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鑒澄

李鑒澄

李鑒澄,天文學家,中國古代天文史學家。為創建我國第一座現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作出重要貢獻。主持創建長春地震台和黑龍江綏化地震台,恢復了哈爾濱、大連地震台的觀測。從事天文學史研究,在古天文儀器、古曆法上作了深入的探討。為天文學在我國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李鑒澄 李鑒澄

李鑒澄,字伯涵(雪漁),1905年1月生於江蘇省吳江縣松陵鎮,幼時讀過私塾,自小聰明強記,學業優秀。由於對圍棋有濃厚的興趣,很小即可與家鄉老人對弈,並常常得勝,因此在縣城小有名氣。可惜他幼年喪母, 繼母則偏愛自己孩子,在他中學畢業後就不讓他繼續讀書。他決定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大學學業,於是向親友們籌借了川資,遠赴廈門求學,並約定畢業後奉還。因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廈門大學收費較低,他於1925年2月考入該校。進校後,他勤奮好學,深受老師喜愛,尤其是楊武子(楊振寧的父親)對他頗為偏愛,時常請他與一些學生到家中做客,並交流圍棋技藝。1929年李鑒澄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留校擔任助教,並很快還清了借款,這在家鄉一時被傳為美談。當時,我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余青松也在廈大任職,對年輕忠厚、刻苦好學、工作勤奮的李鑒澄很是看重,當1930年余青松被聘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時,便把李鑒澄也舉薦到天文研究所,使他由此步入天文學領域。

1930~1935年,李鑒澄在余青松的領導下,參與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創建的全過程。1930年,他加入了中國天文學會,歷任秘書、評議員、天文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委等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天文研究所被迫內遷,李鑒澄作為先遣人員,攜帶紫金山天文台的儀器物資輾轉內遷至雲南昆明,在昆明鳳凰山天文台的創建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0年李鑒澄應聘赴長春東北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機電研究所任研究員,同時兼任《東北科學通訊》月刊主編。他主持創建了長春地震台和黑龍江綏化地震台,又重建了原已廢棄的哈爾濱、大連地震台,使我國東北地區的地震觀測很快得到恢復,並形成了分布較為合理的地震觀測網路。由於李鑒澄的出色業績,當時東北科學研究院領導武衡曾對他作出高度評價,稱“李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難得的人才”。

1957年北京天文館創建之際,李鑒澄應首任館長陳遵媯之邀,從東北舉家來到北京,出任天文館研究員、科學顧問,參與籌建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的工作。同時他還兼任《天文愛好者》月刊的主編。

70年代中期,成立了中國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組,李鑒澄擔任《中國天文史料彙編》的編委,從事天文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參與編寫了《中國天文學史》和《中國天文學史料彙編》。同時,他還擔任北京出版社《自然科學小叢書》編委,《自然科學小叢書》天文類主編。

1978年,李鑒澄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會。

1985年,在慶祝中國天文學會成立60周年的大會上,李鑒澄被譽為開創中國近代天文事業的九老之一。如今,九老中其他人都相繼乘鶴西去,而李老很懂得養身之道,常年堅持做工間操,空閒時喜愛下圍棋,退休後參加北京市老同志圍棋歷屆陳毅杯比賽,通常可進入前四名,1995年還以90歲高齡由四段晉升至五段。由於他的豁達、平易近人、淡泊名利,成為中國天文界的老壽星。

技術成就

從1930~1957年,李鑒澄參與了我國多座天文台、地震台的創建和恢復工作,不論是作為年輕科技人員還是項目主持者,他的聰明才智和實幹精神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為世人矚目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昆明鳳凰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長春地震台、黑龍江綏化地震台、哈爾濱地震台和大連地震台都包含著他的心血和努力。 20世紀50年代初,李鑒澄赴長春任東北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他受命主持創建長春地震台和黑龍江綏化地震台的工作,為長春地震台配備了維開式地震儀、東德水平垂直向照相記錄地震儀等先進設備,使該台成為當時國內設定最為完善的一座。他還在廢棄的哈爾濱地震台、大連地震台的基礎上進行重建,迅速恢復了兩台的日常觀測和研究工作。此後又測定了四個台站的經緯度,在我國東北地區建成了分布較為合理的地震觀測網路,為日後的地震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可靠保證。

李鑒澄是我國現代天文學誕生之後最早從事天文科普工作的先驅者之一。早在1934年,他就被《科學畫報》聘為天文知識特約撰稿人。直至1937年,在連續四年中他寫出了大量內容嚴謹、文字生動的科普文章。抗日戰爭期間,李鑒澄隨紫金山天文台遷往昆明鳳凰山,那時當地居民文化程度比較低,李鑒澄利用日全食的機會,預先在居民中宣傳有關日食的知識,並教給人們用墨塗黑玻璃來觀測日食發生過程的簡單方法,破除了流傳在民眾中對日食現象的迷信說法。1957年,我國第一份天文類科普月刊《天文愛好者》創刊,李鑒澄擔任主編,在此後的10餘年裡,為策劃一個新穎的版面,為得到一篇有價值的稿件,為能解答天文愛好者的疑難問題,他從不計較付出多少勞動,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在辦公室加班校稿。在其他編輯的共同努力下,《天文愛好者》月刊很快就成為中國最受人們歡迎的少數幾份優秀科普雜誌之一,並一直保持至今。

在北京天文館工作期間,李鑒澄擔任教學觀測組組長。當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後,他及時開展了對人造衛星的攔截觀測。同時他還撰文向廣大民眾介紹人造衛星的知識,並組織眾多天文愛好者,尤其是青少年集聚天文館西廣場追蹤衛星,使天文學獲得了廣大人民民眾的關注,積極推動了天文普及事業的發展。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被剝奪了科研的權利,打入牛棚。白天他打掃衛生,晚上則抓緊時間對手邊僅有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與人合著了《彗星漫談》等科普書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北京出版社開始編纂一系列《自然科學小叢書》,李鑒澄出任編委,又參與編寫了不少優秀的科普讀物。

人物經歷

1905年1月20日 生於江蘇省吳江縣(今吳江市)。

1925年2月~1929年1月 就讀於廈門大學理學院。

1930~1945年 南京,昆明,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助理員,助理研究員。

1930年 加入中國天文學會,曾任評議員、秘書、天文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委。

1945~1947年 重慶,任教育部科學儀器製造所副工程師,研究室主任。

1947~1949年 南京,任工商部商標局審查員。

1949~1950年 安徽懷遠,任東南醫學院數學物理副教授。

1950~1957年 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機電研究所研究員;《東北科學通訊》月刊主編。

1957~1987年 任北京天文館研究員,科學顧問;《天文愛好者》月刊主編。

1975~1987年 任北京出版社《自然科學小叢書》編委,《自然科學小叢書》天文類主編;《中國天文史料彙編》編委。

1978 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會。

主要論著

1 李鑒澄譯.星之權衡.宇宙1(5):1930,65~69

2 李鑒澄.獵戶座大星雲.宇宙1(6):1930,86~89

3 李鑒澄.恆星之自轉.宇宙1(9):1931,140~141

4 李鑒澄.行星與日斑周期.宇宙1(9):1931,141~142

5 李鑒澄.本月二十六日之月蝕.科學畫報1(24):1934,924

6 李鑒澄.一九三四年武仙座新星.科學畫報2(11)1935,:564

7 李鑒澄.二十四年一月之日月蝕.宇宙5(7):1935,118~119

8 李鑒澄.二十五年五月天象.宇宙6(11):1936,227~228

9 李鑒澄.一百六十公厘徑透鏡色像差之測定.宇宙7:1937,7~9

10 李雪漁.星期檢算法.宇宙8(7/8):1937,107~129

11 李鑒澄.芬斯爾新彗星.科學畫報5(2):1937,51

12 李雪漁.海爾傳略.宇宙8(11/12):1938,173~174

13 李鑒澄.超新星.宇宙9(11):1939,179

14 李鑒澄.彗星軌道之計算.宇宙。1941

15 張鈺哲,李鑒澄.彗星1941CDekock-paraskevpoulos之新軌道.宇宙14(4~6):1943,152~154

16 李鑒澄.論周髀算經.宇宙14(10~12):1943,224~230

17 李鑒澄.太陽黑子之觀測.宇宙14(10~12):1944,260~262

18 李鑒澄.一九四三年太陽黑子觀測.宇宙14(10~12):1944,263~265

19 李鑒澄.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和觀測.人造衛星和科學技術。1958

20 李鑒澄.論後漢四分曆的晷景、太陽去極和晝夜漏刻三種記錄.天文學報,10(1):1962,46~52

21 李鑒澄.《中國古代渾儀結構演變》

22 李鑒澄.《郭守敬的傑出創造——簡儀》

23 李鑒澄.歲差在我國的發現、測定和冬至日所在的考證.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第3卷:1984,124~137

24 李鑒澄.(合著者).彗星漫談.科學出版社,1978

25 李鑒澄.古歷十九年七閏閏周的由來.中國科技史料,1992,13(3):14~17

26 李鑒澄.晷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儀器.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45~153

27 李鑒澄.中國歷代日月交食周期的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94,13(2)

28 李鑒澄編著.《科學技術名詞解釋·天文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