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

東南大學的一個下屬學院,擁有優秀的教師隊伍,與國外數十個國家建立了科研項目,學院研究的新型太陽能溶液除濕蒸發冷卻空調系統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本學院始終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放在首位,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發展,擁有一個江蘇省重點學科——熱能工程;獨立建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內含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工程熱物理、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能源環境工程、能源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環境工程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外和兄弟院系合作建有建築環境與設備、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以及工程力學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歷年來,本學院已培養了各類畢業生17000餘名,其中本科畢業生15000名,碩士畢業生800餘人,博士畢業生200餘人,出站博士後39名,畢業的外國留學生(本、碩、博)8名。

本科專業設定

(1)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包含電廠熱能動力及其自動化、製冷與低溫技術、新能源與新發電技術三個專業方向。本科生在二年級末,通過本人申請和教師指導選擇其中之一作為專業方向。
方向一:電廠熱能動力及其自動化
培養學生掌握現代動力工程和熱工自動化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以及計算機套用技能,使學生具有在電力等行業進行研究、規劃、設計、調試、運行和管理的能力。為國家電力工業輸送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方向二:製冷與低溫技術
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現代製冷與低溫技術領域內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計算機套用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從事各種製冷設備和系統的研究、工程設計和技術管理能力。為國家製冷、空調製造和套用領域輸送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方向三:新能源與新發電技術
培養學生掌握新能源與新發電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套用知識,使學生具有開發利用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新型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研究、規劃、設計、監測、管理和運行等綜合能力。為國家新能源利用領域輸送急需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2)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培養學生掌握人居環境工程方面的供熱通風、空氣品質控制、建築給排水、建築環境測試和樓宇自動化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使學生具有從事供熱、空調、建築智慧型化等公共設施的規劃、設計和管理能力;具有從事相關領域的創新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為國家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領域輸送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3)環境工程專業
培養學生掌握環境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使學生具有從事環境方面的監測、規劃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從事城市和工廠企業的水、氣、固體廢棄物和噪聲等污染工程治理,水資源保護和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工程套用能力。為國家環保管理和環境監測部門、相關研究機構和設計單位以及大型專業工程公司等培養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4)核工程及核技術專業
培養基礎寬厚,具有核能工程、核電站運行、核技術套用及其它交叉領域的高級技術和管理複合型專業人才,使學生既有堅實的核科學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工程背景。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國家核能相關部門將需要大量核科學與技術人才,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可在大型核電站、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及外資企業任職。

科研情況

擁有潔淨煤發電和燃燒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在2002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位列第九。熱能工程在2002年全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評選中名列第5,在2003年省級重點學科中期檢查中被評為優秀。熱能工程和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分別於1998年和1999年批准設立特聘教授崗。先後出版全國統編教材59部、專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獲部級優秀教材一等獎,“工程流體力學教學新模式”和“汽輪機變工況特性”教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傳熱學”和“鍋爐原理”課程先後評為江蘇省一類優秀課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列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
學院設有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熱能工程研究所、大型火電機組仿真控制、製冷與空調、環境保護技術、新能源技術、建築與人工環境等科研機構,開展國際前沿的原創性研究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高技術研究。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30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牽頭項目2項、國家“十一五”水專項1項,國家"973"課題11項、國家"863"課題16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4項;科研到款經費2.11億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89件、實用新型專利221件,發明專利授權120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0件;發表學術論文1200餘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290餘篇、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460餘篇。

人才培養

學院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國家“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的重點建設單位,現有專任教師129名,其中教授49名、副教授53名。專任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諮詢專家1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863計畫能源領域專家委員1名,國家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1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7名,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4名,江蘇省“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3名、技術帶頭人4名;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8名;12名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前在讀本科生960餘人,碩士研究生500餘人,博士研究生150餘人。

對外交流

本學院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廣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係,先後與美國、俄羅斯、瑞典、韓國、澳大利亞、香港、芬蘭和義大利等進行十餘個項目的科研合作,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50餘人次,有14位國外著名學者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本學院教師出國進修、訪問講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達120多人次,並成功舉辦第五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第四屆亞大燃燒會議等大型學術會議、中日水處理技術研討會、中美燃燒污染與溫室氣體CO2控制研討會、第五屆海峽兩岸環保學術研討會和中國化學學會第六屆水處理化學學術研討會。與國際著名的義大利羅馬大學聯合培養“能源與環境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並於2004年聯合舉辦了為期六周的“能源與環境管理”研究生課程班,先後有15名義大利專家教授來校講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