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

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是由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全國示範項目。

簡介

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是由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服者扶貧接力計畫全國示範項目。它採取公開招募的方式,每年在全國部分重點高校中招募一定數量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有奉獻精神、身心健康、能夠勝任支教扶貧工作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到國家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時開展力所能及的扶貧志願服務。服務期滿後,由下一批志願者接替其工作,形成"志願加接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從1999年開始,團中央、教育部連續組建了八屆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先後從全國72所重點高校中公開招募派遣了2305名志願者參加研究生支教團赴中西部19個省69個(地)縣(含西藏四個地區)開展支教服務。七年來,在團中央與教育部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支教團的參加人數、參加高校、志願服務實施地等幾方面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1999年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101名隊員,高校26所;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131名,高校32所;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人數164名,高校為36所;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257名,高校50所;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314名,高校65所;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人數達到410名,參選高校65所,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人數達到440名,參選高校66所, 2001年,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人數達到488名,參選高校72所。
2005年8月,團中央、教育部首次聯合開展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評選表彰活動,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河南省新縣、湖北省英山縣、四川省昭覺縣、甘肅省榆中縣、青海省大通縣、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八所高校、八個服務縣獲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
研究生支教團的實施,促進了中西部教育事業發展,成為高校培養青年優秀人才的重要載體,在弘揚社會新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研究生支教團大事記

1998年
●1月24日,團中央給李嵐清同志報送了《關於實施青年志願者支教扶貧接力計畫的報告》。李嵐清同志在報告上批示:“李鵬、錦濤同志:這一件無論對發展農村教育和鍛鍊青年幹部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實施起來單靠共青團恐還有困難,需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1月26日,胡錦濤同志批示:“從團中央的實踐看,採取志願者的方式支教扶貧是可行的。但必須採取自願原則,沒有奉獻精神是乾不好的;二是要認真選拔能勝任的同志支教;三是要根據所募集到的財力量力而行;四是需要教育部門的配合。當然必須有黨委、政府支持。”李鵬同志圈閱了胡錦濤、李嵐清同志的批示。
●7月6日,團中央、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實施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有關政策的意見》(中青聯發[1998]28號),明確提出“應屆大學畢業生錄取研究生,參加扶貧接力計畫的,可保留研究生入學資格”。
●10月25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向22所高校下發了《關於從今年推薦免試研究生中招募志願者參加支教團的通知》,單獨撥出100個免試推薦指標(須參加1999-2000年度扶貧接力計畫)。
●根據教育部10月25日的發文,11月5日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團中央學校部聯合向22所高校團委下發了《關於做好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做好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的選拔確定工作,並於11月底組建了由101人組成的首屆研究生支教團。
●1998年12月22日,團中央向李嵐清同志上報了《關於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實施情況的報告》,將組建首屆研究生支教團等有關工作進行了匯報。
1999年
●2月26日,教育部向李嵐清同志提交了《關於配合團中央做好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工作的情況報告》,將組建研究生支教團作為教育部支持團中央搞好扶貧接力計畫的6項措施之一。3月,李嵐清同志圈閱了報告,批示:“請團中央閱知”。
●6月,團中央與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支教工作的通知》(中青聯發[1999]46號),將研究生支教團作為青年學生參加扶貧接力計畫的有效形式長期固定下來。
●8月20-25日,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在北方交通大學進行集中培訓。
●8月25日,團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暨捐贈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出席儀式並為研究生支教團授了團旗,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農業部副部長劉成果,衛生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王隴德,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崔波分別在儀式上作了重要講話。中國匯凱集團有限公司、中益天順投資有限公司向首屆研究生支教團提供了經費資助。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單位對研究生支教團接力儀式進行了報導。
●8月25-26日,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出發至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甘肅榆中,寧夏西吉,河南新縣,山西靈丘等5省(區)的7個國定貧困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扶貧工作。青海省副省長白瑪、甘肅省委副書記陸浩、甘肅省副省長李重庵、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劉仲等分別接見了來本省(區)參加扶貧支教的支教團成員。
●10月,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分別向33所高校發文,公開招募組建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並將招募範圍擴大至在讀研究生。各高校接到組建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後,由校領導掛帥,專門成立本校支教團工作領導小組,並嚴格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招募程式進行招募。廣大同學積極回響,踴躍報名,據不完全統計共有10000多學生參與報名。11月底,組建了由131人組成的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包括1名在讀研究生)。
●12月,以高校為單位成立了研究生支教團的33支服務隊,由各高校團委書記或副書記擔任研究生支教團各服務隊的督導員。
●1999年12月-2000年4月,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先後召開了3次在京高校和部分京外高校督導員會,對支教團工作進行研討。
2000年
●1月,江澤民總書記在傑出青年志願者的來信上作出重要批示:青年志願者行動,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努力進行好這項事業,有利於在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希望你們在新的世紀裡繼續努力,發揚我國青年的光榮傳統,不懈奮鬥,不斷創造,奮勇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月,出版了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宣傳畫冊,下發到各省區市團委宣傳部、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處、各高校及各受援縣。
●3月30日,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春華同志到甘肅榆中對研究生支教團工作進行調研,並看望了正在服務的首屆支教團成員。
●3月-6月,各高校組織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進行課堂試講、教學技能、團結協作、教育心理學等預備期培訓。
●“五四”期間,中央電視台將研究生支教團作為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在《新聞聯播》中進行了報導。
●7月,安捷倫公司與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簽定正式協定,捐款支持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二屆研究生支持團,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將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命名為“安捷倫研究生支教團”。
●7月,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圓滿完成扶貧支教工作,陸續返回。
●7月14日,中央電視台在全國學聯第23大《焦點訪談》專題節目中,將研究生支教團作為當代優秀學生的典型進行了重點報導。
●8月21-27日,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在中國人民大學進行集中培訓。其間,召開了全國高校督導員會。
●8月27日下午,“2000年度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接力儀式暨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中央文明辦副主任姜異康、中組部副部長趙洪祝、人事部副部長戴光前、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春華及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的負責同志、支教團在京高校負責同志出席,許嘉璐、周強、姜異康發表了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支教團的工作,並對廣大同學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和宣傳,團中央向全團轉發了領導同志的講話。
●8月27-28日,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奔赴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甘肅榆中、古浪,寧夏西吉、海原、隆德,新疆庫爾勒,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四川昭覺,貴州晴隆,湖北姊歸,河南新縣,山西靈丘等10省(區)的16個國定貧困縣,開始為期1年的支教扶貧工作。
●10月,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分別向36所高校發文,公開招募組建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11月底,組建了由163人組成的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包括3名在讀研究生),其中北京大學專門招募5名前往西藏支教的研究生,第二屆支教團服務地點將覆蓋西部十個省(區、市)。
●11月,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項目發展處分別回訪了首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的在京的首屆支教團志願者進行座談。
2001年
●2月23日,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者評選表彰活動在京舉行,經全國評審委員會投票選舉,安捷倫研究生支教團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是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最高獎項。評審委員會由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中宣部、團中央、國家計委、教育部、科技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青年報等新聞媒體負責人組成,評審會主任由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巴音朝魯擔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敬宜、全國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庚辰等擔任評審會副主任。23日,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對評選結果進行了報導。24日,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等中央新聞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導。
●3月2日,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下發了《關於做好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好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在校內的預備期培訓工作。
●3月-6月,各高校組織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進行課堂試講、教學技能、團結協作、教育心理學等預備期培訓。
●4月,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在北京大學召開了在京高校督導員會,對支教團工作進行研討。
●5月,經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調研和考核,確定了今年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的受援縣。並確定了各高校的服務地。今年新增加了西藏、重慶、雲南、廣西的8個貧困縣為支教團服務地,使研究生支教團的服務範圍覆蓋了西部的全部12個省(區、市)。
●7月,安捷倫公司與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簽定正式協定,捐款支持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三屆研究生支持團,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將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命名為“安捷倫研究生支教團”。
●7月,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圓滿完成扶貧支教工作,陸續返回。
●7月23日,北京大學赴藏的五名青年志願者到達成都參加了“全國民族地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座談會”的預備會。並於7月24日上午到達西藏拉薩。復旦大學的2名在讀博士生也隨後抵達拉薩。
●7月26日,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同志在拉薩親切接見了北京大學赴藏的五名青年志願者。
●8月21-27日,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在中國人民大學進行集中培訓。
●8月24日-27日,第二次研究生支教團高校督導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8月27日下午,以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三屆安捷倫研究生支教團在北京雙榆樹街道社區舉行了“相約2008”主題志願服務日活動,也是將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出征儀式由禮堂該活動轉移到社區,志願者以實際行動開始了自己為期一年的扶貧支教工作。
●8月27-28日,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奔赴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甘肅榆中、和政,寧夏西吉、海原、隆德,新疆庫爾勒,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四川昭覺,貴州晴隆,湖北羅田,廣西龍州、靖西,重慶巴南、彭水,雲南元謀、武定,河南新縣,山西靈丘等12省(區)的21個國定貧困縣,開始為期1年的支教扶貧工作。
●9月30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分別向38所高校發文,公開招募組建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
●10月5日,北京大學赴西藏支教的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史善峰,作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的代表,參加了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國際志願者年特別節目的製作。
●11月,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組建完成。共有來自全國38所高校的184名同學入選,比原計畫多出4名,分別為復旦大學的3名和上海交通大學的1名在讀研究生。
2002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崔波在寧夏海原考察研究生支教團、廈門大學服務隊捐贈的計算機教室。
●4月,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團中央領導的批示精神,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向全國25所具有免試研究生推薦資格的師範高等學校下發《關於做好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有關工作的通知》,計畫增招115名師範學校研究生加入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使第四屆支教團規模達到300人。
●5月,增招師範生的通知下發後,各有關高等師範積極開展工作,同學們報名十分踴躍。經過各有關高等師範學校的努力,從17所師範院校中招募了72名志願者,使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規模擴大到257名。
●8月27日上午,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歡送第四屆研究生支教團座談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楊岳、中央文明辦和教育部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來自全國50所高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服務縣及派出志願者的高校團委代表在座談會上交流了經驗,暢談了感想。257名志願者將到中西部17個省(區、市)38個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9月29日,團中央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2003年
●6月25日,團中央下發了《關於舉辦“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班及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工作會議”的通知》。
●8月24日,來自全國64所高校的315名志願者,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了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他們將奔赴中西部19個省區的53個貧困縣進行為期1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9月,團中央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12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兆國同志親切接見馮艾等優秀支教團志願者代表。 
2004年
●4月,團中央青年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暨工作會議有關工作的通知》。
●4月,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與首都高校一千多名大學生一起在北京觀看了由復旦大學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以本校研究生支教團的志願者典型事跡為題材的話劇《托起明天的太陽》,並親切接見復旦大學優秀支教團志願者代表馮艾、戴浩然和李佳美。
●8月24 日,團中央和教育部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來自全國65所高校的410名青年志願者,奔赴中西部19個省區55個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9月16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2005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趙勇到寧夏海原看望廈門大學支教團隊員。
●4月,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在重慶市巫山縣看望西南師範大學支教團隊員。
●6月,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暨工作會議有關工作的通知》。
●8月19日,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440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奔赴西部基層,到中西部19個省57個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8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聯合開展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評選活動。經過嚴肅認真的評選,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決定,授予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8所高校和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河南省新縣、湖北省英山縣、四川省昭覺縣、甘肅省榆中縣、青海省大通縣、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等8個服務縣“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授予北京交通大學、鄭州大學、山西省靜樂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及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貢獻獎”。
●9月,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10月,全國政協常委、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趙勇率全國政協考察團考察寧夏、遼寧西部計畫實施情況,期間到寧夏海原看望廈門大學支教團成員。
2006年
●6月16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暨工作會議有關工作的通知》。
●8月24日上午,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舉行,來自全國72所高校的492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奔赴中西部19個省區69個貧困縣基層,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楊岳向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授旗並講話。
●9月21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九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2007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政到廣西龍州看望浙江師範大學支教團隊員。
●5月,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春華接見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浙江大學志願者紀玉濱等。 
●6月15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第九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暨工作會議有關工作的通知》。
●7月4日,團中央聯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開展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評選活動的通知》。
●8月23日,第九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江蘇省東南大學江陵校區舉行,來自全國83所高校的601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和14名參加扶貧接力計畫團中央示範項目的社會招募志願者,將奔赴中西部20個省(區、市)76個貧困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8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開展了“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評選活動。經過審查、初選、投票、公示等程式,團中央、教育部決定授予中央民族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江西師範大學8所高校和山西省靈丘縣、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青海省湟中縣6個服務縣“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授予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2所高校“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貢獻獎”。
●9月7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9月,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貴州團省委的領導看望正在貴州省龍里縣支教的武漢理工大學第九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們。
2008年
●6月30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暨工作會議有關工作的通知》。
●7月,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編寫出版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十年回顧與工作實務書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8月23日,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全國78所高校的619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志願者,將奔赴中西部20個省(區、市)76個貧困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9月11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10月31日,安利湖北分公司代表和武漢大學團委書記張澍,團委副書記李勤,前往湖北黃岡勝利中學開展一日義工活動,為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帶來了冬日的溫暖。
●11月21日,中國海洋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在貴州省德江縣煎茶中學舉行“百家全家福”首發儀式。
●12月11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申報承辦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及工作會議的通知》。
●12月22日,南京師範大學團委書記陳中建帶領考察團赴麥積區就該校研究生支教團工作情況進行了考察。
2009年
●3月,中國海洋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攜手《半島都市報》“愛心西部行”活動在德江縣舉行。籌集19104元助學款捐贈給德江縣煎茶中學92名特困學生。同時將支教隊員通過青島媒體倡議青島市民捐贈的2.5萬支鉛筆、2000冊圖書和3000件愛心衣物發放給當地幾所中國小。
●5月,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寧夏區委、復旦大學大學的領導看望正在寧夏西吉支教的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們。
●5月23日,中南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徐建軍教授到懷化市沅陵縣,看望正在沅陵一中支教的中南大學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四位同學。
●6月16日,在東北大學-安利研究生支教團的帶領下,共青團中央、共青團新疆區委、共青團遼寧省委、東北大學、安利公司的領導到當地兩名貧困學生家中家訪,為孩子們送上電子辭典、書包等必備的學習用品;共青團遼寧省委和東北大學的領導為兩個孩子捐助了直到畢業的全部學費。
●6月23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09年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有關工作的通知》。
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韋慧曉、楊國章、劉岩3位同學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寫信,匯報了中山大學十年如一日,連續選派55名青年志願者到青海、甘肅、寧夏、山西、廣西、西藏和雲南等地的貧困地區支教服務的情況和體會,並隨信寄去了中山大學團委編撰的《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十周年紀念文集》。7月20日,劉延東同志回信勉勵青年志願者,對支教團同學在西部志願支教、砥礪品德、鍛鍊成長給予高度肯定,並殷切期望廣大學生再接再厲,繼續到基層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報效祖國。
●7月,由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山西省委、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聯合攝製,國內第一部以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為題材的電影《青春的力量》在山西臨汾浮山縣開機。
●8月27日,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在貴州舉行,來自全國79所高校的646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志願者,將奔赴中西部20個省(區、市)78個貧困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工作。
●9月23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
●9月29日到10月8日期間組織全體在藏西部計畫志願者和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成員開展了“向祖國致敬,為西部添彩”迎國慶系列活動,用拳拳赤子之心為祖國祝福,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喝彩!
●11月5日,全國項目辦印發《關於切實做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當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11月8日,廣東省青年志願者聯合會和中山大學團委主辦合作舉辦了“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十周年紀念論壇”。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共青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副部長侯寶森、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曾穎如、中山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李萍等出席論壇。
2010年
●6月24日,全國項目辦印發《關於做好2010年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團中央書記處要求和2010年有關工作安排,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培訓派遣及後續管理服務等工作納入西部計畫管理體系並進行試運行,相關工作由各服務省結合實際負責協調組織,並逐步實現與西部計畫管理體系的工作銜接與融合。
●9月15日,團中央志願者工作部下發了《關於組建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組建完畢,來自全國91所高校760名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入選。
2011年
●4月7日,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11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部際聯席會。會議同意將團中央、教育部自1999年起開始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項目從2011年8月起併入西部計畫基礎教育專項統籌實施。研究生支教團的培訓派遣、日常管理、考核評估等工作整體納入西部計畫實施,志願者補貼待遇標準按照西部計畫相應規定執行,相關費用列入西部計畫年度預算,服務地重點安排在西部民族地區,志願者按照服務年限和考核情況享受西部計畫相關政策。
●5月16日,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印發<2011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實施方案>的通知》,將團中央、教育部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納入基礎教育專項實施。

領導人回信

劉延東

給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回信,全文如下:
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全體同學們:
你們好!收到來信和十周年紀念文集,深感欣慰!十年來同學們回響國家號召,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一種信念、一種堅持延續著支教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使命,在艱苦的環境中砥礪品德、鍛鍊成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時代責任積極擔當、對歷史使命勇敢回應、對理想信念堅定追求的良好精神風貌。
你們在信中提到,西部盛則中國盛,我很贊同。祖國西部是大學生了解國情、增長本領的很好課堂,是磨鍊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熱熔爐,是施展才華、開拓創業的廣闊天地。大學生支教是向西部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傳播現代文化和科學知識的重要活動,是弘揚和踐行志願精神的有效載體。你們用一年的時間,做了一件使西部地區孩子們受益,也使你們自己終身受益的事情!這種寶貴的人生閱歷必將在你們成長道路上留下難忘的印象,成為指引你們矢志奮鬥、不懈進取的精神財富。
偉大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的傳承。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積極回響時代召喚,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點希望”,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繼續到基層、到艱苦地區、到西部地區建功立業,報效祖國,努力創造出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
共勉
劉延東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胡錦濤

給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回信,全文如下: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這封充滿深切關懷、帶著殷切囑托的回信全文如下:
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同學們:
很高興收到你們的來信。首先,我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全體同學,表示誠摯的問候!
從同學們的信中得知,你們志願到西部地區參加為期一年的支教扶貧工作,不怕艱苦,竭誠奉獻,為推動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經過支教扶貧實踐,你們豐富了閱歷、磨練了意志、增長了才幹。我為你們的進步感到由衷的欣慰。
這些年來,北京大學組織一批又一批在讀研究生深入西部地區基層一線開展支教扶貧活動。這是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民眾學習的一個有效形式。希望北京大學堅持把支教扶貧的接力棒一屆一屆傳下去,讓更多的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提高,努力成長為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樑之材。
衷心祝願同學們都擁有一個精彩的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