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雜棉4號

2.1 3.1 4.1

品種來源

湘雜棉4號(原名湘C9811)是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選育的高品質、高產、抗病、早熟的棉花新雜交種。其來源是1993年從抗病低酚棉品種湘棉16號分離出來的有酚單株經海南加代系統選育,於1996年獲選育C11號;另一親本EV98是從高品質品種湘棉14號選育而來,1997年大量配組,1998年進行組合的比較試驗,篩選出優異組合湘C9811參加所內優系比較試驗,表現突出,被推薦參加2000~2001年湖南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2002年3月經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湘雜棉4號。

品種簡介

湘雜棉4號屬中熟偏蟲雜交種,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25厘米,呈塔型,葉枝少,坐盤低,葉片上仰,葉色深綠,通風透光性良好,植株清秀,主莖堅硬,蕾鈴外露,結鈴性強,鈴長圓有尖,鈴大,單鈴籽棉重5.88克,子指11.43克,衣指7.88克,衣分42.0%左右,出苗快而整齊,早熟性好,霜前花率75~80%,皮棉乳白有絲光。2000~2001年兩年湖南省棉花區試結果,平均畝產皮棉114.13公斤。2000年比對照湘雜棉2號略有增產,2001年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6.91%。抗性鑑定在自然病圃中進行,2001年安鄉、澧縣兩病點枯萎病發病情況,湘雜棉4號枯萎病發病株率為3.32%,對照泗棉3號枯萎病發病株率為12.5%,湘雜棉4號對枯萎病的抗性明顯優於對照泗棉3號。
湘雜棉4號兩年區試皮棉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平均絨長30.9毫米,比強度28.1CN/tex,麥克隆值4.3,整齊度86.27%,氣紗品質2291分。2002年3月湘雜棉4號皮棉經湖南省桃源縣德江棉紡廠試紡60支精梳紗,各項指標綜合評為優等品。其棉紗樣品經湖南纖維檢驗所檢驗,除百米重量偏差略大於優等品標準外(0.3),其餘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優等品標準,綜合評定為壹等品。
湘雜棉4號2002年長江中下游棉區共試種10萬畝,分布湖南、桃源、安鄉、澧縣、華容,湖北熊口農場,江蘇大豐、射陽等地。2003年預計可種植20萬畝,3~5年內年種植面積預計在50萬畝左右,(僅占我省植棉面積的四分之一,占長江中下游棉區面積的3%左右)。湘雜棉4號是一個可紡60支精梳紗的高品質棉花品種,按年種植面積50萬畝計算,棉農每年可多增收5000萬元,棉紡企業可3.5萬噸左右的60支精梳紗,1噸60支的精梳紗比32支的普紗價格高5000~7000元,棉紡企業每年可多增收1.75~2.45億元,可為國家上繳利稅1500~2000萬元,其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栽培要點

1、播種期:營養缽育苗以“穀雨”前後播種育苗,直播棉田以“穀雨”到4月底播種為宜,適宜播種溫度應在氣溫15℃以上為好。
2、密度:平湖地區排灌方便的棉區每畝1500~1600株,丘崗地1600~1800株,行距0.8~1.0米。
3、施肥:重施基肥,基肥應以腐爛發酵的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輕施苗蕾肥,以尿素和鉀肥為主,鉀肥的比例是尿素的1倍;見花可重施花鈴肥,以鉀肥、複合肥和餅肥為主,開溝埋施,用量應根據棉苗長相及天氣而定;補施蓋頂肥,可在“五秋”前後,根據棉苗葉片的顏色施尿素和鉀肥,方法是雨後或壠溝中有一定濕度傍晚前撒施,以防早衰。
4、肥促化控。塑造理想株型,化控蕾期輕(0.4~0.8克/畝縮節銨);花期適量(1.5~2.0克/畝),打頂後7~10天偏重(2.5~3.5克/畝)。某一生育期如肥水碰頭,可採取加次不加量的原則補噴縮節銨。
5、病蟲害防治:營養缽育苗的苗床不能連續使用,未經充分發酵的人畜肥農家肥及餅肥不能進入苗床,以防苗病危害和燒根死苗,移栽時杜絕病苗移入大田。有條件的地方對棉鈴蟲的防治應採用生物防治和人工捕促相結合的方法,為黑光燈誘蛾,枝把誘蛾等。
6、適時打頂。打頂的時候應是棉株頂部往下第4~5果枝見花即可進行,早衰棉株早打頂,遲熟和旺長的棉株遲打頂,時機掌握得當可達到伏桃滿腰,秋桃蓋頂,提高鈴重的目的。

品種標準

1 品種來源
湘雜棉4號是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優質雜交組合。其親本之一是1993年從抗病低酚棉品種湘棉16號中分離出的有酚單株,經海南加代系統選育,於1996年獲選系C11號;另一親本EV98是從優質品種湘棉14號中系選而來。1997年大量配組,1998年進行比較試驗,篩選出優異組合湘雜棉4號。
2 植物學特徵
2.1 植株性狀
植株高125㎝左右,植株呈塔型。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第6節,果枝18~20層,葉片中等大,葉色濃綠,蕾鈴外露,通透性良好,前期生長勢偏弱,中後期偏旺。
2.2 棉鈴性狀
植株結鈴性強,鈴型長卵園,有鈴尖,苞葉大且齒深,貼桃緊,吐絮較暢,每鈴壯籽數30~36粒。
2.3 種子性狀
種子呈梨型,暗灰色,籽指10.8g,衣分41.31%。
3 生物學特性
3.1 生育期
從出苗到吐絮123天,屬中熟偏早類型。
3.2 結鈴習性
主莖內圍和中、下部成鈴率高,一般單株成鈴30個左右。
3.3 抗性
苗期較耐低濕,苗床濕度大易感莖枯病,抗枯萎耐黃萎。
4 品質
4.1 感官檢驗
皮棉色澤乳白,有絲光,品級1~2級,以1級為主,絨長31㎜。
4.2 儀器測試
2.5%跨長31㎜,比強28.4CN/tex,麥克隆值4.8,氣紗品質2255,屬上等優級。
5 栽培技術要點
5.1 播種
育苗移栽以四月下旬“穀雨”前後播種為宜,直播套種以4月底為宜。
5.2 密度
中等肥力棉地一般行距0.8~1.0m,密度每畝1800~2000株。肥力偏高的棉地行距1.0m,密度每畝1800株左右。
5.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苗蕾肥可適當偏輕,一般畝施尿素5~8公斤,鉀肥10公斤左右;花鈴肥要早施和重施,見花便可施,一般複合肥25公斤左右,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後期(立秋前後)補施蓋頂肥,防止脫肥早衰,增結秋桃。化控前輕(0.6克/畝),中重(1.5~2.0克/畝),後輕(1.0~1.5克/畝),少量多次為原則。
6 產量
一般畝產皮棉100~125㎏。
說明:
本標準由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提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