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成立之初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起初是由東南大學電氣學院08屆的五位同學一起策劃、籌建起來協會,協會成立的初衷是希望為學校的廣大師生提供一個了解支教的平台,目的是盡我們的力量去倡導大家一起關注支教,關注教育落後的地方!

協會介紹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成立於2010年4月11日,是東南大學校團委領導下的學生團體。雖然年輕,可是卻填補了東大本科生支教的空白。它擁有一大批熱情而有愛心的大學生,甘於奉獻,樂於付出,視支教為生命, 願畢其一生去追求。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目前協會擁有會員一百多人,他們組成了東大支教的大家庭。設組織部、人事部、文宣部、外聯部四個部門,互相協作保證協會工作活動的順利開展。

協會常年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日常活動,協會與南京市內幾所國小、國中保持合作關係,每學期安排約兩所學校供會員開展支教活動,藉助日常活動同學們可以鍛鍊自己,積累支教經驗。在應付繁忙的學業之餘,偶爾去給天真可愛的孩子上一堂課,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吧~第二類稱為“相關活動”,除了支教,協會也會和院系、學生會合作,開展一些與支教、志願活動相關的大型活動,例如與信息學院合作開展的“愛心義賣”活動,與海外學院合作開展的與海外留學生交流活動等,都在校內造成了一定影響,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第三類就是暑期活動,協會在2010年7月暑假期間開展了一次前往貴州省偏遠山區支教的活動,十三名從協會內挑選出來的隊員經歷三天兩夜到達貴州省凱里市從江縣翠里鄉高忙村,體驗了長達二十三天之久的支教生活,條件很艱苦,隊員們卻毫無怨言,為山裡的孩子們開設了歷史、音樂、中國傳統文化、手工、急救等重在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活動在校團委、高忙國小校方的指揮領導下,在隊員們的積極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今後每年的暑假中,協會都會積極尋找較為貧困、教育落後的地區,為會員們的愛心尋找一個合適的去處。

協會構成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由以下四個部分構成:

主席團、文宣部、組織部、外聯部、人事部。

各部門職能:

主席團:對外全權代表東南大學支教協會,調節處理社團公共事宜,任免協會幹部,組織社團運作。

文宣部:負責各部門的會議記錄;活動前期的宣傳資料的製作、活動現場照片拍攝及活動後期的資料整理、發布和存檔。

組織部:負責日常活動(如日常支教)及大型活動(如愛心義賣等)的活動組織和人員調度。

外聯部:積極與相關國小聯繫,尋找符合要求的平時活動及暑期活動的支教點;活動贊助以及“愛心義賣”活動的物資支持,保證協會的資金運轉,負責資助事宜。

人事部: 負責日常特殊活動的運轉(特殊教育的志願者招募培訓及帶隊);負責協會歷史資料的記載、整理和規章制度的制定。

正是有了各部門間的相互協調和緊密配合,保證了協會的正常運作和活動的正常進行,也促成了協會的每一次進步和成長。

協會活動

活動綜述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生命的積極探索,一群熱血沸騰的學子的青春交織在九龍湖畔。我們跨過地理的界限來到這裡,從那一刻起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家——東大,我們的名字化為了一個共同的符號,她讓我們共同努力繼續追求青春的輝煌,放飛自己的夢想。

我們可以在紫金山頂峰—頭陀嶺放歌領略“東攬鐘山”的神韻,在六朝松下暢想歷史金陵的興衰,一起在大禮堂前感受東大的學術氛圍,在雨花台懷念忠魂烈士,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逝者默哀,為期末考試奮鬥不止.....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是我們的青春寫照,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在南京的土地留下我們的痕跡。

然而在我們領略南京的帝王風範,細細品位金陵文化時,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帶著對家庭的責任,帶著對祖國現代化的支持,默默的在郊區為我們建設一棟棟高樓,在他們還未來得及領略一個都市的繁華時又要奔向下一個地方。農民工,龐大的外來人口群體,他們的孩子也隨著他們奔波勞累著。每當我們我們從簡陋的農名工子弟走過時,我們看到的同樣是一雙雙對知識如饑似渴的眼睛,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些孩子帶來更多的歡樂和夢想。

允公國小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南京市江寧區允公國小原名橫溪中心國小,始建於1931年。1991年,由著名愛國華僑陶欣伯先生捐資100萬元遷址重建,於1992年落成。為了感謝陶欣伯先生對教育事業的慷慨義舉和為家鄉孩子樹立的熱愛祖國、立志成才、報效人民的榜樣,故以陶欣伯先生父親陶允藏之名義,正式冠名“允公國小”,陶先生也被縣教育局聘請為允公國小“名譽校長”。迄今為止,他已經先後為家鄉的教育事業捐資超過千萬元!並成立了教育基金會,將長期對允公國小發展予以支持!

清水亭國小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南京市清水亭學校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亭台樓名,小橋流水,處處流淌育人的氣息。以“清至真,愛若水”為校訓,堅持以人為本,崇尚清純優雅,為師生開拓健康流暢的發展道路的辦學理念,揚“上善若水,和諧創新”之校風,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人文化、生態型、開放式”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建鄴農民工子弟學校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河南村民工子弟國小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是農民工自發建立的一所民工子弟國小,共有近1000名民工子女在這裡讀書。由於資金有限,孩子們的讀書條件還是艱苦的,業餘文化生活也極其貧乏。據校方介紹,河南村民工子弟國小屬於為數不多的幾所民工子弟國小之一,學校甚至有不少來自馬群和板橋的學生,孩子們上學非常不便。另外,學校學生的成績與各方面素質也參差不齊,難以協調,給正常的教學帶來了諸多困難。這是因為民工子弟不得不因父母工作地點的頻繁更換而東奔西跑,不斷地換學校。新來的孩子稍有適應便又要立即轉走,學校也總不停地處於轉學學生的補差工作中。據了解,河南村的孩子們每周一三五都會在學校多留兩節課,一是回到家中無人照看,二來很多孩子因為頻繁轉學,基礎過於薄弱,學校便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們補差。由於師資力量有限,學校的很多不同課程都是由一個老師兼上。因此學校所設的很多興趣類課程,如美術,思品,科學等等都在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壓力下改成了語文數學等考試類科目,這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多少是有一些負面影響的。但讓人難過的是,仍有很多孩子,並不十分在意這樣的差異和不習慣。

百家湖國小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南京市百家湖國小(原名新區國小)位於江寧經濟開發區內。1995年8月正式建制掛牌,學校占地36畝,總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總投資2500萬元。學校現有教學班級39個,1401名學生,其中有來自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外籍學生20餘名。學校堅持“本真教育”的辦學思想,積極致力於“本真”校園的建設,倡導“本真校園本真教師培育本真學生”,即:本真的管理,本真的教師,本真的課堂,本真的兒童文化,本真的教育質量,校園中無論外顯還是內涵,充溢著濃郁的本真文化。努力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和諧發展。百家湖國小,將在把握教育真諦,鑄造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學校歷程中不斷超越!

溧水特殊職業技術學校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溧水縣特殊教育學校創辦於1986年10月,現有學生162人,教工47人,是一所集聽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復教育和職業教育為一體的12年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

多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為殘疾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培養學生樹立“殘而有為、殘而有位”的人生目標。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均居同類(級)學校之首,聾部國中畢業生均能100%升入五年制大專班或聾人高中。

南京市第54中學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始建於1955年,是一所公辦的八軌制江蘇省示範初級中學。學校整體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基本設施配套,具有現代化氣息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髮揮潛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愛心義賣

一、活動介紹

1 、活動主題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陽光義賣——向高芒傳遞愛心與關懷

2 、活動背景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於2010年11月27號同信息學院學生會合作開展了一次“以愛之名”的首次愛心義賣活動,活動在廣大東大同學和校外友人的支持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籌集善款8121.3元。同時在活動期間,協會通過在協會校內主頁,BBS板塊網路宣傳渠道發表了一篇旨在為貴州高芒山區孩子尋找資助人的號召信——《愛心集結號》,成功的為孩子們聯繫到了11名愛心資助人。加上協會資助3名貧困生,一共對14戶15名高芒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資助。

2011年7月7日至7月29日,東南大學支教協會“至善黔程”第二期西部支教團隊前往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高芒村高芒國小開展了為期20天的支教活動。活動在東南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在高芒國小校方的大力支持以及“至善黔程”隊員們的積極努力下得以順利開展並取得了成功。在高芒國小二十天的日子裡,“至善黔程“團隊走訪了受資助的15名學生,和孩子們的家長交流,深入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生活以及教育境況,以便更好地對資助方案進行審視或調整,也向資助人做一個全面的情況反饋。

3 、活動目的

(1)呼喚愛心,宣傳公益理念、傳播公益文化、提高“大愛”意識。搭建社會愛心人士和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的結識平台。引導同學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

(2)積極回響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共同目標,縮小東西方貧困差異,促進社會主義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3)促進愛心人士和高芒貧困地區的交流,為高芒貧困學生提供學習生活資金,幫助其健康成長;

(4)幫助大家處理沒用的物品,促進社會資源的再生利用。

4、活動參與對象

(1)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全體師生

(2)社會上的愛心人士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5、愛心義賣組成:

(1)前期的宣傳:

本活動前期宣傳力度較大,主要有在BBS、人人網上“至善黔程”、“高芒連載”、“投票產生活動主題圖片”、“愛心集結號”等,旨在愛心義賣之前做個鋪墊,向大家詳盡展示本次活動的必要性,提高大家的參與度。

(2)舊書的收集與賣出:

大學生身邊有很多課本、雜誌等閒置不用,不僅造成了宿舍物品堆積,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我們藉此機會提供一個平台,收集大家不需要的書籍,集中起來作為義賣物品,轉手賣給有需要的同學們。這對於捐出書本的同學來說是一個義舉,對買書的同學也是一個獲取知識和各方面資源的好機會。這個活動可以很好的宣揚“愛心義賣”的主題,讓奉獻、正義和愛心在校園中傳播,更符合了構建集約型和諧社會的時代需求。

(3)物品的捐贈,網上拍賣:對於那些想為貧困地區孩子奉獻自己一份愛心的同學們,我們將上門收集他們捐出的物品,不論價格不論形式,只是提供一個奉獻愛心的平台。價格較低的物品,將和批發來的小物品一起在食堂門口義賣,而價格較高的物品我們將在BBS開版拍賣,供全校同學選購。捐贈活動本著自願的原則,不會有任何強制性或變相強制性的要求。

(4)一毛五毛硬幣的收集:一毛、五毛硬幣因為面值較小使用麻煩而常常被忽視,他們常常散落在生活的各個角落造成浪費。個人也許不在乎這零零碎碎的一角五分,成百上千個硬幣堆積起來卻是一筆不小的金額。我們收集這些小面額硬幣,希望能夠積土成山,讓它們能在合適的地方發揮更大的用處,在活動現場,我們有投放硬幣的透明捐款箱,供學生投幣。

(5)小物件的義賣

批發一些時下受歡迎的小物品,手機掛件、創意玩具、小型盆栽等等,在食堂門口集中賣出。既可以將賣得的收入作為捐贈資金來源的一部分,又方便了同學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而免去了逛街的精力和時間。

(6)紀念品的發放

設計一些書籤,卡貼,徽章,作為紀念,在愛心義賣現場發放給大家。

(7)“戰地記者”的派送

屆時我們會派出志願者選擇性的採訪現場的愛心人士,做成視頻傳到網上,做好後期的宣傳。

(8)愛心繩

愛心繩由去高芒支教的同學帶回,承載著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愛心人士可自願領取。“愛心繩,情系高芒”。

海外學院活動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我校現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1000餘名,其中大約100人在九龍湖校區。經調查,九龍湖校區的留學生主要分布在經濟管理學院和醫學院。這些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初到中國或剛到中國不久,漢語基礎相對較差。由於他們居住在橘園宿舍區,與我校本科生所在的桃園、梅園宿舍區距離較遠,所以與中國學生接觸的機會也較少。基本上沒有合適的機會加入到中國學生的社團中來。整體上,中外學生缺乏交流與合作。探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對於剛來中國的留學生,在語言,文化等各個方面都不太熟悉不太習慣,面對較為陌生的環境,沒有適當的平台接觸到更多的中國學生;對於中國學生,也存在交際語言不通的問題。為此,我們應該給留學生同學提供一認識東大,了解中國的平台。

無論來自何方,無論何種膚色,我們都渴望給予留學生朋友家一般的溫暖,渴望在語言上給予他們幫助,希望留學生朋友可以與中國學生有更多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希望他們在東南大學的學習一帆風順。

鑒於我校的發展目標是將我校建立成為國際化的知名高校,要實現這個目標,頻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而做好中國學生與留學生的橋樑工作,促進雙方的交流將會加快我校走向國際化的步伐。首先我們應從內部做起,增進中國學生與留學生的相互認識,在校內形成一種國際化的氛圍,逐漸走向國際化!我們是一個團結的整體,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留學生都應肩負起繁榮母校的歷史使命。為建設一個友好和諧的校園,我們真誠希望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一起探討各國的民族文化與風土人情;我們真誠希望中外同學在頻繁的交流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豐富自身閱歷;我們真誠的希望,我們可以讓留學生朋友感受到中國同學的熱情好客,在東南大學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我們真誠的祝福留學生朋友在學習到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同時,可結實更多的中國朋友。讓我們為國際化的東南大學,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與王柱國老人交流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 王柱國老人賣掉了家裡的房子,出版了一生的心血之作《寧靜的深山》。為了讓這部小說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他買了輛車到五湖四海去推廣自己的著作。東南大學支教協會邀請王柱國老先生為我們開一次講座,讓我們靜靜聆聽一個為夢想而付出的動人故事。

暑期支教活動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至善黔程”活動介紹

高芒分隊:

瑤寨高芒是國家一類貧困村,地處貴州從江縣與廣西柳州相接的九萬大山山脈深處,全村近千人,基本為瑤族,通用瑤語,村裡的成年婦女幾乎不會漢語,而男子由於在農閒時到廣西、廣東等地打零工,因而會說一些簡單漢語,但交流依然存在困難。由於處在大山深處,與外界的交通極其不便,高芒村在2001年才通上電,直到2004年才修了一條只有機車才能順利通行的公路。毫不誇張地說,高芒村的很多村民至今仍過著很原始的生活。在活動開展的短短二十天時間裡,我們與當地村民愉快相處,走訪學生家庭,深深地為孩子們的天真、好學和堅強所打動,但同時也被當地落後的教育、貧窮的生活所震撼。

高芒國小共有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每班20人左右。學校共六名老師。師資力量可謂匱乏至極。活動其間,隊員們為高芒國小的孩子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考試課程,以及歷史、地理、唐詩宋詞、趣味數學、手工、音樂、美術等重在拓展孩子視野和課外知識的課程。同時,隊員們還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板報比賽、繪畫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利用課餘時間,隊員們還結合家訪在當地進行了留守兒童情況調查、瑤族村寨教育經濟情況調查,並加以理性分析和建議。離開支教地高芒之後,“至善黔程”團隊還將保持與高芒國小以及孩子們密切的聯繫,並舉辦愛心義賣、愛心募捐等活動,以對家庭貧困的學生進行後期資助。

高武分隊:

2013年暑假第四期“至善黔程”隊伍首次確立貴州高武作為新增支教點。高武和高芒一樣,也是貧窮的村落。我們的支教成員在高武國小一到六年級任教,教授孩子們書寫、美術、英語、體育等課程,與孩子們一起度過了無比歡樂的時光。

團隊簡介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團隊名稱:至善黔程

團隊口號:為愛行動,共同成長!

團隊含義:“止於至善”是東南大學校訓,出自《大學禮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為修身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黔”是貴州的簡稱,“黔程”的諧音是“前程”,既表明活動地點在貴州,也傳達了活動的目的在於給山區的孩子們一個光明的前程。“至善黔程”表達了團隊隊員必將秉承校訓,發揚東大人做事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修身育人認真,負責的精神,給貴州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帶去一個美好的前程!

第一期團隊成員隊長:梁俊義 副隊長:徐馨

成員:楊陳 劉曉威 羅燦江 郭志誠 易選志 馬君飛 盛汪超 蔡培源 孫維娜 陳秋潔 湯紅鈴

第二期團隊成員隊長:盛汪超

成員:張冰靈 黃俊 夏濤 徐峰 洪超 王小武 林博群 龔曉菲 梁源 張志東 沈夢姣 胡寒 侯逸 孫躍

第三期團隊成員隊長:王小武

成員:陳卿儒 張智捷 俞燁彬 邵良友 盧亞迪 逯芳芳 李天一 苑國龍 曹偉濤 高磊 溫天笑 生楊 周莉 黃朗

第四期團隊成員總負責人:張智捷 隊長:顧希文(高芒分隊) 邵良友(高武分隊)

高芒分隊成員:魏圓源 王怡 劉藝璇 王藝 張秀銘 李賀 姜清塵 王耀卿 方龍宇 王國立 畢成 於健 劉粒祥

高武分隊成員:李瑩 尹明瑋 張波 劉玲希 黃陽 吉思超 張樹釗 伍祥瑞 王傑 徐輝 廖傑 鍾振宇 張朝海 石琦

第五期團隊成員總負責人:畢成 隊長:沈子瑩(高芒分隊)王傑(高武分隊)

高芒分隊隊員:韓靜靜 應天裕 趙中華 錢蔚 仇索 郭銘涵 李汀 寧一偉 周潔 潘馮超 焦竹晗 林榮俊 劉禹 丁培

高武分隊隊員:李瑩 孫磊 史天一 曹新蕊 魏雪 薛雪 楊雪 李文佳 吳世豪 徐樂 吳文銳 練炎堅 李旭帥 范青宏 張雷鳴

第八期隊員成員:

高芒分隊隊長:林振鳴

高芒分隊副隊長:孫婕

高芒分隊隊員:陶育傑 李常君 房天昊 傅曉晨 黃之琛 金維傑 暢瑤鑫 袁璞 張涅 王娟 王雪竹 羅茜 陳磊 劉寧浩

高武分隊隊長:游賢遇

高武分隊副隊長:杜瑤

高武分隊隊員:劉琳 劉伊洋 靳恆博 靳玉歌 李梓楠 唐萬媛 顧乃全 苗繼欣 金揚皓 管崤妤 陸佳華 周文棋 常琦

黃杰 李軼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第九期隊員成員:

高芒分隊隊長:陶育傑

高芒分隊副隊長:張涅

高芒分隊隊員:章明鈺 徐浩博 梁星辰 趙航 李霏雪 鄢宇航 覃超群

劉子楓 嚴永欣 吳成勇 朱曉妍 謝珂 殷冰趙羅剛 羅正宇

高武分隊隊長:李梓楠

高武分隊副隊長:岳崢

高武分隊隊員:劉桂伶 何好好 王亞芳 李夢潔 武天馳 尚天旭 晉欣宇 王晨琪 黃翔宇 李路遙 邰俊瑋 胡會敏

辛永傑 陳以爭

“至善皖星”活動介紹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支教行動支教協會“至善皖星”團隊,於兩輪面試之後,團結了來自各院系的8名優秀、富有奉獻精神的同學,於暑假一開始就進行了緊張的活動籌備。

6月26日至29日,大家進行了支教過程中的活動策劃,經過激烈的討論和論證,最終確定了以下五個活動:素質拓展,以增進大家的了解和感情,培養團隊精神;棋牌競賽,根據當地孩子老人都精通軍棋、五子棋等的情況量身定做;急救知識演練,注重實踐,現場展示讓孩子們感受真實的包紮、止血的過程;組建合唱團,從介紹合唱知識、練習簡單合唱曲目開始,培養孩子高尚的情操、對音樂的感知;文藝匯演,將邀請孤寡老人一同參與,在發掘孩子的特長、培養其自信心的過程中,給全村帶來一場不一樣的演出。

6月30日,在校紅十字會急救部同學的幫助下,進行了急救演練,包括止血、包紮、搬運、固定這四項基本技能,既為自身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又為孩子們的練習提前進行了演練。

7月1日至7月3日,全隊分頭進行各種物品的採購,包括給孩子帶去的獎品、籃球等體育用品、筆記本等文具、隊旗、隊服、藥品、購買車票等。

7月4日全隊集合,強調紀律,強調教書過程中的應對方法等,休整過後,全隊向南京火車站出發,將搭乘凌晨的火車,向著大山進發,帶著激情、熱情、愛心、責任心,開始一個月的支教旅程!安徽,我們來了!

協會榮譽

•江蘇省十佳青年志願服務項目

•第三屆“遠洋之帆大學生社會實踐獎”一等獎

•第四屆“遠洋之帆大學生社會實踐獎”三等獎

•2010-2011年度東南大學“四星級社團”

•2010-2011年度東南大學“十佳學生團體”

•2010-2011年度東南大學“最佳活動組織學生團體”

•2011-2012年度東南大學“五星級社團”

•2011-2012年度東南大學“十佳學生團體“

•2011-2012年度東南大學“我最喜愛的學生社團”

•東南“味”視視頻大賽特等獎、“最催人淚下”獎

•“至善黔程”第三期獲得第四屆“探海者”遠洋地產大學生社會實踐獎全國三等獎

•2012年度新生文化季“青春的力量”獲得最具感染力節目

•2012年度暑期社會實踐“至善皖星”團隊獲得校級優秀獎

•2012-2013年度東南大學“我最喜愛的學生社團”

•2012-2013年度數位成員獲得東南大學社會實踐優秀個人

•2012-2013年度東南大學“五星級社團”

•2012-2013年度東南大學“十佳學生團體”

•2013-2014年度東南大學“五星級社團”

•2013-2014年度東南大學“十佳學生團體”

聯繫協會

新浪微博: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人人:東南大學支教協會

謝謝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