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捷運三號線

杭州捷運三號線

杭州捷運3號線:主線長度43.8公里。西起倉前文一西路,經五常、西溪濕地,沿天目山路,途經汽車西站,再至西溪路,曙光路向東至武林門、武林廣場與杭州捷運2號線、杭州捷運1號線形成換乘。後向北轉向河東路再到上塘路,然後往東北方向轉到沈半路、廣濟路、藕花洲大街與1號線相交,一期止於餘杭區星橋站發 發發,遠期止於臨平紅豐路站。支線長8.4公里,起於3號線主線百家園路站,向西經留和路至小和山站。3號線位於城市的主要客流走廊之上,經過西湖區、下城區、拱墅區、江乾區、餘杭區,是城市軌道系統的骨幹線。目的是加強城市西面和東北面與城市中心聯繫。杭州捷運三期建設規劃前期工作即將啟動,按照相關部門的說法,捷運3號線和7號線機場線將優先考慮列入其中。

基本信息

整體發展

杭州捷運三期規劃圖杭州捷運三期規劃圖
杭州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經濟的發展推動著人口和就業的持續攀升,道路交通已經不堪重負,並嚴重製約了杭州旅遊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因而捷運建設勢在必行。
1984年,杭州市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杭州市軌道交通規劃,1995年5月,完成《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研究報告》,首次提出部分線路(約6公里)走地下,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捷運”概念。2002年6月6日,杭州市捷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杭州捷運建設正式有了自己的組織。但2003年1月,國務院對於捷運立項嚴格審批的會議召開後,捷運項目“凍結”。直到2005年6月1日,國務院審批通過了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歷時二十多年的捷運立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2007年3月28日,杭州捷運一期工程正式動工。
杭州捷運規劃總共有13條路線。杭州捷運一期工程由捷運1號線、捷運2號線組成,總長約90公里。2015年已建成包括1號線、2號線東南段和4號線首通段長度達到81公里,至2019年1月前將建成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和6號線,累計約190公里。
對於杭州來說,捷運不僅將改變人們原來的出行習慣,也很有可能改變人們之前的消費習慣。根據《杭州市居住區發展規劃》,杭州居民居住用地的發展方向,可以歸納為“一主、三副、六組團”的格局。
杭州市捷運連線了主城區與三大副城,在原有各個區域商業規劃的前提下,捷運的開通,很有可能促使幾個新興商圈的形成。這些商圈大致可以分為:以江陵路站、濱和路站向外輻射的濱江商圈;以九堡站、客運中心站向外輻射的九堡商圈;以高沙路站、文澤路站等向外輻射的下沙商圈;以城星路站、市民中心站等向外輻射的錢江新城商圈;以及由臨平站向外輻射的臨平商圈。杭州捷運一旦開通,對整個杭州的意義確實非同一般,對於商業,尤其是高級百貨業的帶動,作用也會十分明顯。
捷運是杭州城建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長、涉及面最廣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新世紀捷運的大規模建設必將推動杭州城市發展真正邁入“錢塘江時代”,使“大都市、新天堂”由理想成為現實。
2002年至2008年,杭州市累計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85億元,2009年杭州交通要確保實現年度建設投資100億元,力爭120億元,力爭目標接近2007、2008兩年全市交通建設投資之和,2009年-2015年,杭州市計畫實現交通建設投資約950億元,年均投資約135億元。其中,2009-2012年計畫投資560億元。這些規劃都將為杭州捷運建設提供大好良機。

線路走向

杭州捷運三期規劃線路表杭州捷運三期規劃線路表
3號線一期主線起點文一西路站,終點餘杭區星橋路站,線路全長43.8km,平均站間距1.53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29座,其中換乘站9座,分別與杭州捷運1號線(2座車站換乘)、2號線、3號線小和山支線、4號線、5號線、10號線、環西湖線、杭臨線換乘。3號線主線由文一西路站起起依次沿東西大道——水鄉北路——五常大道——天目山路——西溪路——曙光路——體育場路——中山北路——河東路——長樂路——大關路——沈半路——白石北路——新天地街——竹清路——華豐路——同協路——大農港路——天都路敷設,終點站臨平。線路依次經過了餘杭區、西湖區、下城區、拱墅區、江乾區等5個城區。
3號線一期支線起點西湖區小和山站,終點百家園路站,線路長8.4km,平均站間距1.98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含百家園路站),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與3號線主線、新增12號線換乘。3號線支線由小和山站起依次沿留和路和天目山路敷設。
3號線一期主、支線全長52.2km,共設車站33座。杭州捷運3號線為由西向東北走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連線了餘杭區未來科技城、小和山高教園區、杭州西部居住區、公交汽車西站樞紐站、古盪公交中心站、武林廣場商務區、運河商務商貿中心、創新創業新天地核心區、主城東北部居住區和天都城居住區,加強城市西部、東北部及臨平副城與主城中心的聯繫。3號線在丁橋設一座車輛段,在小和山設一座停車場,大架修車輛基地與5號線五常車輛基地資源共享,控制中心利用1號線的七堡控制中心。在綠汀站附近設主變電所(3/5、杭臨)、東新東路變(3/4/5共享)、丁橋變三座主變電所。
3號線一期工程由主線和支線組成。主線由文一西路站起依次沿上倉路—水鄉北路—五常大道—天目山路—西溪路—曙光路—體育場路—中山北路—河東路—長樂路—大關路—沈半路—白石北路—新天地街—竹清路—華豐路—同協路—大農港路—天都路敷設,終點到達餘杭區星橋路站,主線全長43.8km,共設車站29座。支線起點西湖區小和山站,終點百家園路站,線路長8.4km,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5座。

調整原因

中間線位基本平穩,兩端有調整,3號線有調整的主要是兩端,尤其是西段。
西段原本從西溪出發,沿天目山路一直往東走,經過汽車西站,到莫乾山路口後往南拐彎到體育場路上。
但後來因為捷運2號線武林門站南移到市中醫院門口,導致和其換乘的3號線武林門站也必須南移到市中醫院,這樣3號線西段,從古翠路口段到莫乾山路口段,就整個往南移了700多米,其中有一段布置到了曙光路上。
除了這一段,西段中剩餘的一部分,即從古翠路口到花塢路口,因要考慮和天目山路地下通道的關係,有可能也會微調——因為杭州市正考慮把環城北路地下通道從中山北路這裡繼續往西延伸,沿著天目山路在城市中間布置一條東西向的快速通道。
而3號線終點站西溪公園站,也預留了再往西的條件,其中最大一個可能,今後會和臨安城際軌道相接,和5號線也有可能實現換乘。
至於3號線的另外一端,考慮到3號線要和1號線實現換乘,所以其在臨平境內的線路,也有可能會有一定調整。

沿線區塊

杭州捷運三期規劃高清圖杭州捷運三期規劃高清圖
北景園、丁橋、華豐、長睦等城北地塊3號線一個沒落下。
對於3號線的一動一靜,城北的居民區們最關心,尤其是丁橋板塊,很多人擔心3號線線路調整後會和丁橋失之交臂。
丁橋的居民們這么擔心,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丁橋大型居住區,居住的人越來越多,這從每天明顯的早晚高峰可見一斑,每天早高峰,由北往南的幾條主要道路,譬如上塘高架、東新路、石橋路等,都是飽和的,而電台里的播報,堵點也是一年一年往北移,從德勝路到大關,再延伸到登雲路早高峰車隊甚至已排到瓜山立交——這一切,都說明,居住在丁橋等城北居住區的居民,越來越多。
杭州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也是這樣的——可能你想不到,遠期3號線的客流可能會超過1號線,其最高斷面客流量甚至還會超過普遍認為會比較擁擠的2號線西北段,達到4萬多人次/小時。
主要原因,可能跟城北大型居住區的居住樓都為高層,而城西很多小區建得早,多為中低層有關,從人口密度上來說,城北會超過現狀城西小區。
雖然人多,但城北的公共運輸配套卻比較弱。丁橋的公交線路比較少,最快捷的公共運輸就是快速公交3號線,這也導致丁橋人特別盼望捷運線。
而從規劃局提供的最新線路來看,這點大家可以放心,3號線一路串聯起了西溪、黃龍體育中心、武林廣場、西湖文化廣場、朝暉小區、香積寺、長樂地塊、拱墅區運河商務區、城北體育公園、新天地,再接著就進入了北景園、華豐板塊、丁橋板塊、長睦地塊和天都城,最後到餘杭星橋居住區和臨平。
城北的幾個大型居住區,3號線一路串聯,一個都沒落下。

設定站點

3號線在丁橋的車站,會放2處左右,初步考慮一個在丁蘭廣場附近,一個在筧丁路附近。另外,北景園會設1處;華豐板塊會設1處;長睦板塊會設1處;天都城設1-2處。
3號線和其他線的換乘站已基本確定:
在黃龍體育中心一帶,和10號線換乘;
在武林門站,和2號線換乘;
在武林廣場站、西湖文化廣場站,和1號線換乘;
在沈半路燈具市場附近,和5號線換乘;
在下城區創新創業新天地,和4號線換乘;
在臨平站,和1號線以及今後的9號線換乘。

建成通車

3號線什麼時候建?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建好?前一個問題,相關部門說還沒有時間表,大致推算了一下,僅供大家參考:
2016年5月10日,捷運三期工程節能評估項目已開始招標。杭州捷運三期大規模招標,環評上月已經獲批,各線沿線環境評估,風險報導等全部開始招標。那么後面就是總體設計和施工環節,從現在來看,工可和環評等階段都是在國家還未正式批覆就已經提前展開相關工作並已經完成部分。這比原來預計的就提前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也顯示為了保障亞運會的決心。後面要做的就是總體設計和施工了。而總體設計這方面的工作也早已經展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捷運將在2022年前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而3號線作為在捷運二期就應該開工的重點線路必將首當其衝。按照現在的進度,預計在2020年左右即可建成。當然,具體還要以國家批覆和實際施工情況為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