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王

格薩爾王

格薩爾王在藏族的傳說里是連花生大師的化身,一生戌馬,揚善抑惡,宏揚佛法,傳播文化,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格薩爾王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格薩爾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驅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輝業績,早在十至十一世紀,就在我國有雪域之稱的西藏高原、風光綺麗的青海湖邊、巍峨的日月山下、絲綢古道的隴原大地、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美麗的孔雀之鄉雲南等省區民間廣泛流傳,至今人民依然懷念歌頌著這位民族英雄。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格薩爾王格薩爾王

史詩英雄格薩爾王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自幼家貧,於現阿須、打滾鄉放牧,由於叔父間離,母子泊外,相依為命。16歲賽馬選王並登位,遂進住嶺國都城森周達澤宗並娶珠姆為妻。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格薩爾去世後,嶺蔥家族將都城森周達澤宗改為家廟;其顯威迭事和赫赫功績昭示後人不斷。嶺蔥土司翁青曲加於公元1790年在今阿須的熊壩協蘇雅給康多修建了“格薩爾王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原址處重建為“格薩爾王紀念堂”。格薩爾紀念堂64根樑柱、16根通天柱構成主體構架,四周以牆相圍,堂正中塑格薩爾王駿馬馳騁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馬戰神,正牆左右方塑嶺國十二大佛,其左右兩邊分立將士如雲及烈女翩翩。整個紀念堂莊重典雅,雄奇壯觀,實乃憑弔覽古的盛殿。

歷史功績

格薩爾王於公元11世紀前後誕生於今四川甘孜州德格縣的阿須草原,那時的西藏正處於戰亂紛爭之中。自從公元9世紀時朗達瑪統治的吐蕃王朝結束以後,整個吐蕃處於群雄割據、各霸一方、相互掠奪征戰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現了各自為政、互不相屬的許多邦國和部落。廣大藏族人民生活在戰亂頻繁、殺伐相繼的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厭惡戰亂、反對掠奪、盼望和平,期待有一個能為百姓造福、完成統一和平大業的英雄人物出現,帶領他們過上像以前佛法興盛時的和平安康、幸福美滿、如天人般快樂的日子。在廣大藏族人民的熱切期盼中,蓮花生大師的化身——英勇威武、神通廣大、天下無敵的大英雄格薩爾王誕生了,他帶領由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化身的、智勇雙全、英勇善戰的八十位大將降妖除魔、懲強扶弱、救護生靈,完成了統一和平的大業,使善良的百姓重新過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樂的幸福日子。

神話傳說

格薩爾王格薩爾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及藏區,妖魔鬼怪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了普渡眾生出苦海,向阿彌陀佛請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發願到藏區,做黑頭髮藏人的君王——即格薩爾王。為了讓格薩爾能夠完成降妖伏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的神聖使命,史詩的作者們賦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龍、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種厲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薩爾降臨人間後,多次遭到陷害,但由於他本身的力量和諸天神的保護,不僅未遭毒手,反而將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殺死。格薩爾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為民除害,造福百姓。5歲時,格薩爾與母親移居黃河之畔,8歲時,嶺部落也遷移至此。12歲上,格薩爾在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並獲得王位,同時娶森姜珠牡為妃。從此,格薩爾開始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征戰四方,降伏了入侵嶺國的北方妖魔,戰勝了霍爾國的白帳王、姜國的薩丹王、門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諾爾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後降伏了凡十個“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幫國家)在降伏了人間妖魔之後,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

玉樹建領國

玉樹是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區,藏傳佛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以藏傳佛教為中心的寺院頗多,宗教色彩濃厚。
玉樹的藏語意為“遺址”,為萬山之宗,百川之祖,相傳為格薩爾王建立領國的地方,再加上古老神秘的藏傳佛教傳說以及充滿激情的康巴歌舞,被人們稱為“最後的天堂”。每年的巴塘草原賽馬會上美麗的藏族姑娘和偉岸的藏族小伙子會告訴你他們的家鄉有多美。

百姓愛戴

史詩紀念

玉樹格薩爾王塑像玉樹格薩爾王塑像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滿懷著對民族英雄格薩爾王的深切熱愛,千百年來不斷地吟唱著對格薩爾王的崇敬和讚美,匯成了一部飲譽世界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這部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英雄史詩,得到了“當今世界惟一活著的最長的史詩”和“東方《伊利亞特》”的最高褒獎,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

民俗紀念

藏族人民抒發對格薩爾王的無比熱愛和讚頌的另一種方式是跳格薩爾藏戲。格薩爾藏戲的發源地在佐欽寺。格薩爾藏戲是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吉於19世紀末創編的。現存於佐欽寺的80多具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欽法王根據自己的清靜顯現而製作,從那時到現在,西藏其他各寺廟、各地方的格薩爾藏戲面具造型都是以佐欽寺的面具作為參照製作的。格薩爾藏戲在戲曲的編排上除了具有濃郁的西藏地方戲曲特色之外,第五世佐欽法王還將藏傳佛教的金剛舞融入其中,使得格薩爾藏戲不僅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教育性,還有殊勝的加持力。從此,格薩爾藏戲從佐欽寺開始傳揚到青海等各地的佐欽寺分支寺廟,然後逐漸傳播到藏區各地,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文化研究

佐欽寺還曾出現過許多格薩爾文化的專家學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世佐欽法王白瑪仁增、佐欽巴珠仁波切、堪欽白瑪班扎、米旁仁波切和第五世佐欽法王。第一世佐欽法王著述了《格薩爾王傳》中的分部本《嶺分達色財寶》;巴珠仁波切著述了分部本《辛丹之爭》;堪欽白瑪班扎著述了《雪山水晶宗》;米旁仁波切編寫了格薩爾王護法經並創作了《嶺舞之歌》等讚頌格薩爾王的、膾炙人口的詩歌;第五世佐欽法王編寫了格薩爾王護法經並創編了格薩爾藏戲。

與格薩爾王有著極深淵源的佐欽寺,在每年的藏曆2月1日,僧眾們都要於清晨念誦格薩爾王的儀軌,白天跳格薩爾藏戲。佐欽寺的格薩爾藏戲堪稱歷史最悠久、最為標準,因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信眾前往觀看。格薩爾王不僅是藏族人民心中永遠的民族英雄,也是蓮花生大師化身的大護法,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護佑著芸芸眾生,使其脫離痛苦和災難。

中國三大民間史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