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鑒

王本鑒,今四川省中江縣甘柏鄉人,受聘於本縣城廂女小任教,常在城廂中、國小教師和簡師學生中秘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開展革命活動。

革命烈士

王本鑒(1921-1949),今四川省中江縣甘柏鄉人。7歲時入楊氏私塾讀書,學習刻苦,幾年中讀完“四書”和部分“五經”,並能背誦許多唐宋名家詩詞。讀書時尤喜圖畫。1940年,考入中江縣簡易師範學校,學習成績優異。1943年秋,考入四川省立綿陽師範學校,與同鄉同學李英(共產黨員)朝夕相處,一起學習《新民主主義論》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等革命書籍。喜看《新華日報》。王常和李交流心得,談論形勢。中共“七大”召開後,在重慶工作的中共黨員謝光廷寄給李英很多馬克思主義著作,王暗中借閱,特別是讀了《共產黨宣言》一書後茅塞頓開,進一步明確政治方向,堅定信仰馬列主義。

光輝事跡

1945年校方逼著學生每學期多交一斗“尊師米”,平常又剋扣學生一伙食,引起師生不滿。李英派王到各班串聯罷課,3天中向校方提出很多條意見,校長黃長直害怕事情鬧大,當眾宣布免交“尊師米”,被迫交出300多名學生的一伙食費,由學生自主辦理,罷課鬥爭取得勝利。
1946年7月畢業,受聘於本縣城廂女小任教,常在城廂中、國小教師和簡師學生中秘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開展革命活動。11月由李英(榮壽)介紹,經中共川北(第二)工委書記王敘五批准為中共黨員。1947年春,繼任女子國小教員,同年秋到永興國小任教務主任月余,復回女子國小工作。10月15日中共中江縣工作委員會成立,王任副書記。
1948年春任女子國小教務主任。在校工作期間,為開展學生運動,王通過中江簡易師範學校學生王德立,發動同學開展反飢餓、反內戰活動,鬥爭取得勝利。接著又在積極分子中成立“讀書會”,組織學生閱讀進步書籍,會員從30多人發展到100餘人。王還利用節假日和星期天與該會的積極分子一道談心,交流學習心得。此間,先後吸收王德立、劉福潭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秋,王到永興教書,積極在家鄉發展黨員和開展農運工作。晚上常到農村找苦大仇深的貧苦農民交朋友,並在金山寺辦起夜校,吸收青年農民入學,講解革命道理,並自編課文。其中一篇是:“大麥黃、小麥黃,財主來收租,保長來催糧,窮人沒飯吃,兒女淚汪汪;大家團結緊,抗租又抗糧,誰敢抓壯丁,叫他見閻王。”青年農民把課文當成歌謠在鄉里傳唱,貧苦農民受到很大啟發。王又串聯親友,秘密組織“青年聯誼會”。不久,永興、積金、轉龍(屬金堂縣)等地就有3000多農民參加。接著王又發動農民開展抗丁、抗糧、抗捐鬥爭。縣府抓丁,王就叫青年人建立秘密聯絡網,發現抓丁就互相通風報信,立刻採取隱蔽措施。鄉、保長和地主們下鄉收糧逼租,就叫農民以災年為由進行拖欠。永興鄉15個保,只有二三個保交納部分田糧。當時,國民黨政府為了欺騙農民,搞所謂的“二五減租”,王決定來一個假戲真唱,一方面向廣大民眾揭露國民黨政府的陰謀,另一方面又號召佃農加強團結,和地主鬥爭,真正把租谷減下來。經過“二五減租”,團結在中共南路縣工委周圍的人越來越多。
隨著民眾運動的深入發展和革命鬥爭的需要,王熱情接待外地來的黨員,多數安排在共產黨員呂世卿、王定一、周策先等人家裡食宿,然後派到可靠的地方工作:他家成了開展地下鬥爭的聯絡點。王敘五、王朴庵、王子度等領導人多次來開會,他一面熱情接待,一面派人站崗放哨,保證安全。有次敵人向特務機關告密說:“王本鑒是異黨分子”。縣政府派出警察中隊到永興清鄉3個月未查出蛛絲馬跡。從此他認識到做好民眾工作還要建立人民武裝。不久,王和族人商議利用王氏宗祠會產收入,僱請10多工人,建立小兵工廠製造百多支步槍,接著又造駁殼槍和手彎子槍近百支,將這些槍送一部分支援中共遂蓬工委。造槍經費不足,王還賣掉一片樹林和10多畝土地來解決,並開始建立武工隊。
1948年9月,遵照川北工委“積極開展武裝鬥爭,迎接川北解放”的指示,王組織黨員學習毛主席《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結合本地實際,以金山寺為重點,把共產黨員和部分農民積極分子共30多人組建為“武裝工作隊”,白天勞動生產,晚上到農家宣傳《土地法大綱》,不斷發展壯大武工隊。1949年2月,中共川北工委批准建立中共中江縣南路工委,王任書記。王先後在積極分子中發展共產黨員17人,從1948年秋到1949年9月止,建立了金山寺、永安、轉龍(屬金堂縣)、大堰(今屬樂至縣)、積金、興隆等6個黨支部。同年12月,中共川北工委書記王敘五親自到永興視察並召開了南路縣工委委員會,決定將永興、積金的武工隊組建成“川中縱隊九支隊”,王任政委。九支隊下設3箇中隊,共有長短槍300餘支。12月12日王代表中共中江南路縣工委宣布正式舉旗,率一、三中隊解放積金,消滅縣警察二中隊1個班和鄉自衛隊,繳槍20餘支,取得勝利。隨即率3箇中隊從積金出發,經馮店、金順,在元興八角廟與楊澤民、倪邦英等領導的三(台)、蓬(溪)、中(江)、金(堂)、樂(至)邊區人民自衛軍(即四支隊)會合,解放了盛池。25日,王召開中共中江南路縣工委擴大會議,研究出擊竄回廣福的遂寧專署保全隊王長全部問題,決定組織兩個尖刀班分頭襲擊。26日,王帶領游擊隊進駐積金,宣傳約法八章,維持社會秩序。27日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149師447團宣傳幹事兼宣傳隊長艾維仁(中共黨員)率10名傷病員到達積金,王帶隊前往迎接。是日下午,王和羅敏、王德立等在積金街上一茶館裡向解放軍匯報當地情況後,商定約鄉長張甫澄上街談判,但張堅持要游擊隊首先放下武器,反覆交涉兩次均未成功。傍晚,張帶隊撤往廣福。

英勇犧牲

1949年12月28日(冬月初九日),王為了保證解放軍傷病員的安全,決定由王德立護送艾隊長經永興轉赴成都歸隊。這天積金逢場,9時許,王由林子清陪同去廣福找區長蔣柏舟等人談判和平解放廣福,在從積金去廣福途中(林子清開了小差),遭張甫澄反動武裝扣押,當押轉至積金下場口約一里的地方即被殺害,時年2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