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已烷中毒

正己烷中毒是由於長期接觸生產環境中正己烷氣體而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損傷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工業用品中正己烷常含有一定量的苯、甲苯等有機物,植物油提取、合成橡膠、聚乙烯薄膜印刷等行業均可接觸到正己烷溶劑。進入人體後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能量代謝的影響,致神經纖維變性,導致神經衰弱綜合徵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基本信息

簡介

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中毒

正已烷中毒是指正已烷在常態下為略帶異臭的液體,其沸點為 68. 74℃,幾乎不溶於水,但可溶於醇類與醚類有機溶劑。過去曾認為正已烷是低毒類化學物,但因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在人體內可蓄積,特別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故有人認為應考慮列為高毒類化合物。由於缺乏防護,對其毒性重視不夠或缺乏了解,最近有些地方已陸續出現了正已烷中毒的報導。為此,有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提高警惕,採取措施,予以防範並杜絕事故的發生。

正已烷主要通過呼吸道、皮膚及胃腸道吸收進入人體,人皮膚接觸其蒸氣,每小時可吸收16- 27毫克。在體內 ,正已烷主要分布於血液及、脾等器官,分布多少與各器官的脂肪含量有關。肝細胞為其生化代謝與解毒場所,一般在接觸後數小時即可以原形及其代謝產物從腎臟排出。高濃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刺激症狀和頭暈、麻醉等表現。長期職業性接觸低濃度正已烷,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及神經衰弱綜合徵。其表現為起病隱匿並逐步進展。

早期表現為手足發麻、痛覺、觸覺減退,呈手套、襪套樣分布。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四肢無力,握拳困難,行走費力,甚至不能站立。雙上肢出現肌無力時,雙手難以做精細動作,如不能夾菜、扣衣扣、剝雞蛋殼等。嚴重時垂足,垂腕及手腳遠端肌肉萎縮。該病嚴重時可致癱瘓,癱瘓的特點是四肢左右對稱,下肢較上肢為重,遠端重於近端。在停止接觸正已烷後數月病情仍可進展。經積極治療,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恢復健康。部份嚴重病例恢復不完全。正已烷中毒不僅影響生產,也影響個人生活。

毒性分類

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中毒

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為120~15Og/m3(2h),麻醉濃度為100g/m3 (lh)。大鼠經口LD50為24~29ml/kg。兔塗皮2~5ml/kg(4h),引起共濟失調與躁動。人吸入單純正已烷180Omg/m3,3~5min無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噁心頭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 出現眩暈、輕度麻醉。經口中毒可出現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狀及急性支氣管炎,攝入50g可致死。濺入眼內可引起結膜刺激症狀。

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為多發性神經病。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甚至肌肉萎縮。嚴重者可引起肝腎損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僅有夜間活動減少,但體重血象、血清蛋白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處死後組織學檢查見網狀內皮系統有輕度反應,末梢神經有髓鞘退行性變、軸突輕度變性,腓腸肌肌纖維輕度萎縮。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圍神經運動傳導速度明顯下降,肌力降低。

小鼠 吸入360mg/m3,每周6天,經1年,未引起神經病;9OOmg/m3,引起輕度神經病; 180Omg/m3,出現步態不穩、肌萎縮。長期職業性低濃度接觸正已烷的工人,可發生周圍神經病,特點是隱匿性和進展緩慢。輕症者多為遠端感覺型周圍神經病;較 重者出現運動型周圍神經病;嚴重者可發生下肢癱瘓及肌肉萎縮,並可伴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正已烷可刺激皮膚,引起潮紅、水腫水皰、皮膚粗糙。正已烷無致癌活性。也未見致畸報告。

臨床表現

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中毒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濃度正已烷可引起眼與呼吸道刺激及中樞神經系統麻醉症狀。口服中毒可出現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長時間接觸低濃度正已烷可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起病隱匿而緩慢。

(1)輕症:主要表現為肢體遠端感覺型神經病,出現指趾端感覺異常和感覺低下;即麻木,觸、痛覺和震動、位置覺減退,以下肢為重,肌肉疼痛,登高時明顯,肌無力,腱反射減退。感覺減退一般呈手套、襪套樣分布。

(2)重症:出現運動型神經病。首先表現下肢遠端無力,合併肌肉疼痛或痙攣,腓腸肌壓痛。腱反射消失較少,且僅限於跟腱反射。上肢較少受累。

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也以運動障礙為主,觸、痛覺消失限於四肢遠端手足部,震動覺、位置覺僅輕度減退。嚴重者出現下肢癱瘓及肌肉萎縮,並伴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膽鹼酯酶,並可用解磷定復能。

診斷要點

正己烷中毒-----診斷要點正己烷中毒-----診斷要點

一、有正己烷氣體密切接觸史;

二、典型的周圍神經炎等臨床表現;

三、排除其他相類似的疾病;

四、診斷分級;
(一)觀察對象,四肢遠端感覺異常,體檢觸、痛、溫覺減退而無缺失者;

(二)輕度中毒,有明顯的下肢肌力減退伴類神經衰弱綜合徵;體檢足或手部感覺有缺失,肌電圖出現運動動作電位減少者;

(三)中度中毒,肌肉萎縮或有垂足、垂腕,體檢手足震動覺減退、跟腱反射消失,肌電圖出現正相尖波者。

(四)重度中毒
肢體癱瘓或腦神經損害,或肌電圖出現肌纖顫電位,多相位電位者。

實驗室檢查

正己烷中毒---實驗室檢查正己烷中毒---實驗室檢查

1、尿正已烷與25-已二酮 兩者皆與環境中正已烷濃度正相關,尤其後者為較好的監測指標。有人報告約2.2mg/L 2,5-已二酮與暴露在144mg/m3正已烷環境相對應。

2、大腦脊液與生化檢查偶見蛋白增高,神經纖維變性可能已上升至脊神經根。

3、肌電圖檢查 輕者肌肉最大收縮時呈混合相,肌肉小力收縮時,20個運動單位平均時限延長20%以上,多相電位增多(〉20%)或出現自發電位。重者出現正銳波、纖顫電位及肌肉動作電位波幅降低。

4、神經傳導速度測定 輕者可正常或屬正常下限。重者神經傳導速度進行性減 慢,並與肌無力程度成正比。

5、神經活檢 輕者光鏡及電鏡檢查正常,或偶見神經肌肉接頭或肌肉神經細支異 常;中、重者結旁軸突極度腫脹,伴髓鞘回縮。電鏡見軸突腫脹,包括lOnm神經微絲積聚,也有脫髓鞘、髓鞘再生與正常再生。

診斷及鑑別診斷

根據長期密切接觸正已烷的職業史,以及以多發性周圍神經損害為主的臨床症狀、體徵和神經-肌電圖改變、尿正已烷、2,5-已二酮測定結果,結合現場衛生學調查和空氣中正已烷濃度測定資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後,可診斷正已烷中毒。

治療措施

對症處理。有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的患者應儘早脫離接觸,及時治療。為保證職業安全、預防正已烷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有人認為生產環境正已烷的安全濃度應低於180mg/m3。

預防要點

正已烷中毒----預防及治療要點正已烷中毒----預防及治療要點

一、 容易引起正已烷中毒的作業
膠粘劑的配製過程,如製鞋、箱包生產,家具製造
作為清洗劑的使用過程,如印刷、電器製造
在植物油提取,化驗試劑生產和橡膠合成過程中,有時也會使用到正己烷

二、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
職業性急性和慢性正己烷中毒

三、 中毒症狀
急性中毒表現為眼痛、眼澀、流淚、咳嗽、噁心、頭暈等
慢性中毒分為輕度和重度:輕度中毒主要表現為手指和腳趾雙側對稱性出現麻木、發涼、痛覺降低、手腳易疲勞、疼痛等;重度中毒主要表現為胳膊和腿出現對稱性發麻、刺痛、乏力、走路困難、上樓費力和抽筋等,同時還會出現頭疼、頭暈、食慾減退等症狀。情況嚴重者會出現不能站立行走,甚至肌肉萎縮

四、 簡單的預防措施
工作場所保持良好的通風
工作時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和帽子

五、 急性活慢性中毒的處理
急性中毒時需要立即脫離接觸環境,嚴重者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長期接觸正己烷的作業工人應該定期到醫院體檢,一經發現有異常,應該立即停止接觸,情況嚴重者應住院治療

六、 去醫院就醫時醫生提示的內容
從事過的職業及時間
目前工作的種類及作業場所環境
症狀出現的時間及類型
生活習慣、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