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的前身為餘杭市臨平中學,地處杭州市臨平人民大道1501號,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地處杭州市臨平人民大道1501號,正式成立於1998年2月,原名餘杭市第二高級中學,2001年3月餘杭撤市設區,改為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簡稱餘二高。學校前身餘杭市臨平中學,創辦於1952年。為適應餘杭優質高中發展的需要,1998年2月臨平中學易名並一分為二:師生各半,遷往新址的是餘杭市高級中學,在原址的是餘杭市第二高級中學。檔案歷史由余杭市高級中學繼承;校舍、設備、圖書等,由余杭市第二高級中學繼承,同時也繼承了原臨平中學的優良辦學傳統。2001年5月啟動餘二高遷建事項,2004年5月整體搬遷至新校園。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餘杭第二高級中學一角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的前身為餘杭市臨平中學,位於原臨平鎮東大街1號。

臨平中學創辦於1952年,校名為杭縣民辦臨平初級中學。1956年秋更名為杭縣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開始招收高中學生,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完全中學。以後,學校又先後易名為浙江省杭州臨平中學、杭州水泥廠“五•七”學校和餘杭縣臨平中學。1978年餘杭縣臨平中學被確定為浙江省八十所省級重點中學之一。學校於1989年秋停招國中學生,成為一所高級中學。1994年餘杭撤縣設市,學校又更名為餘杭市臨平中學。1997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省教委督導評估驗收,被認定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同年,為了適應教育形勢的需要,開發優質高中的資源,擴大臨平中學的辦學效應。經餘杭市人民政府批准,位於原臨平鎮育才西路征地115畝興建一所中學。

1998年2月原臨平中學一分為二,分別易名為餘杭市高級中學和餘杭市第二高級中學。新校址為餘杭市高級中學並繼承原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的稱號。原校址為餘杭市第二高級中學。2001年3月餘杭撤市設區,學校更名為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同年11月學校經省教育廳督導評估驗收被認定為浙江省三級重點中學。

2004年5月學校整體搬遷至餘杭區南苑人民大道1501號的新校園。同年11月學校經省教育廳督導評估驗收被認定為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

2005年7月學校經省教育廳督導評估驗收被認定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餘杭二高校園寬廣,環境優美,校舍多,功能全,結構合理,設施先進,能充分滿足教學及學生活動和生活的需要。學校現有班級48個,學生2500人左右,其中住校生1800人左右。學校占地面積173畝,建築面積5.5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61萬平方米,總投資綜合折算達1.5億元人民幣。學校有電子閱覽室、室內游泳池、體操房和大型學術報告廳等。

師資力量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全景
學校師資隊伍實力強。教職工180餘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達98%以上,高級教師25.32%,一級教師34.81%;有60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學校有省特級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重點培養對象5人,市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共46人,省級立項課題主持人3人,“十五”國家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主持人2人。學校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年富力強。校長兼書記連曉,省特級教師,省語文教學學會常務理事,杭州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餘杭區教育學會理事長,杭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專家組成員;副校長兼副書記項水林,高級教師,省春蠶獎獲得者,省優秀團幹部;副校長孔晨霞,高級教師,區學科帶頭人,省優秀教師。學校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機構。全體幹部團結協作,勇於開拓,廉潔奉公,高效務實,在教職工中有較高的威望。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崗位目標責任制和全員聘任制,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教代會積極參與民主管理,通力合作,工作開展順暢高效。

教學情況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大會
多年來,上級領導一直非常重視餘杭二高的建設與發展,省、市、區領導多次視察學校,並作重要講話。學校根據餘杭區委書記何關新同志、區長劉慶龍同志提出的“一流的設施設備,必須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指示和老百姓的期望,發奮圖強,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
近三年連續保持餘杭區聯考上線人數最多的高升學率,重點率和本科率均名列前茅,2005年聯考上重點線116人,上本科線556人,總上線率達98%以上。近200人次在國家及省市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整個校園正呈現出精緻大氣、和諧愉快的氛圍和生氣勃勃、昂然向上的局面。學校先後被評為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衛生先進單位、杭州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優秀考點、全國百校國防教育先進學校、“九五”全國教育科學重點課題優秀實驗學校等,多次被評為體育、衛生、綜合治理、藝術等方面的先進,新聞媒體也曾多次報導學校工作取得的成績。

辦學理念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大會
“關愛生命,促進發展”——二高的辦學理念,其基本內涵是尊重人的生命,改善生存環境,創造生命價值。

關愛生命,就要尊重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最可寶貴,所以要嚴格遵守安全法規,學會保護自己,學會關懷自己的身心健康。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別人的生命,我們要互相關愛,鄙夷任何漠視生命的態度。關愛生命,我們不能忘記尊重大自然的各種生命,包括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她們都是有靈性的,世間的草木蟲獸凡有利於環境最佳化的,都值得我們尊重和敬畏。

關愛生命,就要改善生存環境。在硬體方面,要進一步改善學習、生活、工作的環境;在軟體方面,首要的是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教師之間人際關係的平等和諧。

關愛生命,就要創造生命價值,那就是促進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作為學生,要促進“兩個最大化”——在校發展的最大化,終身發展潛力最大化。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把自己培養成為有良好個性品質和基本素養的人才,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作為教師,要十分重視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的提高。作為學校,要追求卓越與和諧,爭取成為市內、省內一流的學校,這除了硬體設施外,有三個明確的奮鬥目標:一、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鮮明的辦學特色;二、一流的校園精神風貌;三、一流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

“卓越、和諧”——二高發展的願景。

餘杭二高的願景,包括學校的性質、使命和理想。“卓越、和諧”作為二高發展的願景,是二高作為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定位決定的。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一角
追求卓越,包括過程的卓越和結果的卓越,學習、工作等實績,只要有可能,就要力求最優。追求和諧,就是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和諧。餘杭二高開展創和諧校園活動,這和餘杭二高“關愛生命,促進發展”的主題是一致的。

“自我教育,自主學習”——二高辦學的特色。

“自我教育、自主學習”,是餘杭二高傳統的辦學特色,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個過程——目標不斷達成的過程。在“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的辦學特色方面,餘杭二高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但這是很不夠的,還有很多難題沒有解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為二高的師生員工真正達到“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的境界,還需要大家一起發奮努力。

乘新課程的東風,依託科研,致力學校文化重建——學校發展的抓手。

學校真正上等級,上檔次,必須從完善管理入手,餘杭二高藉助科研力量,致力學校文化重建,以此為抓手,推進學校各項工作。餘杭區是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2年國中和國小已經進入新課程,2006年高中一般地說也將進入新課程,再說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實際上餘杭二高多少早就處於新課程背景之下。新課程和以往課程改革最大的不同在於致力於學校文化的重建,其中的核心是學校人際關係的和諧。鑒於此,課題研究擬從學生文化、教師文化、學校文化和課程文化、企業文化、制度文化、校園文化兩個維度展開,組織全校師生積極參加。2006學年藉助浙江省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東風,先走一步,以促進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力爭使學校成為杭州市、浙江省一流的一級重點高中。
“關愛生命,促進發展”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各項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卓越、和諧”是二高發展的願景,定位、使命和理想,追求的目標;其中“自我教育,自主學習”二高的傳統特色,是“卓越、和諧”這一願景中的主要亮點。要做到上面這幾點,都必須以完善管理為抓手,而這一切都必須有教育科研的支撐,以增加奮鬥的理性程度。

餘杭二高,經費投入最多,綜合折算超過1億5千萬;占地面積最大,超過170畝;設施設備最好,完全適合新課程的運作。餘杭二高人正在力爭辦學效益最大化,團結奮鬥,不懈努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建卓越的業績、和諧的校園,以勇氣和智慧托起明天的太陽!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展板欄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這陽春三月的好日子裡,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迎來了難得的跳躍式發展的機遇——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將在省一級重點中學的起點上,用幾年時間衝刺省、市一流名校。無可諱言,餘杭第二高級中學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利,但餘杭第二高級中學身上擔子是很重的,機遇和挑戰並存,餘杭第二高級中學該怎么辦?餘杭第二高級中學的答案是明確的:“卓越和諧,二高人不懈的追求!”這是二高全體教職員工經過認真思考的結果,在教代會上確定的發展方向。怎么實施呢?在省教科院舉辦的《浙江省和諧校園建設論壇》上,餘杭第二高級中學作了題為《以專項課題研究為抓手構建和諧校園》的發言,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和同行們的充分肯定。基本思路是:在“關愛生命,促進發展”辦學理念指導下,以“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為特色,以“卓越、和諧”為願景,以藉助科研力量,致力學校文化重建為抓手,更新理念,完善管理,提高質量,改善生活,用三年時間為創建省市一流名校奠定紮實的基礎,以優異的業績為餘杭教育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師資力量

浙江省特級教師、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連曉
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 項水林
浙江省優秀教師 孔晨霞
杭州市優秀教師 郭雲發、周建林、盛森鳴、趙儒行
杭州市教壇新秀 郭雲發、周建林、盛森鳴、趙儒行、高洪才、沈良妹、應健、莫桂芳、汪國紅沈麗萍、陳永明、唐秋英、夏云云、周凌、柴華芬、蔡鳴婁敏娟俞建鋒沈阿平王明娣、馬寧、李秋興
區級優秀班主任 沈良妹、孫玉蘭張紅堅、王菲菲、孫波、婁敏娟
區學科帶頭人 孔晨霞、李秋興、程彩霞、周建林、沈阿平、郭華
區骨幹教師 項水林、高洪才、應健、沈良妹、莫桂芳、汪國紅、郭雲發、郭華、張紅堅、戚利祥、鄭敏傑、周建林、王菲菲、洪女、孫荇、朱美芬、陳永明、俞俊渝、唐秋英、夏云云、楊其政、胡婷芬、周凌、何幼強、曹洪華、包林才、孫波、王明娣、沈永昶、程彩霞、李秋興
區教壇新秀 沈良妹、應健、汪國紅、鄭敏傑、張紅堅、沈麗萍、周凌、李慧敏、唐秋英、俞芬、夏云云、蔡鳴、葛佳平、婁敏娟、俞建鋒、孫波、馬寧、鍾新軍、歐陽志斌
區青年崗位能手 郭華、鄭敏傑、馬先鋒、李慧敏、俞俊渝、周為、胡婷芬、周凌、柴華芬、方雪蘭、婁敏鵑、孫波、李月明、祝曉麗
省級國家級競賽獲獎名單 俞建鋒、鄭敏傑、沈永昶、何幼強、曹洪華、包林才、孫波、馬寧、祝曉麗孫玉蘭、朱思定、胡婷芬

學校榮譽

杭州市餘杭第二高級中學風景
學校堅持“德為先、生為本、師為重”的辦學理念,以“勤奮、求是、文明、創新”為校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畢業生。六年來聯考上線率達100%,重點大學率60%左右,本科率98%以上,有23位同學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錄取,2005年聯考有6人躋身浙江省前100名(其中文科5人躋身省前35名)。2006年641名考生上重點線人數突破400人,2007年聯考邵小龍獲得全省文科總分第二的好成績。六年時間,有近400位同學在國家、省、市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學生的文學藝術作品在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的有200餘篇。六年來有40多位同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校辯論隊獲省第二屆重點中學電視辯論賽特別獎,科技發明在中央電視台作專題報導,天雞文學社獲全國優秀中學生社團稱號,組隊參加“省首屆中學校園幽默大賽”榮獲一等獎,自辦《余高人》校刊。參加2003至2006年省高中生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奪得一次團體一等獎,兩次團體三等獎,參加2006年浙江省電子製作錦標賽獲得機器人比賽團體第一,2007年獲全國比賽團體第二,在上海東方電視台舉行的“2005萊卡我型我秀”比賽中,王子同學躋身前六名……2006年起成為北京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下達定向招生指標的學校,是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
學校曾獲“全國化學競賽團體三等獎”、“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活動示範單位”、省中學生素質培養“曙光計畫”先進學校、省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浙江省優秀教育網站等省級榮譽稱號30多項,還獲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平安校園示範校、杭州市文明單位等市級榮譽稱號多項。

歷任校長

校長姓名 在任時間
忙靜雲 1952年2月——1952年8月
趙子產(代) 1952年9月——1954年7月
胡廣清(兼) 1953年6月——1954年7月
邱振國 1954年9月——1963年5月
鄭邁 1963年9月——1968年7月
周啟明 1969年6月——1972年8月
劉仰山 1973年1月——1975年6月
趙國順 1978年4月——1979年7月
趙子產 1979年7月——1984年7月
周學湘 1984年7月——1995年7月
王嘯堤 1995年7月——1998年1月
張慕蓉 1998年1月——2000年12月
沈毅 2000年1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