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齊著力

“東風齊著力”,是中國古典文學之詞牌名,據傳此調始於宋人胡浩然的詞作品:《東風齊著力·除夕》,後來,很多詞作者以此為詞牌名創作了大量作品。

詞牌概述

東風齊著力,詞牌名。此調見宋何士信《草堂詩餘》。為宋胡浩然除夕詞。《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又唐人曹松除夕夜詩:“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故云《東風齊著力》。
此調為雙調。前片十句,後片九句,共九十二字。前片第三、五、七、十句和後片第一、二、四、六、九句押韻,均用平聲韻。

詞牌格律

○●○△,○○○●,●●○△。
○○●●,●●●○△。
●●○●●,○○●,●●○△。
○○●,○○●●,●○△。
●●●○△,○●●、●○●●○△。
●○●●,●●●○△。
●●○○●●,○○●、●●○△。
○○●,○○●●,●●○△。
(註:○=平●=仄△=平韻=▲=仄韻=本為平聲韻,亦可用仄聲=本為仄聲,亦可為平聲韻)

代表作品

東風齊著力・除夕
宋・胡浩然
殘臘收寒,三陽初轉,已換年華。
東君律管,迤邐到山家。
處處笙簧鼎沸,排佳宴、坐列仙娃
花叢里,金爐滿燕,龍麝煙斜。
此景轉堪夸,深意祝、壽山福海增加。
玉觥滿泛,且莫厭流霞。
幸有迎春綠醑,銀瓶浸、幾朵梅花。
休辭醉,園林秀色,百草萌芽。
除夕,是陰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晚上,是夜爆竹不絕,鼓吹之聲,喧闐徹夜,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團圓飯,並且有“守歲”的習俗,即通宵不眠,等待新的一年的來臨。
這是一首歌頌除夕之夜的詞。全詞分上下兩片,字裡行間洋溢著節日的喜慶的氣氛。
“殘臘收寒,三陽初轉,已換年華。”三陽:《漢書・翼奉傳》晉灼註:“木數三,寅在東方,木位之始,故日三陽也。”這裡是說陽氣上升,天氣轉暖。句意為:臘月將盡,寒氣漸收,陽氣上升,天氣轉暖,年華悄然更換。起三句寫殘冬氣候,通過天氣由寒轉暖點出年華暗換。
“東君律管,迤邐到山家。”東君:春神。迤邐:曲折而來。句意為:司春之神踏著和諧的節奏,迤邐而來,到達了山村人家。這二句寫春到人間。“山家”二字用得極為精妙,既然連偏僻的山家都到了,那普天之下,還能有什麼地方沒到呢?“處處笙簧鼎沸,會佳宴、坐列仙娃。
”笙簧:管樂器。簧,樂器中用以發聲的片狀振動體,用葦、木、竹、金屬等製成。鼎沸:形容聲音嘈雜。句意為:到處笙歌鼎沸,鼓樂喧天;宴會上人們穿著不凡,宛若仙人。這二句寫節日裡喧囂熱鬧的氣氛和鮮艷靚麗的穿著,充滿了喜慶之氣。“花叢里,金爐滿燃,龍麝煙斜。
”龍麝:龍腦香和麝香,兩種名貴的香料。句意為:繁花叢中,薰香的金爐被填充得滿滿的,正在燃燒,龍腦香和麝香所散發出的香菸裊裊升騰,飄逸而去。這二句寫花中香爐,將花香與香料之香混融在一起,突出了香氣怡人之景,使得節日的喜慶氣氛到處瀰漫,更讓人沉迷陶醉。
“此景轉堪夸。”轉換此景,將目光移至他處,也一樣,讓人讚不絕口。換頭一句承上啟下,轉入了對盛宴場面的描寫,渲染出節El處處喜慶,處處皆勝的氣象。
“深意祝、壽山福海增加。”盛宴上,大家互相舉杯,祝願彼此幸福長壽。這一句寫節日美好的祝福,體現了人們淳樸美好的心愿。“玉觥滿泛,且莫厭流霞。
”流霞:酒的美稱。句意為:宴席間觥籌交錯,杯杯溢滿,大家舉杯痛飲,惟恐辜負了那芬芳的美酒。這二句寫盛宴上觥籌交錯的場面,並且表示在這喜慶之日千萬不要拒絕那喜慶之酒,暗示這酒代表的是吉祥與祝福。
“幸有迎春壽酒,銀瓶浸、幾朵梅花。”更讓人欣喜的是還有那迎春的壽酒,用銀瓶盛裝,非常精緻講究,上面還飄浮著幾朵梅花。這兩句將鏡頭對準了象徵吉祥如意迎春壽酒,銀瓶、梅花象徵著純潔高雅,“幸”字暗示其正合己味。“休辭醉,園林秀色,百草萌芽。”大家不要推辭,盡醉而歡吧,那園林青翠之色已經顯露出來,百草已經開始萌芽。
末三句寫詞人勸飲,希望與宴之人盡歡。同時,亦暗示出年華已換,新春已然來到,呼應開篇幾句,結構嚴謹,章法井然。全詞濃墨重彩,輕快活潑,洋溢著節日的喜樂氣氛,將我國古代人們歡度除夕佳節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出來,讓人讀來恍若親見,回味無窮。(張樺)

經典欣賞

東風齊著力
清・納蘭性德
電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淚如潮。
勉為歡謔,到底總無聊。
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曾消。
憑誰把、一天愁緒,按出瓊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幾番空照魂銷。
舊歡新夢,雁齒小紅橋。
最是燒燈時候,宜春髻、酒暖蒲萄。
淒涼煞、五枝青玉,風雨飄飄。
東風齊著力
贈龍伯純
章世釗
世路萍蓬,人生戎馬,到此年華。
東風好事,吹我著君家。
未料君仍作客,家鄉里,如在天涯。
看來是,葉公不好,老子虛誇。
此意莫輕嘩。曾記得,北陵雨橫風斜。
六橋何處,紅豆也堪嗟。
亂後居然邂逅,終不算,詿誤煙霞。
我敢怨,一為遷客,南去長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