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早在1918年北大就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校長蔡元培親任會長。 社會學是北京大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首任校長嚴復翻譯的《群學肄言》被視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拓荒之作。 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心理學的學府,早在1900年即開設心理學課程。

簡介

人文學院秉承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結合開拓、務實、高效的“深圳精神”,積極面對國際化、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新的機遇與挑戰,本著“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以敏銳的思想、開闊的眼界、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立足深圳,面向全國和國際,不斷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精神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科研:發揮社會學、傳播學、心理學專業特色,立足深圳,依託北大科研力量,重點研究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城市化、區域協調發展、人口、移民、產業轉型、社會保障、都市文化等課題,針對各種社會現象、熱點話題、政策法規、發展戰略、人文思想、文化藝術、時尚娛樂等各領域展開實地調研。
合作:重點優先選擇與深圳各類研究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展開合作,就深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諸多現實和理論問題開展實際研究。
教學:基本課程與北京本部一致,選修課程根據深圳特點作某些調整,所有課程均由北京本部安排教師來深圳講授。
招生和畢業:全日制學生由北大統一招生錄取,學生畢業頒發北大統一證書,與本部沒有區別。各類專項培訓,根據具體情況,設定招生標準,頒發相應證書。
畢業生就業領域:民意測驗、政策研究、市場調查、社區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心理諮詢、影視傳媒、廣告、精神健康、教育培訓、行政管理、市政發展、文秘、企業文化等諸多領域。
教學特色:強調面向社會現實,理論聯繫實際,實行實地現場教學和實踐,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調研項目,注重培養綜合素質——特別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判斷、決策、創新、操作和協調能力。

專業簡介

傳播學
北京大學享有“中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之搖籃”的聲譽。早在1918年北大就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校長蔡元培親任會長。北大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創辦了中國第一份新聞學期刊。北大擁有徐寶璜這樣的“新聞教育第一位大師”,著名新聞記者邵飄萍等曾任新聞學研究會的導師,青年毛澤東曾是研究會會員。以北大為中心的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活動,為中國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書寫了中國新聞史上輝煌的一頁。
社會學
社會學是北京大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首任校長嚴復翻譯的《群學肄言》被視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拓荒之作。上世紀30年代“社會學中國化”運動、抗戰時代“魁閣”的社會學研究等,成為中國知識界“文化自覺”的歷史象徵。1979年社會學重建,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和雷潔瓊教授指導下,北京大學社會學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為20世紀80、9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和人文思想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家重點學科。社會學重建20多年來,完成了國家多項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的研究,也培養了很多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各行各業——包括政府機關、文化信息產業、社區服務、社會保障、新聞媒體、調研機構、工商實業、教育科研單位中——均有良好表現。2004年,北大社會學開始在深圳設立常駐機構,加強深圳和珠三角地區的各種實地研究工作。
套用心理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心理學的學府,早在1900年即開設心理學課程。1917年創立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是中國現代科學心理學的開端,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他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修習科學心理學之父馮特教授的心理學課程,為把科學心理學引入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1977年,北京大學率先在國內恢復心理學,成立了當時國內第一個心理學系,並歸入理科,1978年招收第一批學生。套用心理學專業成立於1995年。2006年開始在深圳設立常駐機構。本專業為理科專業,學制3年,畢業授予理學碩士學位。專業培養要求、目標: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訓練,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廣泛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學基本實驗方法,能夠適應社會的各種實際需要,特別是臨床諮詢、心理治療、企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附屬科研機構

人文學院的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是國家文科重點學科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在深圳的分部,是面向社科、文化等社會各界的一個開放式學術平台,目前已經吸收深圳和珠三角社會科學人才從事各種實地研究工作的。
新聞傳播專業的“北京大學深圳傳媒研究室”及教學、科研、實習於一體,從事影視傳媒方面各種實際操作訓練和創作、研究工作,也面向社會進行各種交流、培訓和諮詢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