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是1998年3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由原株洲冶金工業學校和湖南冶金職工大學合併而成的一所省屬全日制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擔負著為地方和中國冶金行業培養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任務。學院屬株洲市人民政府主管。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座落於中國交通樞紐、南方工業重鎮的株洲市紅旗北路,緊鄰320國道,西瀕湘江,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校內綠樹成蔭、亭閣水榭、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是省園林式和文明衛生單位。

學院概況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英文名稱:ZhuZouProfessionalTechologyCollege
學校性質:綜合型職業學院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占地面積384畝,校舍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資產總值2.2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48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25.3萬冊,電子圖書32萬冊,各類期刊702種;建有多媒體教室67個,擁有計算機1627台;現有校內實驗實訓室78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52個。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09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02人,碩士研究生及在讀研究生95人,“雙師型”教師112人,有22名優秀教師分別在國家、省級、市級專業學會中任職。學院已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科研課題48項,參編教材及出版專著96部,在國家和省、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650餘篇。現有各類在校學生9300餘人。
40年來,株洲職業技術學院為國家輸送了全日制高、中級套用型人才(含各類層次的培訓和成人教育)共有兩萬餘名。他們中,絕大部分已成為廠礦企業技術和管理上的骨幹,有相當一部分已走上了各行各業的技術領導崗位和管理領導崗位,為所在地區和單位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學院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每間宿舍均裝有201卡電話。校內設有經勞動等部門批准的職業技能鑑定所、英國劍橋商務英語(BEC)考點、雅思(IELTS)考點、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站。在校外建立了以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湘鋼、漣鋼、株洲冶煉廠、株洲硬質合金廠、萍鄉鋼鐵廠等為代表的實踐性教學基地。校辦工廠為江南最大的機夾刀桿生產基地。
學院曾先後被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技術學校就業指導先進學校”、“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 “湖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勞動保障廳優秀職員技能鑑定所”等榮譽稱號。

開設專業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遠景
學院以工科為主,兼辦經、管、文、法等專業,面向中國二十多個省市招收普通高中、職業高中畢業生,學制三年;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五年,均屬於專科層次學歷教育。同時還承擔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和短期職業技術培訓的任務。學院現有6系3中心1公司,即機械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汽車工程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基礎課部)六個系,實訓、成教、駕培三個中心,華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開辦了汽車運用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產品質量檢測、計算機硬體與外設、會計電算化、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等涉及七個專業大類的22個專業。學院現有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專業帶頭人2名、省級骨幹教師1名。
學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立品牌、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初步形成了以高職教育為主,兼容成人教育的辦學格局。學院先後與北京聯想深圳華為中興通信三星電子三一重工比亞迪龍記集團株洲時代等百餘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就業合作關係,並與北京東方標準人才服務公司和華大菁英教育集團開展聯合辦學。

教學成果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從2002年開始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2年5月,國務委員、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親臨學院考察,對學院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欣然題詞:“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勞動者”。2004年,學院被評為汽修專業“全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2006年學院被評為株洲市職業院校重點實習實訓基地;2007年學院有精品專業、精品課程等五大項目入圍湖南省“十一五”職業教育建設項目。學院雄厚的辦學實力和良好的社會聲譽先後吸引了《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湖南衛視》《湖南日報》、《職業技術教育》、《科技導報》等多家媒體的廣泛宣傳和報導。

學校歷史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正門
追朔學院發展歷程,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始建辦學階段(1960-1965)
學校始建於1960年,定名為“株洲有色金屬工業學校”。當時僅有的是冶金工業部的一紙批文和601廠未竣工的兩個車間,外加一片荒山,兩口魚塘。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師生們邊教學、邊建校,學校中專、技校兼辦,教學與勞動相結合,被冶金工業部授予“大慶式學校”。|
二、文革折騰階段(1966-1970)
1966年,文革開始,學校停招。1969年,學校下放到601廠,教師進廠勞動。1970年,學校停辦。儘管在校的20餘名教職工抱著對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自已動手,修舊利廢辦起了鐵粉製品實習工廠,但“紅色風暴”差點使學校夭折。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光
三、恢復調整階段(1971-1977)
1971年,學校頂住壓力,克服困難,主動請示,成為湖南省和中國冶金系統恢復辦學最早的學校之一,同年招生。後經調整,更名為“株洲粉末冶金學校”,屬省冶金局領導,601廠代管。
四、改革興校階段(1978-1996)
1978年學校收歸省管,更名為“株洲冶金工業學校”。這19年,學校抓住改革機遇,主動適應行業和社會需要辦學,實現了超常規發展:教學條件大為善,教學專業迅速增加,辦學規模加速擴大,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部、省中專辦學水平評估中兩次摘桂,躋身於國家級重點中專行列,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全國職教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五、合併建院階段(1997-今)
1997年,學校把握髮展高職教育的機遇,與湖南冶金職工大學合併,報請國家教委批准,於1998年成立“株洲職業技術學院”。建院後,學院在高職教育上進行積極探索;在專業、課程、教材建設上根據培養目標,大膽開拓創新;強化素質和創新教育,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好評。1999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在省市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專程視察學院,高度評價“株洲職業技術學院辦得很成功”。同年12月,為了加強與國外教育的合作與交流,經省教委批准,學院與意(英)歐洲經洲學院英格蘭中部大學馬爾他大學林克學院合作,創辦了“湖南歐洲經濟學院”,邁出了“面向世界”的第一步。

湖南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普通院校 湘潭大學 | 湖南科技大學 | 長沙理工大學 | 南華大學 | 吉首大學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 懷化學院 | 湖南文理學院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 湖南理工學院 | 衡陽師範學院 | 長沙醫學院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長沙師範專科學校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學院 | 湘南學院 | 長沙學院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湖南女子職業大學 | 湖南軟體職業學院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 長沙教育學院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