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葉茶

柏葉茶 【出處】《本草綱目》 【組成】生側柏葉10克。 【功用】涼血止血,澀腸止痢。 【主治】小兒痢疾,症見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赤多白少,或純下赤凍,苔黃舌紅等。證屬濕熱痢者。 【製法】上藥切碎,加開水適量泡成濃汁,不拘時代茶溫服。每日1劑。 【宜忌】如寒濕痢者可酌情加炮姜1克,訶子、石榴皮各3克。

柏葉茶

【出處】《本草綱目》

【組成】生側柏葉10克。

【功用】涼血止血,澀腸止痢。

【主治】小兒痢疾,症見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赤多白少,或純下赤凍,苔黃舌紅等。證屬濕熱痢者。

【製法】上藥切碎,加開水適量泡成濃汁,不拘時代茶溫服。每日1劑。

【宜忌】如寒濕痢者可酌情加炮姜1克,訶子、石榴皮各3克。

【按語】側柏葉,又名柏葉,性味苦澀微寒。苦寒則清熱,澀能固澀,是涼血止血的常用止血藥,目 前臨床上主要用於各種出血證。至於用其治療痢疾,《本草綱目》記有“小兒洞痢:柏葉煮汁,代茶飲之。”《中藥大辭典》在論述側柏葉功用主治時說:“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痹痛,細菌性痢疾。”同時還介紹說:“側柏葉曬乾或焙乾後研粗末,加入18%的酒精浸泡四晝液,濾取浸液。每次服50毫升,一日3次,7~10天為一療程。共治114例(細菌性痢疾),治癒100例,占87.7%。”實驗研究表明,側柏葉的水煎液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見本方治療小兒痢疾是有一定療效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