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臣奏議》

《歷代名臣奏議是中國 商、周至宋、元的奏議彙編。 明永樂十 四年(1416)楊士奇、黃維等應詔編纂。該書編成後僅刻印了數百本,頒發內廷。崇禎八年(1636)有太倉人張溥刪節本320 卷刊印問世。

《歷代名臣奏議》

正文

中國的奏議彙編。 永樂十 四年(1416)楊士奇黃維等應詔編纂。凡350 卷。全書分為君德、聖學、孝親、敬天、郊廟、 法祖、 儲嗣、宗室、經國、用人、選舉、考課、水利、賦役、御邊等 64 門,輯錄包括晏嬰管仲李斯陳平賈誼諸葛亮魏徵柳宗元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完顏素蘭等名臣奏疏8000餘篇。其中漢以後收集較全,宋代尤為詳備。該書取材廣泛,舉凡歷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理財興利、治軍御邊以及用人賞罰、為臣事君之道,無不包羅。中國宋、元以前的檔案原件已絕少留存,該書實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其體例為按問題分類編排,有利於按主題查考,但分割了同一作者形成奏疏的歷史聯繫,朝代脈絡不清。有些沒有收錄全文,又不注出處,無標題,查找不便。
該書編成後僅刻印了數百本,頒發內廷。崇禎八年(1636)有太倉人張溥刪節本320 卷刊印問世。同治十三年(1871)趙承恩輯成《歷代名臣奏議選》30卷,在取材方面刪去先秦君臣廷對部分,增選明代諸臣奏議189篇,按朝代次序編錄,每篇檔案加有標題,文後加編者按之類的說明。其選材比楊本為精,編排上也較楊本為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