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蘆根黃鱔湯

桑寄生蘆根黃鱔湯

桑寄生蘆根煲黃鱔所屬一道美食,這是民間的一個藥膳湯水,具有清熱、利濕、補氣、益陰、滋陰的功效。夏季是吃黃鱔的好季節,用黃鱔煲湯既品嘗了鱔魚的鮮美,又保留了它的營養,可謂一舉兩得。桑寄生和蘆根的加入,讓這道黃鱔湯更適合夏季養生。

製作原料

桑寄生蘆根黃鱔湯桑寄生蘆根黃鱔湯

桑寄生60克、蘆根30克(中藥店均有售)、黃鱔2~3條、生3片。

製作方法

桑寄生、蘆根洗淨浸泡;黃鱔宰洗淨,切段,置生薑加入的沸水中稍滾,洗淨(即“飛水”)。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藥膳原理

黃鱔,又稱鱔魚,性味甘、溫,入肝、脾、腎經。功能補虛損,強筋骨。《別錄》認為它“主補中益血”。《滇南本草》認為它能“沾勞傷,添精髓,壯筋骨”。《本草衍義補遺》匯載它“善補氣”。中藥桑寄生蘆根煲黃鱔,這是民間的一個藥膳湯水,具有清熱、利濕、補氣、益陰、滋陰的功效。《雲南中草藥》曾記載用本法可治慢性肝炎。桑寄生是民間常用的調理藥材,能補脾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蘆根,《醫林纂要》說它能“滲濕行水”,黃鱔,《別錄》認為它“主補中益血”。

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入肝、腎經,功能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日華子本草》說它能“強筋骨,益血脈”。《生草藥性備要》認為它能“消熱,滋補,追風”,《本草再新》記載它有“補氣溫中”,“補血和血”的功用。

蘆根,又稱葦根,性味甘、寒,入肺、胃經。含薏苡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台物、天門冬醯胺等。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治寒熱時疾煩悶”。《玉楸藥解》記載它能“清降肺胃,消盪郁煩,生津止渴,除嘔下食,治噎噦懊儂”。《醫林纂要》認為它有“滲濕行水”的功用。

補充知識

鱔魚的營養
黃鱔又名鱔魚、長魚、海蛇等,是我國特產。相傳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無窮,就是由於常吃鱔魚的緣故。舊時把走江湖的人通稱為賣大力丸的。鱔魚味鮮柔美,並且刺少肉厚,又細又嫩,與其他淡水魚相比,可謂別具一格,如果烹調得當,食後可令人難以忘懷。小署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故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
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資料表明,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有說“鱔魚是眼藥”,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中醫學認為,它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醫療保健功能。吃鱔魚最好現殺現烹,死鱔不宜食用。鱔魚雖好,也不宜食之過量,否則不僅不易消化,而且還可能引發舊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