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酚

棉子酚(gossypol)是從棉籽中獲得的一種化合物,有助於提高化療藥物治療頭頸癌的效果。

簡介

棉子酚(gossypol),又稱為棉籽酚、棉酚、棉子醇,是人類在棉花籽油中發現的淡黃色的蛋白質。用於牲畜的飼料添加劑、殺真菌劑以及殺蟲劑。在中國,棉子酚曾被用作男性避孕丸。通過抑制精子的活動和工作來使人暫時不育。停止使用就可以恢復生育能力;兩到三個月內,精子的生成量恢復正常。
化學式:C30H30O8。

套用

有研究顯示棉子酚有助於提高化療藥物治療頭頸癌的效果,能夠調節蛋白質bcl-xl,而bcl-xl則在癌細胞中發生了過表達並使得這些細胞在它們該死亡的時候依然存活。

研究

棉籽是有營養的,棉花籽的22%是蛋白質;但棉花籽不能吃,因為它裡面的棉籽酚不僅對肝、血管、腸道和神經系統有毒性,還容易造成不孕不育。
如果可以去掉棉籽里的棉籽酚,那么棉籽將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主食替代物。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農學家試圖去掉棉籽里的棉籽酚,結果嘗試沒有任何進展。上世紀90年代,研究者意外發現棉籽酚是絕好的避孕藥。直到轉基因技術被套用到棉籽里前,任何提煉技術都無法解決棉籽油導致男女生育功能下降的問題。最後的常規避孕藥里之所以沒有用棉籽酚,也是因為棉籽酚對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副作用太大。
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科爾提·拉索爾教授開始嘗試用轉基因的手段剔除掉棉籽酚。拉索爾的團隊採用了RNA(核糖核酸)干涉法來摘除棉籽酚,簡單描述他的技術,就是讓棉籽酚的某個基因序列“沉默”了。這種技術的核心做法是集中對付產生棉籽酚的某種酶:建造一段基因序列,這段基因序列里含有組成這種酶的成分,然後把建好的基因序列加入棉籽里。有趣的是,這種轉基因技術只去除掉棉籽里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棉籽酶,而棉花的葉子和梗中還有棉籽酶,這樣既保持了棉花抵抗害蟲的本能,又能讓棉籽處於基本無毒狀態。通過與澳大利亞和中國農學家的合作,科爾提·拉索爾的研究終於在2009年8月取得全面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