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鷸

杓鷸

杓鷸屬鴴亞目,鷸科,是一類體型中到大的海岸鳥。它們的長喙有些像鐮刀,喙尖向下彎曲。全球大約有8種。杓鷸的頭頸和腿都很長,羽毛呈灰色或者褐色,有的有斑紋。

基本信息

遷徙

它們在北半球的溫帶近北極的內陸地區繁殖。一到遷徙季節,會飛往遙遠的南方。遷徙的時候,它們 一般在乾燥的空地上空飛行,以尋找昆蟲和種子棄飢。冬天的時候它們會在海岸邊和沼澤地住宿,尋覓蠕蟲和小蟹。

產地

歐亞杓比較常見的一種,體長邊喙加在一起,約60厘米,是歐洲最大的海岸鳥。棲息在從英國到亞洲中部地區。

毛腿杓鷸的大腿羽毛尖端類似鬃毛,在阿拉斯加的山區中繁殖。冬天則遷徙到南太平洋的島嶼上去過冬,全程9650公里。

產於亞洲東部的杓鷸體型較小,大約只有30厘米長。

長喙杓鷸產於北美西部,它的喙就有20厘米長。 中杓鷸是分布最廣的一種,在舊大陸和新大陸都能找到它們。

美洲產的東杓鷸是杓鷸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超過60厘米。

杓鷸 杓鷸

愛斯基摩杓鷸是全世界最珍稀的鳥類之一。有些生物學家認為,實際上它已經絕種。原先它在北美北極圈裡大量繁殖,冬天則遷徙到南美彭巴斯草原去過冬。19世紀,由於遭到獵人的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種類

中文屬名: 杓鷸屬 (Numenius) 中文亞科: 鷸亞科 (Tringinae) 中文科名: 鷸科 (Scolopacidae) 中文亞目: 鴴亞目 (Charadrii) 中文目名: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中國野生鳥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