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興鎮

正興鎮

四川省雙流縣正興鎮又名蘇碼頭,位於成都平原邊緣,地處雙流縣域腹心地帶,是成都市著名的“紅色鄉鎮”,自古以來是成都平原水陸交通、商賈雲集的重地,南出成都的重要門戶,為雙流古鎮之一。還有重慶正興鎮、雲南省思茅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正興鎮。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正興鎮正興鎮
省分:四川 城市:成都市區/縣:雙流縣地址:正興鎮郵編:610218區號:028 正興鎮屬成都南部淺丘平原,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早夏熱無酷暑,秋涼冬暖無嚴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盛產水稻、小麥、油菜、毛豬、魚類、水果等。水、電、氣、路、通訊、光纖等基礎設備齊全,工農商業配套,是雙流縣在改革開放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日趨現代的名鎮。

正興鎮踞龍泉、牧馬兩山,集錦江、鹿溪兩河,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7公里,幅員面積48.95平方公里(其中淺丘43.1平方公里,平壩4.9平方公里,濕地0.95平方公里)。正興鎮總耕地面積3.69萬畝,旱地1.06萬畝,荒山、荒地、林地0.2萬畝,轄9個行政村,181個經濟合作社,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3萬人,其中場鎮人口0.3萬人。

正興鎮地處成都南隅,府河流經全境,自古以來,是蜀地出入境的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至近現代,隨著成(都)仁(壽)路的鑿通,來往川南,乃至與雲貴的交往,更加頻繁,成為一條重要通道。正興鎮秉天地之靈氣,有山有水,得天獨厚,歷史文化積累豐富,旅遊資源蘊涵富饒,尤以今境內田家寺為中心的龍華山,唐時有西川節度使段文昌少年時讀書的地方“段公讀書台”,後來更有浣花夫人任氏,在龍華山臨江處,離龍華山寺門不遠處,造一尊碩大無比的觀音大士像,為龍華山增輝不淺。唐宋以來,龍華山成為成都名人名士一大游賞勝地,成都人一直有“南龍北學”之稱,南指龍華山,北指學射山。另一處是以釣魚嘴為中心的宋代大詩人郭印辭官隱居的地方,稱為“郭信可隱居”,樓台別墅在此星羅棋布,宋明以來,文人騷客留下的詩文不少,至今讀來,如身臨其境。

正興是著名的紅色鄉村,在明清一條街上可以瞻仰革命民主人士夏正寅先生的故居——夏公館,去河心島竹林深處可以緬懷抗戰時期曾掩護過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馮家院子,還可以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墓園,聆聽那解放前夜,和國民黨潰逃殘部在古碼頭激戰中倒下的烈士們的訴說。

2004年正興鎮被成都市規劃為30個重點鎮之一。2006年8月16日,正興鎮被正式確定為全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

區位優勢

正興鎮正興鎮
雙流縣正興鎮,地理坐標東經103°59′,北緯30°29′,位於成都市南部(成都平原邊緣),雙流縣中部偏東南,北部毗鄰華陽鎮,南接煎茶鎮,東靠興隆鎮,西連公興鎮、永安鎮,距成都市區(二環路人民南路立交橋)僅16多公里、市新行政中心辦公大樓9.5公里、雙流縣城27公里、雙流機場19公里、華陽鎮9公里、捷運一號站(華陽二江寺站)約1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隨著社會經濟進入了城鄉統籌和科學發展的新階段,成都市形成了新的城鄉規劃空間發展戰略,向南將是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正興鎮,正好位於城市南部發展走廊的核心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交通優勢

正興鎮正興鎮
1、公路交通。除目前的國道成仁路,正在建設的公正路(連線雙黃路,成仁路和南沿線正興段的橫向公路)外,07年將啟動實施南延線正興段、站華路正興段的建設,最終形成正興鎮發達的公路路網。

2、航空。正興鎮距離雙流國際機場僅18公里,有目前的雙華路直達,未來(機場第二跑道建成後)有新雙華路和公正路直達,交通十分便捷。

3、城市輕軌。據悉,成都市捷運1號線將修建到華陽,正興地界距離華陽二江寺站僅1公里。

4、河運。在華陽的成都港建設已進入尾聲,隨著錦江下一步通航,錦江將成為都市旅遊的黃金水道,而正興將成為錦江流域上的一顆明珠。

5、公共運輸。目前正興鎮擁有城市公交811路,沿成仁路、正興街道運營。

綜上所述,城市交通的發展,將使正興鎮與成都市主城區連成一片。

投資環境

正興鎮正興鎮
規劃優勢

2006年8月16日,正興鎮被正式確定為全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現正興鎮正在實施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即南延線正興段、正興錦江大橋和公正路建設、正興110千伏變電站、正興供水站、天然氣管道鋪設及小三線下地規劃建設、正興城建投資有限公司辦公樓工程、正興污水處理站、正興醫院及“2111”工程(即田徑場、燈光球場、健身房、游泳池、訓練中心)、中國城鎮集團項目建設、舊場鎮綜合改造工程。目前正興錦江大橋已開始施工,公(興)正(興)路大安橋村段的拆遷工作已經完成。

基礎配套設施優勢

1、交通:鎮內有成仁路、天府大道正興段、正黃路、站華路、府河等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

2、能源:隨著正興鎮的發展,城鎮的給水、給電、給氣,已納入成都市區域的供水、供電、供氣系統,並在正興鎮建設污水處理站,日供水能力2.4萬平方米,日供氣能力2萬立方米;電話、光纖、寬頻等一應俱全;醫院、商場、金融機構、學校等社會配套體系健全。

3、人居環境:正興鎮作為綜合服務型重點鎮,並錦江正興段形成未來城市的南湖,產業重點發展商貿服務,強化休閒旅遊業,農副產品加工的發展,建設濱水生態高尚居環境,在新成仁路兩邊建立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的生態辦公園區和總部基地。

正興鎮正興鎮
政務服務功能齊備

以“你發財、我發展”為服務宗旨,竭誠為投資者提供方便,做到熱情服務、真誠相待,靈活地運用政策和處理問題;

堅持為企業執行特派聯絡制、項目跟蹤服務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讓企業家一心一意搞經營,辦好自己的企業;

堅持“一站式”服務,在水、電、氣、通訊等方面為投資者提供便捷、滿意的服務;

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創造安定、寬鬆的投資環境與發展環境,切實保障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政策優惠、和諧共贏

投資者在正興鎮新辦企業和承包、租賃開發地,其建設規劃、建設方案均由正興鎮招商辦公室從快、從簡審批報批;

特色產業

正興鎮寶石梨
寶石梨產業

綠寶石梨是用早酥梨和幸水梨雜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種。果皮綠色,果實近圓形,形似金帥蘋果,中型果,平均單果重268克,最大單果重446克。果皮黃綠色,果點稀少,果面乾淨,外觀漂亮。果肉白色,肉質細脆,汁液多,味香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9%,品質上等,與市場上白梨系統的“水晶梨”和“金秋梨”有天壤之別,與傳統風水梨、新高梨、幸水梨等多個品種比較,不僅鮮脆細嫩、甘甜多汁,還含有特別的天然香味。成熟早,不落果。果實較耐貯,自然條件下貯存1個月,0-5℃恆溫庫貯藏80天品質不變。該品種樹勢強健,幼樹樹姿直立,成齡樹開張,萌芽力強,成枝力中等,有較多腋花芽結果,早果豐產性好,適應性廣,適宜多種土壤環境條件栽培。抗性強,尤其耐澇、耐鹽鹼能力強。病蟲害少,抗黑星病、縮果病、蚜蟲及梨木虱等病蟲害。經各地試種,其綜合性狀遠遠超過新水、幸水、豐水、早酥等品種,極具發展前途,是目前早熟梨品種中的佼佼者。

正興鎮寶石梨種植基地主要分布於涼風頂村,規模種植面積達到1100畝,目前長勢良好,年產量達到百萬公斤以上。該品種成熟時間為6月下旬-7月中旬,目前主要出口於日本韓國,遠銷海外與國內大中城市,倍受消費者喜愛。

正興鎮有機蔬菜基地
有機蔬菜基地

有機蔬菜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出來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誌的蔬菜。有機蔬菜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必須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也就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即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所以有機蔬菜的生產必須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環境質量要求和生產技術規範來生產,以保證它的無污染、富營養和高質量的特點。

市場前景:有機食品被譽為“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分析表明,在過去的10年間,在一些國家的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年遞增率超過20%。這與一些常規食品市場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機蔬菜的種植講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產方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現在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內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無污染蔬菜的需求也不斷增長,有機蔬菜開始逐漸走上了部分人的消費餐桌。發展有機蔬菜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具有較好的綜合效益。

正興鎮正興鎮
正興鎮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均氣溫16.2℃-16.5℃,年均降雨985.1mm,無霜期292天;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性能良好、土性呈中性、微酸性,適合多種植物生長。正興火石岩村、回龍村周圍沒有大氣污染源,空氣清潔無飄塵,水體無污染,土壤深厚疏鬆,無農藥、無重金屬污染,符合無公害蔬菜生產對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和土壤環境的嚴格要求。

為加快正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搭建“百姓創家業”的平台,努力形成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實現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為適應市場需要,提高該鎮農民收入,正興鎮投入資金與四川嘉博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城鎮集團建設有限公司聯合在回龍村和火石岩村打造2000畝有機蔬菜基地,並進行有機蔬菜產品銷售市場的開發。該鎮有機蔬菜先期500畝的主要品種是彩色辣椒、綠寶石番茄、水果甘藍等。2004年正興以火石岩村回龍村為主建立了10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並取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書和四川省無公害蔬菜基地環境監測認證書。其中以火石岩村為主的無公害通菜特別受市場青睞。

正興鎮優質稻生產基地
優質稻生產基地

由雙流縣農村發展局牽頭,成都市花中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雙流縣正興鎮官塘村委會簽定了正興鎮官塘村優質稻生產基地建設協定,同時,正興鎮將以此為契機引導生產基地農戶創建雙流縣首個糧油產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官塘優質稻生產合作社。

是雙流縣首個優質稻專業合作社,它的建立填補了雙流縣農業產業無糧油專業合作社的空白。該社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搞好開發、引進。樹立申報品牌及增收意識;開展指導諮詢、培訓、交流工作;制定了產品生產標準。提供了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一切技術包括病蟲害預防技術;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並做好商標註冊及組織收購、加工、包裝、銷售等工作。官塘優質稻生產合作社對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標準化生產作了有益的探索,有力地推動我縣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正興鎮官塘村優質稻生產基地,面積3500畝,年產量150萬公斤,種植品種為“豐香優占”,該品種2004年榮獲農業部優質米稱號,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證書。並列入農業部“跨越計畫”,是國家科技成果擴大項目和農業部糧食作物主要推廣品種,也是杜青林部長簽署推廣的優質品種,具有米粒細長、晶瑩剔透、光澤油亮、幽香宜人、適口性極佳的特點,被譽為“賽泰米”。該基地已經全面實施訂單式銷售。

重慶正興鎮

正興鎮正興鎮
概述

金堂水庫、梅河歡暢、白露翻飛”,這就是渝西美麗的正興鎮。正興鎮位於璧山縣西南部,西與永川市相連,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口6公里,距縣城27公里,距重慶市市中區4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75.0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總人口41403人。

旅遊資源

水資源充足,全鎮水域面積4260畝,金堂水庫是璧山縣大型水庫之一,水面1246畝,儲水1250萬立方米,同時還有天河水庫、朝陽水庫、洗馬水庫、協合水庫等4座中型水庫,使全鎮生產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梅江河穿境17公里,水量60萬立方米。璧山“八大景”之一的燃燈山風景優美,燃燈山礦泉水質甘美,遠近聞名。有極具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2個,一是位於永川交界處山腳下的黃嶺梅子灣白鷺保護區,常年有大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棲息於此;二是位於場鎮北郊1公里處金堂湖邊的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法式天主教堂——露德堂,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興鎮正興鎮
基礎設施

鎮內天然氣資源豐富,現已開採鑽井6口,3個氣場向本鎮及周連地區輸氣多年。境內璧(城)正(興)路,正(興)丁(家)路,正(興)石(院)路三條公路已全部硬化,現投入71萬元改造青石路、會普路、曙光村扶貧路14.8公里泥結石路面已基本完成,村村通公路達100%;鎮內有移動、聯通電信基站和程控電話交換站,移動、聯通電話實現了全覆蓋,程控電話遍及村社;農村電網實現了全面升級改造,電力設施完好,電力充足;全鎮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電視傳輸寬頻網已全面開通;場鎮有自來水廠2個。

雲南省思茅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正興鎮

概況

正興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距縣城62公里,總面積883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1992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6人。有漢、傣、彝、哈尼、回等11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786人,占總人口的54%,海拔最高2920米,最低890米,平均海拔1905米;年平均氣溫20.1℃;年平均降雨量1251毫米。

正興鎮泰敏建材有限公司
經濟發展

2003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88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849萬元;地方性財政收入實現213萬元,財政支出624.06萬元,財政自給率34%。農民人均有糧442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元。有各類企業385個,從業人員1650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個,私營企業2個,個體企業382個,營業總收入7031萬元。有中學1所,國小12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7%,鞏固率99.6%;國中學生入學率99%,鞏固率98.5%。

2005年,正興鎮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實現總產值13225萬元。2005年,正興鎮實現總產值13225萬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總產值3719萬元,比上年增長22%;工業總產值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42%;糧食總產7706噸,比上年減少668噸;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1.54萬元,比上年增長14%;完成財政支出686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1萬元,比去年增長1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54元,比上年增長4%。實現林業產值1050萬元,比上年增長431萬元。植樹造林掀起熱潮,年內造林2500畝。完成松脂生產2627噸,增加農民收入992萬元,占農村經濟收入的32%。

畜牧業實現產值1040萬元,比上年增長47萬元。畜禽存欄由上年130244隻增加到150766隻,增長15%;出欄率由上年的58.2%提高到60%,畜牧業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支柱,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2%。生產水泥25萬噸,是上年的2.38倍;生產碎石14萬立方米,是上年的1.84倍;生產石灰2.9萬噸,比上年增長53%;生產銅、鐵礦石1.9萬噸,比上年增長13.3%。

資源狀況

全鎮有可耕地面積37424.96畝,其中,水田11251.7畝,旱地26173.26畝。有熱區面積29470.96畝,已開發利用4300畝(占15%)。有林地面積43129.7公頃,森林覆蓋率70%,活立木蓄積量401.5萬m3,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1654口,沼氣普及率39.4%,平均每2.6戶擁有1口沼氣池。有1座蓄水量44.8萬m3的小(二)型水庫,水利化程度為30%。有90%農戶用上了自來水。

鎮內有石灰石、銅礦、鉛鋅礦等礦藏資源;有小乘佛教聖地之稱的勐乃仙人洞風景區及花仙洞、帕莊河等20多個景點,具有一定的旅遊開發前景。

正興鎮正興鎮
林業發展

正興鎮的森林大多數地處是天然林保護區內,保存很好。正興鎮根據“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開人工林”的原則,努力抓好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大林政資源管理力度,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把保護和利用天然林有機結合起來,使農民在林業中獲得最大收益。思茅松出產的松脂成為正興農民源源不斷的財源,正興所有的農戶當中有50%的農戶都有脂可采,隨著松脂價格的提高,再加上採摘野生菌的收入,這些農戶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正興農民在林業上嘗到了甜頭,自發的在自己的輪耕地自留山上種樹,共自發種樹3萬餘畝,全鎮的森林覆蓋率不斷的提高。正興鎮正轟轟烈烈的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把集體林均山分到戶,實現“還山於民、還權於民、還利於民”,讓百姓真正實現靠山吃山。

正興鎮正興鎮
發展思路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扶貧攻堅和小康建設兩個重點,打牢農業、交通能源、科教、小城鎮建設四個基礎,發展壯大畜牧業、林業、建材業、礦業旅遊業五個支柱產業。

主要產業和項目:
1、建材和冶金工業。泰裕水泥公司年產60萬噸生產線建成投產,年產2萬噸的石灰廠年產值達450萬元,錳鐵合金廠已開始投產,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基礎。
2、養殖業。在鄉成技校的帶動下,全鎮養殖業有了較快的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3、松脂生產。全鎮思茅松種植面積13740.4畝,天保工程3200畝,2003年生產松脂2283噸,產值3584310元,松脂生產潛力較大。
4、旅遊資源開發。重點開發勐乃仙人洞及花仙洞、帕莊河等風景區。
5、熱區資源開發。利用熱區面積進行冬農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