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鴟

林鴟

林鴟(potoo) ,約5種。中、南美洲的夜出鳥類的統稱。林鴟(potoo)屬林鴟科(Nyctibiidae)林鴟屬(Nyctibius), 南美洲的夜出鳥類的統稱。與美洲夜鷹、夜鷹和膜口鴟近緣。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嘴裂寬,周圍無須。

林鴟 林鴟

中爪沒有像夜鷹那樣的櫛緣。腿短,翅和尾長度適中。其英文名稱系仿自某幾種發出的哀鳴聲「po-TOO」。 生活習性

林鴟為中型鳥類,常在樹上採取直立的姿勢, 日間挺立依附於樹枝或木樁上。夜間作短途飛行捕食飛蟲。棲居於森林和草原的鳥,性怯懦、孤獨。

右圖為一隻灰色林鴟站立於一棵樹幹上,並模仿樹的形狀,使得它的偽裝更有效。

因此也被稱為動物世界偽裝大師.

普通林鴟(N. griseus)是5種中最知名者。灰褐色而有斑駁,體長40公分(16吋),棲居於牙買加、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和墨西哥的南部,一直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秘魯和阿根廷北部的叢林中,最大的種類是瓜地馬拉到秘魯和巴西南部的大林鴟(N. grandis),體長50公分(20吋)。

林鴟是高度夜行性鳥類,一般不在白天活動。白天它們半閉著眼睛棲息在樹枝上。林鴟利用其羽毛的花紋來偽裝成樹樁,一旦發現危險便採取類似“凍僵”的姿勢使它們更加像一截斷了的樹樁來躲避危險。而從棲息姿勢到“凍僵”姿勢的轉變也很難被發覺。

林鴟在黃昏及夜晚外出覓食,主食昆蟲。典型的捕食方式是站在樹枝上,等昆蟲路過便突然飛出捕捉。它們偶爾會飛往植被去捕捉昆蟲,但不會去試圖獲取地面上的獵物。甲蟲是它們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們有時也會捕捉飛蛾、蝗蟲和白蟻。也有人在一隻北方林鴟的胃裡發現了小鳥。它們會直接吞噬昆蟲,而很少摔打或弄碎食物。

林鴟 林鴟

林鴟是一夫一妻制,夫妻雙方共同負責蛋的孵化和雛鳥的撫養。它們不搭任何一種形式的巢,而是將蛋直接產在樹樁的分支或頂端。林鴟的蛋顯白色帶紫褐色斑點。白天往往由雄鳥孵蛋,晚上則雌雄鳥分工。蛋的孵化需要約一個月,雛鳥時期約兩個月。雛鳥的羽毛是白色的。當雛鳥長大,而不能再隱藏在其父母身下時,便會學父母的樣子,做出“凍僵”的姿勢來偽裝成樹樁。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洲,亞洲中,南部在我國廣西地區曾經抓到過活體,僅1屬5種。

夜鷹目鳥類

動物界 Animali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鳥綱 Aves |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構造類似鴞形目,也主要是夜行性鳥類,多數在空中捕食昆蟲,喙寬,口裂大,少數以果實為食。夜鷹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有5科,中國有2科。
代表鳥類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蟆口鴟科(Podargidae),蟆口鴟口裂極大,如同蛙口,口邊有須,分布於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熱帶森林地區,有2屬12種,中國僅黑頂蛙口夜鷹1種。 茶色蟆口鴟黑頂蛙口夜鷹
裸鼻鴟科(Aegothelidae),裸鼻鴟體型較小,常呈直立姿勢,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有1屬8種。 澳洲裸鼻鴟
油鴟科(Steatornithidae),油鴟是夜行性食果鳥類,口裂較小,分布於南美洲熱帶地區,僅1屬1種。油鴟
林鴟科(Nyctibiidae),林鴟為中型鳥類,常在樹上採取直立的姿勢,分布於美洲中,南部地區,僅1屬5種。 林鴟
夜鷹科(Caprimulgidae),夜鷹口裂寬,口須長且多,廣布於全球,有18屬78種,中國2屬7種 纓翅夜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