘案,被迫下野。
1933年移居上海,被任為“國府”委員,未就職。後移居廬山,1936年11月病死後葬於萬安公墓。

中國名人故居(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