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歅 [yān]:古同“湮”,淤塞;凝滯。歅 [yīn]:古人名用字。

基本信息

歅 yān yīn
基本信息
部首:欠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3
五筆:SFQW 鄭碼:FJBR 倉頡:MGNO
四角號碼:171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B45
基本字義
yān ㄧㄢˉ
1. 古同“”,淤塞;凝滯。
其它字義
yīn ㄧㄣˉ
1. 古人名用字。
方言集匯
1.粵語:jan1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字部】歅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人名。《莊子》有九方歅,善相者,一曰善相馬,秦穆公時人。或作諲。《淮南子》作九方臯。 又《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又《集韻》煙奚切。音鷖。義$同。

拼音是yi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