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汽車工業大學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位於武漢市南湖之濱,創建於1958年,經過43年的發展,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已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強,在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的管理院校之一。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隸屬於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法、教相結合,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大學。學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歷史名城武漢市南湖之濱。前身為武漢工學院,創建於一九五八年。一九七二年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併入該校,學校改名為湖北農業機械學院。一九七九年恢復武漢工學院校名。一九八三年,學校劃歸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領導並於一九八八年率先在全國高校中提出“雙向參與,一校二制、產學研合作”的改革思路,成立了有一汽、東風、重汽、南汽等汽車(機車)行業和航空航天兵器等部門65家骨幹企事業單位組成的武漢工學院董事會。一九九五年學校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一九九六年五月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該校。一九九七年學校通過了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部門預審。建校以來,學校培養3萬餘名大學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基地。

院系設定

學校設有8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物資經貿學院)、1個校直屬系(化學工程系)、4個部(基礎課部、研究生部、外語部、體育部)、21個研究所、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1個本科專業和1個第二學位專業。擁有車輛工程、機械學和管理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並且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和工商管理碩士(MBA)資格。

師資力量

學校共有教職工1800餘人,其中教授120人,副教授470餘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4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餘人。

科研成果

學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8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其它國家級項目32項。獲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9項,獲授權專利39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800餘篇,出版著作200餘部。電流集成技術等一批科技成果達到了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

對外合作

學校十分重視國際學術交流,與日本、英國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13個國家的20餘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關係。

辦學理念

學校遵循“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訓,朝著“學科上層次,科研上水平,校產上效益,服務上質量,人才上素質”的目標,努力將學校辦成國內一流的汽車工業大學。

歷史沿革

學校初創時期 1958年6月武漢市委、市人大決定創辦三所大學:武漢工學院、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和武漢第二醫學院。1958年10月27日 武漢工學院舉行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創辦初期,武漢工學院設立四年制本科3個系、5個專業,即化工系設高分子化學工藝專業,無機物工學專業;機械系設機器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鑄造工藝及設備專業;電機系設電機及電器專業。1959年,該校化工系併入到湖北化工學院。
1961年9月湖北省和武漢市根據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決定將湖北化工學院、武漢工學院、湖北工學院(本科部分)三校合併,定名為武漢工學院,歸屬武漢市領導。華中工學院汽車拖拉機專業調整到湖北工學院後,也合併調整到武漢工學院。三校合併後的武漢工學院共設8個專業,即:基本有機合成、無機物工學、無線電設計與製造、化工機械與設備、汽車拖拉機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鑄造工藝與設備、電機電器。教職員工585人,其中教學人員279人;在校生1668人,其中本科生44個班1383人,專科生6個班285人。
1963年6月,根據國務院文辦字434號文對教育部請示報告的批覆,由中央第八機械工業部接管武漢工學院。學校任務由為武漢市地方服務轉為向全國農業機械化服務,本科改為五年制。隨之,將化工類的基本有機合成、無機物工學、化工機械與設備三個專業和無線電設計與製造專業劃歸華中工學院,再由農機部從吉林工業大學抽調10名教師,設立工業經濟組織與計畫專業,加上原有機制、汽拖、鑄造、電機電器等共5個專業,在校生1329人。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年,學校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時期,於1969年9月26日按照中央國務院關於高等院校下放的通知精神,第八機械工業部軍管會將武漢工學院下放給湖北省領導,1972年1月1日湖北省將學校改名為湖北農業機械學院,並將省屬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併進來(1973年又分出去)。此前,1971年,武漢機械學院、武漢測繪學院、湖北大學三校被撤銷,這三校的部分教職工相繼調入到武漢工學院。
1970年9月,該校根據中央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精神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到1976年為止共招收了7屆,共1527人。除首屆一年半(後延長至二年)外,其餘均為三年,學生實行“哪裡來、哪裡去”的分配方式。學校成立過機制專業教改實踐隊,把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老師編在一個專業里,下廠辦學,在實踐中探索教改。
這個時期,學校增設了一批新專業,如農業機械設計與製造(1970),金屬材料及熱處理(1972)、鍛壓工藝及設備(1973)、工業電氣自動化(1975),又將汽車與拖拉機專業分拆為汽車、拖拉機、內燃機三個專業(1971),加上原有的機制、鑄造、電機電器,1975年又恢復了管理專業,總計11個專業。恢復發展時期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學校從1977年起恢複本科四年制招生。同時,中央對文革中下放的院校逐步收回,該校1978年由湖北省交回給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1979年國務院重新成立農業機械部,該校劃歸農機部領導。1979年4月16日,農機部(79)農機科字79號文通知,恢復武漢工學院校名。1982年農機部和一機部合併成立機械工業部,該校轉為機械部領導。
1983年9月8日,機械工業部轉發教育部(83)教學字115號文《關於改變武漢工學院隸屬關係的通知》,該校劃歸中國汽車工業公司領導,行政上歸屬中汽公司領導,但業務上每年還參加機械部(機械委、機電部)所屬高校會議和教學、科研等相關會議。
1984年11月7日,中汽公司發文同意將該校農機專業調整給湖北工學院。
到1995年,該校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前,增設了一批本科專業及方向,計有:
機械工藝及設備(機械設計方向)(1983) 會計學(1989)
焊接工藝及設備(1985) 機械工業計畫統計(1985)
套用電子技術(1986) 工業外貿(1987)
管理信息工程(1987) 技術經濟分析(1987)
鍛壓工藝及設備(模具設計與製造方向)(1987)
汽車運用工程(汽車銷售工程)(1988) 工業設計(1988)
檢測技術及儀器儀表(1988) 計算機及套用(1991)
汽車(機車方向)(1990) 科技法語(1993)
塗料與塗裝(1993) 經濟法(1994)
共增設16個本科專業,3個本科專業方向。還開設了財務會計、計畫統計、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廣告學、計算機及套用5個專科。這樣,該校在1995年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前,共設本科專業25個, 4個本科專業方向,總計30個專業方向招生。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改革發展時期 1995年3月6日,武漢工學院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2000年5月27日,武漢汽車工業大學與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合併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合併後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所在校區稱為武漢理工大學余家頭校區,武漢工業大學與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由於校園相鄰,故合二為一稱為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
至2000年5月27日與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三校合併成立武漢理工大學前的5年中,學校又有了新的發展。在本科專業及方向方面增設了機械電子工程、專用車輛、汽車車身製造及設計、財務與金融等。三校合併前本專科學生約12000人,研究生520人。研究生的招生規模為碩士生220人,博士生25名。學校有博士點3個、碩士點1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博導28名,碩導140名。
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屬一級學科授權點,並有MBA授權資格,學校有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電子與信息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共6個學院,1個直屬系,即化學工程系和研究生部。
學校操場學校操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