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中學

如皋中學

江蘇省如皋中學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沙元炳先生創辦“如皋公立簡易師範學堂”,1923年又辦“如皋縣立初級中學”聘徐覺世先生開始獨立辦學。後幾經更名。1953年定名為“江蘇省如皋中學”。1959年被列為省重點中學,1963年又榮居全省15所示範中學之一。1990年通過省教委驗收,被確定為首批合格重點高中。1998年9月1日,學校由老城區新生路17號搬遷至如城東郊東皋路東側。2000年4月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5年11月20日,成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據《如皋縣誌》、《如皋縣教育志》、《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沿革》等史料載:

抗戰前

沙元炳先生沙元炳先生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沙元炳先生創辦“如皋公立簡易師範學堂”,1903年收4年制本科;

1905年正式定名“如皋初級師範兼附屬高等國小”(以下簡稱“如師”);

1908年“如師”兼辦中學,易名為“如皋初級師範兼中學附屬兩等國小堂”;

1912年,改名“如皋縣立師範學校”;1921年改名“江蘇省立第二代用師範學校”。

1923年沙先生又辦“如皋縣立初級中學”聘徐覺世先生為校長。

1927年“如師”改稱“第四中山大學區立如皋中學”,次年改為“中央大學區立如皋中學”。(隨著中央大學校名的更改)

1930年又改稱“江蘇省如皋中學”。此時,如城境內兩所中學並存,即“江蘇省如皋中學”和“如皋縣立初級中學”,這兩所學校均可以看成“如中”的起源。

1932年江蘇省如皋中學(校址在現如皋高等師範學校,“如師”)奉令專辦師範,校名恢復為“江蘇省立如皋師範學校”,普通國中班劃出歸屬“如皋縣立初級中學”,如皋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如皋縣立中學。這是“如中、如師”第一次合併。

抗戰時

1939年日寇占領如城,如皋縣立中學東遷李堡(國民黨如皋縣政府東遷

),組建聯合中學,汪偽在如城另辦“如皋縣立中學”。

1940年縣抗日民主政府(新四軍)接辦縣境西南的大夏大學附屬中學和如皋縣勵志中學,改為如皋縣西南中學,1941年又改為如西中學。

1942年如西縣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新四軍東進後,1941.12國民黨如皋縣政府解散

抗日民主政權接管)在掘港苴鎮開辦如皋中學一院(掘港),任命吳天石為校長,並將設在李堡草場頭的聯合中學改為如皋中學二院(李堡)。

1942年汪偽在如城創辦私立南淮中學。

1944年春因日寇清鄉掃蕩,形勢惡化,如皋中學一院、二院部分師生北上至東台三倉魚灶廟,與邱升中學、紫石中學、栟茶中學等各中學合併,組建二分區聯合中學(東台),教育界知名人士顧貺予老先生任校長。同年11月份,蘇中區域調整,東台縣劃歸四分區,“二聯中”更名為“四聯中”。隨著形勢發展,“四聯中”不久解散,遷回各自縣域辦學,如皋中學仍回掘港,抗戰勝利後改為如東縣立中學(今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抗戰後

1945年抗戰勝利,如西縣抗日民主政府(共產黨)收復如城,將江蘇省立如皋師範學校、如皋縣立中學(汪偽)、私立南淮中學合併,稱“如皋縣第一中學”(一中,與現“如皋市第一中學”無關),這是如中、如師第二次合併(見《如皋縣誌》第615頁)。

如西中學更名為“如皋縣第二中學”(二中,與現“如皋市第二中學”無關)。

解放戰爭初期,設在縣城的如皋縣第一中學(如城)停辦,原如皋縣第二中學一院改為“如皋縣第一中學”本部(借用校舍),如皋縣第二中學二院改為第二中學本部。1946年10月新四軍主力主動北移,一中、二中師生先後疏散,停止教學活動。

1948年6月,如皋縣縣長張繼中(共產黨)派黃顏於張莊國小恢復如皋中學,命名為“蘇皖一分區如皋中學(江安)”。此時期,國民政府轄區(如城)有如皋縣立中學(1946.8復校)在正常開展教學活動。

解放後

1949年1月如皋全境解放。縣人民政府指派蘇皖一分區如皋中學(江安)顧建中、王仰潔、黃顏等教職員10人,學生25人組成入城工作隊,接管如皋縣立中學(如城)、江蘇省立如皋師範學校、私立南淮中學(如城)等校,成立“蘇北一分區區立如皋中學(如城)”,校址在“如師”原址。這是“如中、如師”歷史上第三次合併。

如皋中學老照片如皋中學老照片

江安校區改稱如皋中學江安分部(今江蘇省江安高級中學)。

直至1949年8月學校調整,“如中”、“如師”奉令分家,中學部遷回縣政府後縣立國中原址辦學。師範部在“如師”原址恢復甦北如皋師範學校。

1953年蘇南、蘇北行署合併建省,如皋中學為省屬中學,定名為“江蘇省如皋中學”至今。

綜述

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校名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校名

江蘇省如皋中學創建時間及發展沿革,傳統說法都是以先生1923年創建如皋縣立中學為始。但綜上所述,如

中、如師三度合併,說到底,江蘇省如皋中學的本支(根)應為“如皋初級師範兼中學附屬兩等國小堂”,也就是後來的“中央大學區立如皋中學”即“江蘇省如皋中學”。江蘇省如皋中學的創建時間也就不應從1923年算起,起碼應從1908年沙元炳先生在“如師”兼辦中學算起,如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沙元炳先生1902年創辦“如皋公立簡易師範學堂”,作為江蘇省如皋中學的誕生之時。

在如城地區,長期存在師範與中學,長期的過程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說沙元炳先生1902年創辦“如皋公立簡易師範學堂”是江蘇省如皋中學與如皋高等師範學校的共同之源。

校名題寫

張愛萍將軍曾經在如皋土地上經歷了一次次戰鬥,到了中央工作以後,還為江蘇省如皋中學親筆題寫了校牌。

教師榮譽

全國優秀班主任、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唐寶蓮

全國優秀教師:吳迪平、洪德生、嚴建波

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丁正祥

江蘇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江蘇省中等學校“紅衫樹”園丁獎銀獎獲得者:段建平

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學東

江蘇省勞動模範:杭祝平

江蘇省優秀教師:林昆明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沈世紅

學校簡介

學校設施

如皋中學藝術樓、行政樓如皋中學藝術樓、行政樓

1998年9月1日,學校由老城區新生路17號搬遷至如城東

郊東皋路東側。新校址占地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萬1千多平方米。建有教學實驗樓、科技藝術樓、圖書館、體育館、行政辦公樓、階梯教室、報告廳、學生宿舍樓、大飯廳、新女生宿舍樓……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每個教室均配有閉路電視,今後還將逐步實現每個教師配備手提電腦、每個教室均配有投影儀。

2002年校園網建成並投入使用,這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如皋中學校園南擴,學校在校園南側征地60餘畝,興建了一座教學樓、一座實驗樓、一座教師辦公樓及橋路等,是一座現代化的、南通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學校園。

教學成果

早在1946年3月,如皋中學就被蘇皖邊區政府列為邊區11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3年該校定名為江蘇省如皋中學,

1959年被列為省重點中學,1963年又榮居全省15所示範中學之一。

1990年通過省教委驗收,被確定為首批合格重點高中。2000年4月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恢復高考以來,該校有上萬人考取全國高等院校。該校畢業生在全國名牌大學享有盛譽,每年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幾十所重點大學派來專人,動員如中的畢業生報考他們的學校。

邁入新世紀,該校更是捷報頻傳,每年都有近10人考取北大、清華;1999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數103人,居全省第三;2000年沈沉同學以599分的成績摘取了“江蘇省文科第一名”的桂冠;2002年600分以上者123人,本科上線人數居南通市第一;2003年600分以上人數居全省第13位,各項指標綜合評比列全省前十強。2007年該校高考成績到達頂峰,600分以上663人,高分段人數列江蘇省第一。錄取在北大6人,清華有7人,南京大學61人,上海交大23人。

該校學生不僅學習成績突出,而且課外科技文藝活動也很活躍,各學科都有興趣小組,“小荷”文學社、“英語角”、“校藝術團”、“校運動隊”、“書畫社”等各具特色,有利地開發了學生的潛能。每年都有上百篇的學生習作在報刊上發表。學科競賽成績更是引人注目,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生物、微機、勞技等有幾百人次獲得省一等獎以上獎勵。

2002年田海建同學在江蘇省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榮獲一等獎,當年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學習。邱鑫同學因在全國物理競賽中成績突出,保送北京大學。

2003年吳明燁同學因在江蘇省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實驗操作競賽榮獲第一名,保送清華大學。2003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暨江蘇省第十一屆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周一鳴同學獲得了一等獎並摘取了第十二屆中國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

校風學風

校風:崇實求是

教風:嚴謹創新

學風:勤奮進取

校史館

九十載滄桑砥礪,風雨兼程;九十載培桃育李,春華秋實。2013年10月1日,來自海內外的數百名如皋中學校友齊聚母校,參加學校校史館揭牌儀式,並以簡樸的方式慶祝學校獨立辦學九十周年。該校校友、揚州市政協主席洪錦華和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為校史館揭牌。

如皋中學校史館坐落於該校風景優美的梅園,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校史館前安放著學校的三位創始人沙元榘、徐牖民(徐覺世)、何鎮寅(何景平)的塑像。

校史館內分風雨滄桑、喜迎春天、苦澀歲月、老樹新花、高歌猛進五個展區,分別用文字、圖片、實物記錄著學校初創到解放以前、解放以後到文革之前、文革期間、文革之後到九十年代、新的世紀這五個時代的歷史。該館最大的特點是收藏有各個不同時期的珍貴實物,像該校原校名“如皋縣立初級中學”校牌“縣立”兩字的石刻、民國時期的線裝書、老校舍的建築構件、1937年校慶刊物等,使該館兼具博物館性質。

該館最大的亮點是照片牆,它收藏了各個不同時期幾乎所有畢業班的師生合影。凡來該館參觀的校友無不在此駐足、尋覓、凝視自己當年的照片,回想著當年的老師、同學和學校的學習生活。

如皋中學校史館如皋中學校史館

揭牌儀式上,該校72屆校友、南京大學商學院(國際)院長陳昭全深情回顧了當年在校學習的情景,追憶師生情、同窗情。老校友、該校退休教師陳根生簡要回顧了當年的教書生涯的艱辛,勉勵師生珍惜美好生活,認真讀書學習。

圖書館

為紀念老校長何景平,江蘇省如皋中學圖書館命名為“景平圖書館”。

電子教室

1999年6月 美籍華人繆蘊女士代表其已故丈夫美國航天專家劉詒謹先生捐贈5萬元給如皋中學建“劉詒謹電子教室”。

如中校歌

老版本

老版本校歌老版本校歌

雉水勝地,水繪園旁,莘莘學子,攀登理想;告別了童年的幼稚,離卻了少年的

疏狂。春風輕拂,好雨滋潤,看,夭桃艷李齊芬芳,齊芬芳。

雉水河邊,水繪園旁,芸芸園丁,耕耘希望;送走了無邊的晚霞,迎來了無數個朝陽。春風輕拂,好雨滋潤,看,夭桃艷李齊芬芳,齊芬芳。

勤奮、進取,學而不厭,莫羞對親人的雙眼;嚴謹、創新,誨人不倦,休辜負雨露陽光。啊,江蘇省如皋中學,永遠,永遠,春風怡盪!

新版本

雉水河邊,洗缽池旁,莘莘學子一批批。告別了童年的幼稚,離卻了少年的疏狂。春風輕拂,好雨滋潤,看,夭桃艷李齊芬芳,齊芬芳。

雉水河邊,洗缽池旁,芸芸園丁一代代。送走了無邊的晚霞,迎來了無數個朝陽。春風輕拂,好雨滋潤,看,夭桃艷李齊芬芳,齊芬芳。

勤奮、進取,學而不厭,莫羞對親人的雙眼;嚴謹、創新,誨人不倦,休辜負雨露陽光。啊,江蘇省如皋中學,永遠,永遠,年輕輝煌!

知名校友

部分

級/屆數 職務
劉之洵 1903年畢業於如師 入日本 早稻田大學 深造,學成歸校執教.注重教法改革,效果顯著。
吳宗俊 1908畢業於如師 歷任校長、教師五十餘年,曾當選為 如皋 第二屆人大代表,政協常委,多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1956年70高齡又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師,是如皋一生堅持國小教育的典範。
宗孝忱 1912年畢業於如師 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後為 國立東南大學 、江蘇省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字學家。雙“十二”事變後,東渡日本,曾任日本 東京大學 、早稻田大學漢文字學教授,台北師大、台灣大學教授、台灣《 中文大辭典 》編纂顧問,個人專著頗豐。
劉詒謹 1923年首屆 縣中國中部 1932年任如師教師,後赴美深造,任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 教授。 鄧小平 訪美,曾與會見。
韓德培 1930屆 縣中國中部 當代法學家, 武漢大學 國際法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經濟法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
葛克全 1932屆 縣中國中部 浙江大學 知名校友,為美國著名藥物學家。
丁伯駪 ( 丁邦彥 ) 1935屆 縣中國中部 中華民國電影製片協會會長,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會長、永久會長。
韓國磐
1937屆 如師國中部 廈門大學 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德馨 1937屆 如師國中部 中國礦業大學 研究生部教授,中國煤炭協會泥碳委員會主任, 中國礦岩地球化學學會 常務理事, 中國工程院 院士。
黃玉章 1932-1944 如皋中學一院、聯合中學 原 國防大學 校長, 中將 軍銜
季本千 1944屆 縣中國中部 原江蘇省 科技出版社 副社長
俞邃 1944-1945 聯合中學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高級研究員
孫鎧 1947屆? 中國紡織大學 教授
周濟 1949級 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天俊 1949級 北京大學 圖書情報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靜生 1949級 北京大學 環境科學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史崇仁 1949級 浙江省話劇團編導, 國家一級演員 。
汪中展 香港大學 院校教授研究所所長
賈崗 同濟大學 院原黨委副書記。
郭錫林 國中部? 原雷達部部長、 空軍雷達學院 院長
張培耕 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秘書長
陶鎧 1955屆 光明日報 社社長
陳根生 1955屆 江蘇省魯迅研究學會理事,如皋市文學協會主席,如皋中學退休教師
冒蔚 1957屆 天文專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世界上第一台 低緯子午環 的研究者。
劉桂江 1960屆 國中部 如皋市政協主席
洪錦華 1972屆 揚州市政協主席
陳昭全 1972屆? 南京大學 商學院(國際)院長
趙小亭 2008屆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大三學生、支教志願者。被追授“武漢大學傑出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王雲飛 2010屆 高考中,以文言文的方式寫作文而走紅於網路,後被 東南大學 錄取。被稱為“古文奇才”。

歷任領導

如皋師範

(1902-1949部分)

任次 姓名 備註/校名
第一任(1902.9-1912) 沙元炳 如皋 公立簡易師範學堂(1902-1905) 如皋初級師範兼附屬高等國小(1905-1908) 如皋初級師範兼中學附屬兩等國小(1908-1912)
第二任(1912.1-1913) 沙元榘 (代理) 如皋 縣立師範學校(1912-1921)
第三任(1913-1919?) 何景平 (鎮寅)
第四任(1919?-1927) 潘樹生(聲) 江蘇省立第二代師範學校(1921-1927)
第五任(1927?) 朱定鈞 第四中山大學 區立如皋中學(1927)
第六任(1927?-1928) 邵鶴亭
第七任(1928-?) 曹書田 中央大學區立如皋中學(1928-1930) 如皋 縣立女子師範講習所( 沙元榘 創辦)併入稱二院
第八任(?-?) 吳應復
第九任(?-?) 沈覺仁
第十任(?-?) 徐燾
第十一任(?-?) 黃新運
第十二任(?-?) 蔣宜軒 江蘇省第一臨時師範學校(姜堰)(1938-1945) 江蘇省第三臨時師範學校(豐利)(1938-1945)
第十三任(?-?) 林毅之
第十四任(?-?) 張耿西
第十五任(1945-1946?) 沈善芝 江蘇省立 如皋 師範學校(1945-1949.5)
第十六任(1946?-1949.5) 束榮松

如皋縣中

(1923-1945,1946-1949)

時間 校長 備註
1923-1927 徐覺世 如皋 縣立初級中學(1923-1932)
1927-1931 許紹初
?-? 如皋 縣立中學(1932-1939)
1939 盧金松
1941-1944 吳天石 如皋中學一院(掘港) (1941-1944)
1944-1945 顧貺予 二分區聯合中學 (1944春-1944.11)、 四分區聯合中學 (1944.11-1945)
1946.8-1949.1 國民黨附師資短訓班,復校

汪偽如皋縣立中學(1942-1945)

1942-1945

汪偽私立南淮中學(1942-1945)

1942-1945

江安校史

(1940-1951)

校長/院主任 政治思想/黨支書
1940 沈絮、許路 如皋縣西南中學(1940)
1941.2-1941.5 蘇元 如皋縣西南中學分部 (1941.2-1941.3) 如西中學分部 (1941.3-1941.5)
1941.7-1943.8? 1941.7-1942.5 章傑 如西縣縣立濱江中學 (1941.7-1945)
1942.5-1943.2 肖本葉
1941?-1945 冒鳴夏?
1945.1-1946.7 蔡可仕 1945.1-1946.7 黃安 才 如皋縣 第二中學一院 (1945.1-1946.7)
1945.9-1946.9 何景平 1946.7-1946.11 張文才 如皋縣第一中學 (1946.7-1946.11)
1948.6-1949.1 顧建忠 顧建忠 蘇皖一分區區立如皋中學(1948.6-1949.1)
1949.1-1951 錢炳之 賁進 蘇北一分區區立如皋中學分部(1949-1951)

如皋中學

如皋縣第一中學(如城、江安)(1945-1946.10)

校長 黨總支書記
1945.9-1946.9 何景平 1945.1-1946.7 宗序周
1946.7-1946.11 張文才

蘇皖一分區區立如皋中學(江安)(1948.6-1949.1)

1948.6-1949.1 顧建忠 顧建忠兼

蘇北一分區區立如皋中學(1949-1953)

校長 黨支部書記
1949.4-1949.10 何睛波 1949.2-1950 王仰潔
1949-1950 何景平
1950.4-1958.11 儲心齋(副) 一度支持全面工作
1952.9-1953 何健民

江蘇省如皋中學(1953-今)

校長 黨總部或黨委書記 備註
1953-1972 何健民
1958.4-1961.6 □學源
1961.6-1981.1 葉風 1976.7-1980.6 □赴 革委會主任
1979.3-1983.12 陳光漢(副) 1979.3-1980.1主持全面工作
1980.11-1984.12 □明?
1984.12-1995.9 □樹謨
?-?
?-2007? 黃允
2007?-今 左伯華 左伯華 兼

獎學金

1、該校首屆畢業生劉詒謹博士(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以其子劉淮皋的名義設立了獎學金。

2、該校校友如皋市委副書記劉桂江、政協副主席袁泉、於永芳集資設立如皋中學校友獎學基金。

學校地址

地址:江蘇省如皋市育賢路601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