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茅

楓茅

楓茅,別名:爪哇香茅,拉丁文名:Cymbopogon winterianus Jowitt.禾本科、香茅屬 多年生大型叢生草本,具強烈香氣;根系較淺,根狀莖粗短,質地硬,分櫱力強。葉鞘寬大,基部者內面呈桔紅色,向外反卷,上部具脊,無毛或與葉片連線處被微毛;中脈粗壯,下部漸狹,基部窄於其葉鞘,上面具微毛,先端長漸尖,向下彎垂,側脈平滑,邊緣具鋸齒狀粗糙,下麵粉綠色。邊緣粗糙,大多不伸出於小穗之外。邊緣上部鋸齒狀粗糙。 圖片取之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楓茅 楓茅

多年生大型叢生草本,具強烈香氣;根系較淺,根狀莖粗短,質地硬,分櫱力強。葉鞘寬大,基部者內面呈桔紅色,向外反卷,上部具脊,無毛或與葉片連線處被微毛;葉舌長2-3毫米,頂端尖,邊緣具細纖毛;葉片長40-80(-100)厘米,寬1-1.5(-2.5)厘米,中脈粗壯,下部漸狹,基部窄於其葉鞘,上面具微毛,先端長漸尖,向下彎垂,側脈平滑,邊緣具鋸齒狀粗糙,下麵粉綠色。偽圓錐花序大型,疏鬆,長20-50厘米,多回複合,下垂,分枝節部具毛,呈“之”字形膝曲;佛焰苞較小,長約1.5厘米;前葉脊上無毛;總狀花序長1.5-2.5厘米,有3-5對小穗;小穗柄及總狀花序軸邊緣或背部具長1(中下部)-2(先端)毫米的柔毛。無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橢圓狀倒披針形,背部扁平或下凹,寬1-1.2毫米,上部具翼,邊緣粗糙,脊間常具3脈或脈不明顯,第二外稃具芒尖或芒長約5毫米,大多不伸出於小穗之外。有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披針形,具7脈,邊緣上部鋸齒狀粗糙。染色體2n=20,40 (Gupta,1969)。

分布範圍

楓茅 楓茅

廣東海南島(興隆福山)、台灣引種栽培;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至蘇門答臘。模式標本采自斯里蘭卡。

主要價值

栽培的香料植物,莖葉是提取精油香草醛(Citronellal)的原料。鮮葉含油量高,為0.6%-0.7%,精油中總香葉醇(Geraniol)含量83%-92%,價格較昂貴,品質優於亞香茅。

本種提示

本種以圓錐花序大型開展,後期下垂;無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背部扁平,寬約1.2毫米,脊間常具3脈,第二外稃具長約5毫米的短芒,與鄰近種亞香茅C. nardus(Linn.)Rendle有別。

須芒草亞族植物

總狀花序單生、成對或成指狀生於稈頂或腋生或排列成圓錐狀;總狀花序軸易折斷,主要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以亞洲、非洲為多。全世界有5屬,我國有3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