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

蔭是一個漢字,讀作yīn,本意是指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陰影,引申義是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勞而得到封賞或免罪。該文字在《國語·晉語》和《左傳·文公七年》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拼音

國語: yīn,yìn

粵語: yäm3

圍頭話:yäm1

客家話:yim4

具體用法

yīn蔭蔽,蔭翳P1560

yìn蔭庇,蔭涼,封妻蔭子P1568

基本字義

1.蔭庇(yìnbì)。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勞而得到封賞或免罪。
2.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陰影:樹~。(音yìn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艸,陰聲。本義:樹陰)

2. 同本義 [shady]

3. 字亦作廕。遮蔽 [shelter]

若君實庇廕膏澤之。——《國語·晉語》

本根無所庇蔭矣。——《左傳·文公七年》

榆柳蔭後。——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有松可蔭。——明· 顧炎武《復庵記》

4. 又如:蔭乾(陰乾);蔭屋(遮蔽不通風的地窖)。借指庇護

夫為人君者,蔭德於人者也。——《管子》

5. 又如:蔭附(謂自附於豪強之家以求蔭庇)

6. 指地窖或暗室 [cellar;darkroom]

則一蔭之曲豉,盡美而多量。——《潛夫論·德化》

7. 又如:蔭室(謂陽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窯洞、地窖之類)

〈名〉

1. 庇蔭 [(feudal ruler) conferred privileges on sb.'s descendent]。1遮擋陽光的樹木 2 封建時代,因祖先有勳勞或官職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蔭暍人於樾下。——《淮南子·人間》

少以父蔭。——《隋書·柳述傳》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西遊記》

2. 又如:蔭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職或撫恤);蔭籍(依賴先輩有功而得到恩賜的官職);蔭生(因先世蔭庇而入國子監讀書的稱為蔭生)

部首筆畫

部首: 艹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9

五筆86: abef

五筆98: abef

倉頡: tnlb

筆順編號: 122523511

四角號碼: 44227

鄭碼: eyq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36B

常用詞組

1. 蔭庇 yìnbì[protection by one's elders of ancestors] 大樹遮住炙人的陽光,舊時比喻尊長照顧著晚輩或祖宗保佑著子孫

魏初民多蔭附。——《資治通鑑·齊武帝》。 胡三省注:“蔭附者,自附於豪強之家,以求蔭庇。”

2. 蔭涼 yìnliáng[be damp and chilly;shady] 由於太陽曬不著而涼爽

夏天,捷運車站比地面公共汽車站蔭涼得多

3. 蔭翳,陰翳 yīnyì, yīnyì(1) [be shaded by foliage]∶遮蔽(柳樹蔭翳的河邊)

(2) [flourishing]∶枝葉繁茂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自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去村四里有森林,陰翳蔽日,伏焉。——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 封妻蔭子 【 fēng qī yìn zǐ 】 [ win a noble position for oneself and for one's wife and leave it to one's posterity ;get one's wife and childern rewarded by heritage;]

封建時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號;子孫世襲官職和特權。現在也指因一人的權勢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處的現象。舊指建立功業,顯耀門庭。 封:帝王把官爵或稱號賜給臣下;蔭:封建時代由於父祖有功而給予子孫入學或任官的權利。

規範標準

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語言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聯合下發的《異讀詞審音表》明確規定"蔭"統讀yìn,"樹蔭"、"林蔭道"應作"樹陰""林陰道"。但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綠樹成蔭)和專用名詞(如人名、地名)中,原讀yīn,表示"樹蔭"義的"蔭"字習慣上保持不變。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也可讀 yīn。

考試以最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為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眾鳥息焉。《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

又日景也。《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

又通廕。《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

又《韻會》通作隂。《詩·大雅》旣之隂女。

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注》音同蔭。《杜雲》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

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

拼音是yi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