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鄉

樂平鄉

樂平鄉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南端,地處於潛、昌化兩溪匯合的下游,東南界桐廬縣印渚鎮,抵瑤琳仙境25公里,西連馬山鄉,北接紫水鄉,至浙西諸山之祖——西天目山40公里。於(潛)分(水)公路縱貫樂平鄉,交通方便。樂平鄉地勢呈盤子形,駐地海拔46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之美稱。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樂平鄉樂平鄉
樂平古稱“常樂”。以寺得名。清光緒《於潛縣誌》載:常樂寺,在縣南五十里武勇山,舊名樂平寺。1950年7月建立樂平鄉、西樂鄉,1956年3月合併為樂平鄉,1958年屬潛川公社,為樂平管理區,1972年分建樂平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

樂平鄉總面積124.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749畝。轄28個行政村,223個村民小組,166個自然村寨,9754戶。總人口41648人,其中農業人口35401人,占總人口85%;少數民族5630人,占總人口13%,是漢、苗、回、仡佬等多民族的雜居鄉。

樂平鄉素有“絲綢之府”的美稱。樂平鄉有桑園面積3368畝,發放蠶種11744張,年產繭522噸,是臨安市重點蠶繭鄉,蠶農種桑養蠶經驗豐富,氣候環境優良,桑葉厚潤,蠶眠期長,蠶繭上車率、解舒率高,故樂平蠶絲在市場上倍受青睞。

特色產業

樂平鄉樂平鄉蠶桑產業
樂平鄉形成蠶桑、畜禽、板栗、柑橘、茶葉產業格局,建成蠶桑、柑橘、畜牧園區,完成1500畝中低產田改造,建立鄉農產品安全檢測站。杭州華樂製衣有限公司確定最具成長性企業。形成以服裝、印染、造紙、建材、五金、剿絲為主的工業企業生產結構,三鑫水泥有限公司投資2530萬元改建年產3萬噸瓦楞紙生產線改建完成並投入生產。樂平鄉完成東樂村村莊整治,實施七坑、上沃、西樂村千萬農民引用水工程,實施七坑村環村康莊道路建設。新建紫坊村辦公場所,修繕上沃、陳沈、西樂三村辦公場所,建立黨員遠程教育系統。

樂平鄉工業銷售產值4.51億元,同比增長18.6%,有規模企業8家,規模工業實現銷售產值1.50億元,增長20.0%;實現限額以上工業性投資0.13億元,自營出口940萬美元;到位內資0.16億元;實現農業總產值0.88億元,增長13.3%,蠶繭產量1117噸,居臨安市第一位,年末生豬存欄13446頭,年內生豬出欄44050頭,分別居臨安市第二和第三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33億元,同比增長16.5%。樂平鄉預算內財政總收入66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5萬元,財政預算內總支出5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69元,增長14.0%。

新農村建設

樂平鄉樂平鄉上沃村
樂平鄉上沃村地處臨安市南端,位於天目溪和昌化江匯合處的下遊河的西岸,南、西與桐廬毗鄰,北面與潛川鎮接壤。由原來上沃,陳沈、紫坊三個自然村合併為一個上沃村,上沃村14.4平方公里,共有32個村民小組。由841戶農戶,總人口2672人,是樂平鄉最大的一個行政村

樂平鄉上沃村農業布局合理,以種蠶養桑為主要產業,其中桑葉面積2100畝,年飼養量在4000-5000餘張,年產值350-400萬元左右。上沃畈1900多畝土地平整為一路二溝,橫直如網狀的園田化的農田,達到旱澇保收,生產環境條件較佳的好地方。2005年被臨安市列入蠶桑示範園區。輔之以柑橘、板栗、楊梅、竹筍、茶葉、山核桃、毛竹、生豬等,上沃村擁有山地17201畝,木材總積蓄量為53253立方米,現已建有蠶桑、茶葉、楊梅三個專業生產合作社。上沃村人均收入9228元。

樂平鄉上沃村有企業十餘家,規模以上企業達5家,景鑫紙業有限公司被評為臨安市工業企業“三十家小強人”之一。實行農村合作醫療新型制度,初步解決了農民“看病難”。上沃村建有子來水供應站,村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建有環衛隊,公墓山,中心街道商場繁華,村莊交通方便,村容整潔,人際關係和諧,社會安定,是一個青山綠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是發展農業、工業、商業和人居環境的好地方。上沃村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正確領導下,上沃村幹部民眾思想統一,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發揚民族管理,努力拚搏,為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

環境整治

樂平鄉樂平鄉環境整治
樂平鄉就上沃村沿街沿路的污水橫流、新建人行道被車輛壓損嚴重等現象進行專項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於上沃村沿街兩旁部分住戶未修戶外排水設施,大部分生活廢水未排入下水管道,導致沿路的污水橫流,以及部分車輛亂停放在剛剛新建不久的人行道,造成人行道壓損相當嚴重。

樂平鄉黨委、政府極為重視,黨政班子領導帶隊,組織鄉綜治辦、派出所、城管中隊、水利站、村治安隊等相關單位,對上述現象進行專項整治。兩天來,共堵戶外未修排水系統水龍頭105個,並要求住戶先修排水設施後,水利站方可恢復供水;改造被壓損人行道50餘米,硬化修車場地3塊約400餘平方米。

樂平鄉上沃村在附屬設施改造中,衛生環境狀況有了較大改觀。

發展策略

樂平鄉樂平鄉生態
樂平鄉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臨安市人大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樂平穩定發展和諧和提高農民收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現代化工業經濟強鄉目標,把“工業強鄉、農業穩鄉,著力構建旅遊業趨型”作為工作方略,以開展農村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把提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力、號召力、戰鬥力,進一步提高機關幹部服務經濟建設本領作為工作重點,團結帶領全鄉人民,齊心協力,奮向上,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為強市、名城、勝地建設作出貢獻。

樂平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穩鄉、生態立鄉、企業強鄉、旅遊活鄉、科教興鄉”的發展戰略,以發展為主題,以突出項目建設為重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鄉經濟社會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幾年來,共爭取項目129個,完成了通村公路改擴建、電網改造、人畜飲水、招商引資等項目建設;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突破口,注重農民增收問題。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形成了以畜牧業發展為重台戲、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樂平鄉生豬存欄19292頭、大牲畜存欄12720頭、推廣雜交豬15000頭,畜牧業產值5870萬元。樂平鄉優質西瓜種植面積達2500畝,預計產量7500噸。

樂平鄉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在做大做強支柱產業――蠶桑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培育和扶持茶葉、柑桔、竹筍、板栗、楊梅等優勢特色產業,著力發展畜牧業,利用五里亭水庫的豐富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樂平鄉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各類農業中介組織和農村致富能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