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

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ISCC)由清華大學發起並主辦,每四年召開一屆。從1987年至今已經成功召開六屆,前四屆均在北京舉行。第五屆和第六屆分別在南京和武漢舉行,由東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承辦。第七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ISCC)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

會議簡介

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ISCC)由清華大學發起並主辦,每四年召開一屆。從1987年至今已經成功召開六屆,前四屆均在北京舉行。第五屆和第六屆分別在南京和武漢舉行,由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承辦。第七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ISCC)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

第六屆會議

2007年12月1至4日,第六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在武漢湖濱花園酒店召開。由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本次會議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教育部和“111”計畫的資助。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 (其中外賓50餘人) 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大會秘書長、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明厚教授首先介紹了與會嘉賓;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偉教授出席了開幕式並至歡迎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部三處處長劉濤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會議開幕式由大會主席、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徐旭常院士主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黃樹紅教授參加了開幕式。
劉偉首先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地歡迎;隨後介紹了我校的歷史、現狀和發展,以及創建國際一流知名大學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同時,重點闡釋了我校“育人為本,創新是魂,責任以行”的辦學理念;他強調我校在重視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非常重視社會服務,希望本次國際會議能夠為我國煤炭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和“節能減排”起到積極的作用。
開幕式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1名煤燃燒領域知名權威教授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邀請報告,給大家帶來了一次盛大的學術盛宴。在隨後三天裡,與會代表交流了在煤燃燒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探討了煤燃燒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會議組委會還在晚宴上別出心裁地安排了中國民族歌曲和音樂表演,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應;同時,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紛紛上台為大家獻上了精彩的表演,把本次會議的交流氛圍推向了高潮。
本屆會議是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的能源戰略後,召開的有關煤的高效清潔利用科學和技術的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將對我國“節能減排”能源戰略的實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第七屆會議

2011年7月18日,由清華大學發起並主辦的第七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ISCC)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會議共收錄218篇學術論文,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256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煤燃燒前沿。
大會主席、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祁海鷹教授作了題為“清潔煤燃燒、清潔世界、持續發展”的主題報告。國際委員洛塔·雷(Lothar Reh)教授回顧了國際煤燃燒學術會議25年的發展歷程。
會議期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名煤燃燒領域知名權威教授分別作了精彩的大會邀請報告,給大家帶來了一次學術盛宴。本次會議共分為4個分會場,圍繞煤質與燃燒基礎、粉煤燃燒、流化床燃燒、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污染防治和工業套用6個主題進行學術報告。 
本次會議為全世界學術界和工業界從事關於潔淨煤燃燒和低碳煤燃燒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共同討論未來能源問題解決方案的平台,也為全世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關於燃煤科學與技術的經驗、並在不斷發展的中國經濟市場上找到新的合作夥伴的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