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亦太郎

松本亦太郎

日本近代心理學的創建者之一。1865年9月15日生於日本上野國(今群馬縣高崎市),卒於1943年12月24日。1890年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文科大學哲學科,在元良勇次郎教授指導下成為日本攻讀心理學的最早的兩個學生之一。1896年在美國耶魯大學、1898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心理學,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簡介

松本亦太郎

日本近代心理學的創建者之一。1865年9月15日生於日本上野國(今群馬縣高崎市),卒於1943年12月24日。1890年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文科大學哲學科,在元良勇次郎教授指導下成為日本攻讀心理學的最早的兩個學生之一。1896年在美國耶魯大學、1898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心理學,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899年獲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00年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兼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901年任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講師,1906年任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教授。1913年繼元良勇次郎之後任東京帝國大學心理學教授。1927年日本心理學會成立後,任學會會長直到逝世。逝世後被授予帝國學士院會員及國家勳章。

松本亦太郎在元良勇次郎工作的基礎上,於1901年至1903年期間在東京帝國大學建成日本最早的心理學實驗室;1905~1908年又在京都帝國大學建成心理學實驗室,他將歐美實驗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引進日本,對日本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松本亦太郎不僅致力於研究實驗心理學、心理學體系與歷史,以及心理發展,還重視關於職業選擇和工業心理等具體問題的套用研究。除學術著作外,他還出版了通俗著作,對普及心理學知識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松本亦太郎主張意識的因素論與完形論的結合,認為知覺是對觀念的理解,形態與觀念為同義語,觀念乃感覺的結合,個體意識比起社會意識更起制約的作用。

主要著作有《實驗心理學十講》(1914)、《心理學講話》(1923)、《智慧型心理學》(1925)、《繪畫鑑賞的心理》(1926)、《心理學史》(193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