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關新

何關新

何關新,男,漢族,1956年2月生,浙江富陽人,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3月參加工作,1978年8月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茶葉系。現任中共杭州市委委員、中共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現任杭州市政協副主席。何關新指出,在中心村建設過程中要加強領導,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以規劃為引領,有合理最佳化的功能布局、產業布局,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約,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實現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加強產業發展,加強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帶動百姓就業;實行科學管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完善民生基礎設施,體現以人為本。

簡介

何關新何關新

何關新,男,漢族,1956年2月生,浙江富陽人,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3月參加工作,1978年8月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茶葉系。

現任中共杭州市委委員、中共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現任杭州市政協副主席。

人物生平

1979.03——1983.12,富陽縣農業局茶葉技術員、特產股副股長;

1983.12——1987.07, 富陽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1987.07——1990.03,中共富陽縣委辦公室主任;

1990.03——1992.07, 富陽縣副縣長(1992.05—1992.06 浙江省行政學院外經班學習);

1992.07——1997.01, 杭州市農經委黨委委員、副主任(1995.07—1995.08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理論培訓班學習,1996.09—1996.12 浙江省農業領導幹部研修班學習);

1997.01——1997.03,中共 餘杭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97.03——2001.02,中共 餘杭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1.02——2001.12,中共 杭州市 餘杭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1.12——2002.12,中共 杭州市 餘杭區委副書記、區長兼杭州 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浙江省 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局局長;

2002.12——2007.01,中共杭州市 餘杭區委書記,餘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兼杭州 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2003.9—2004.1 中共 中央黨校第七期縣(市)、區委書記進修班學習);

2007.01——2007.04,中共 杭州市委委員、副秘書長(副廳級);

2007.04——,中共 杭州市委委員、中共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職責

負責農業、林業、水利、氣象、供銷、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

分管市農辦、民政局、勞動保障局、農業局(水產局)、林水局、供銷社,市農科院,市老齡工辦。聯繫市氣象局、市殘聯。

工作籌備

何關新副市長蒞臨我區檢查指導杭州(江乾)都市花卉節籌備工作

何關新何關新

3月29日下午,何關新副市長率市政府辦、市農辦等部門領導,到我區就浙江省第三屆鮮花展示展銷會暨首屆杭州(江乾)都市花卉節籌備工作進行專題檢查指導。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暉玲,區政府辦、區農辦相關負責人陪同檢查。

何關新副市長詳細聽取了我區關於花卉節籌備情況的匯報,從內容豐富、工作細緻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做好下一步籌備工作作出了明確的指示要求:一是要深入考慮並處理好幾個關係。要根據活動定位,處理好節日慶典與特色產業展、展示與展銷的關係;要針對場地有限的實際,處理好規模大與小、各具體項目布局重與輕的關係;要圍繞主題,處理好展示主題、花藝材料共性與特色的關係。二是要深入完善好幾項重點籌備工作。要按照“真正辦出水平、真正打響品牌”的目標,加快完善好相關規劃設計,進一步突出活動主題,實現以活動促產業發展;要進一步詳化、細化安保工作方案,加強保障力量,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喜慶祥和;要充分運用宣傳海報、報刊、電視、網路等多種媒介、多種渠道,進行立體式、全方位的活動宣傳,擴大影響力,真正推動“花卉進城、綠色進城”,促進幸福和諧家園建設。三是要深入挖掘好活動生命力。要在確保本屆花卉節圓滿成功的基礎上,立足長遠,圍繞活動如何促進產業發展、如何貼近居民生活、如何美化家居、如何增進生態等方面進一步拓寬思路,將花卉與園藝、花與鳥等結合起來,使活動影響更深遠。

工作調研

何關新在淳安調研“聯鄉結村”工作

何關新何關新

日前,副市長何關新率市農辦、農業局等部門負責人,赴淳安縣調研“聯鄉結村”及中心鎮、中心村建設工作,並實地走訪部分農戶,了解百姓需求,傾聽民眾心聲。

在淳安縣調研期間,何關新在實地察看章蔣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淳安花豬種質資源保護開發項目、汾口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項目、汾口韓國精品奇異果示範園、武強溪堰壩工程、農民異地安置室外工程以及部分來料加工企業,並聽取了專題匯報後指出,中心鎮、中心村建設是加快形成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減少農民、轉移農民、產業升級、振興農業的重要舉措。要確立中心鎮就是小城市、中心村就是小集鎮的理念,注重配套設施完善,引導農村人口向中心鎮、村集聚,改善人居環境,吸納周邊人流和要素,培育三產,繁榮城鎮。

何關新何關新

何關新說,作為中心鎮,汾口鎮在工業平台建設和構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強工亦強農”。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剛剛閉幕,汾口鎮要抓住機遇,發揮其位於浙皖兩省三縣交界區域的良好區位優勢、時空優勢和產業優勢,樹立城市化發展的理念,高起點規劃,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最佳化以商貿物流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像抓工業一樣抓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留足空間,做優環境,老城實現有機更新,新區繼續加大建設力度,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使之成為淳安的一個新的增長極。

何關新指出,在中心村建設過程中要加強領導,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以規劃為引領,有合理最佳化的功能布局、產業布局,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約,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實現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加強產業發展,加強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帶動百姓就業;實行科學管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完善民生基礎設施,體現以人為本。

對走訪座談中村民代表提出的擴大生態公益林、改造農村電網、低收入農戶奔小康以及建設老年活動中心等問題,何關新與淳安縣政府進行了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