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於昆明以南,江川縣境內,1994年秋建成開館,裡面陳列著七十年代出土並轟動世界的“牛虎銅案”等珍貴文物,還能承擔修復、整理和複製文物的任務,是全國第一個功能較齊全的青銅器專業博物館。該博物館公有8個展廳,其中青銅展廳集中陳列展出了館藏2000餘件文物中的279件,。它們按功能和用途分為生產類、生活類、軍事類、舞蹈類、裝飾類。

基本信息

簡介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於昆明以南,江川縣境內,距離昆明約110公里,於1994年建成開放,是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

外形是仿古建築,陳列著在滇王族古墓群中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據考證,這批文物是古代戰國末期至東漢初期的作品,至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

歷史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在中國文物考古界,有兩次驚人的發現:一是甘肅武威出土的銅奔馬“馬踏飛燕”,二是雲南玉溪李家山出土的銅祭器“牛虎銅案”。從此這一北一南,一馬一牛的精美雕塑譽滿神州,轟動世界,並有“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之稱。同時也翻開古滇王國神秘面紗的一角。牛虎銅案1972年出土於玉溪江川縣李家山古滇國墓葬群24號墓,高43cm,長76cm,重36千克,是貴族祭祀時用的華貴器具。“牛虎銅案”是一件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品。蒼涼中浸透著豪邁,悲歌里流淌著婉約。不由人要迷戀它充盈著生命力的動感,回味著它所帶來的那渺遠的精神氣質。動與靜、文與野、大與小、善與惡都呈現出如此完整的和諧統一。細賞銅案,總感受到一種撩人心魄的警示——危急與禍患就在身邊。這是一件展示戲劇衝突而又飽含哲理的空前絕後的神奇之作。“牛虎銅案”已成為玉溪乃至雲南博物界的神聖標誌。

李家山青銅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是“國寶級的曠世文物”,是中華青銅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們既和中原及西北青銅文化有著歷史淵源,但又有著鮮明的邊疆民族個性。對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古滇國的民族史、農牧史、冶金史、美術史、民俗史等等,均具有重要的價值。

李家山古墓群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位於江川縣城北16公里的早街村後山,山高約100米,山頂地勢平緩。由於墓葬分布密集,加之開荒種地、雨水沖刷,墓內隨葬品時有暴露,一部分墓葬遭到破壞。1972年1月至5月,由雲南省博物館和江川縣文化館組成的考古發掘隊對李家山古墓群進行了為期60天的發掘,發掘墓葬27座,出土隨葬物品包括“牛虎銅案”在內的青銅器總計1300餘件。其中21號墓經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為公元前550年左右,距今約2500年。以此墓為標尺,早期墓葬上限為春秋戰國時期,下限在西漢中期;晚期墓葬上限為西漢中期,下限晚至東漢時期。李家山古墓群為典型的“滇式”墓葬。兩次主要發掘清理的85座墓葬全部為豎穴土坑,分為貴族墓和平民墓。墓內人骨大多已朽壞,從墓中殘存的零星骨骼看,當為仰身直肢葬,大部分為單人葬,僅少數為二人合葬。根據隨葬品的組合情況,男性墓多以禮儀器、兵器、生產工具及扣飾等隨葬品為主,女性墓則以金銅釧、貯貝器、紡織工具及針線筒等為主。貴族墓區有大型墓葬6座,最大的墓葬墓口長6.8米,寬5.6米,深6米。墓中隨葬品有執傘銅俑、編鐘銅鼓貯貝器瑪瑙玉器,可判斷為滇王族墓葬。從李家山墓葬出土器物的人物形象和活動場面來看,“滇族”男子多手執兵器和生產工具,以從事戰爭、狩獵、農耕為主;而女子多以紡織、養殖為主。這種因性別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會分工,反映在隨葬品上的區別,在古代墓葬制度上是比較常見的。

展覽與藏品

手形銎銅戈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通長26.2厘米,寬9厘米,雲南江川李家山51號墓出土。手形銎戈可能作儀仗器使用,裝柄後如操生殺權力之手。器物構思巧妙,造型奇特,集裝飾效果與實用功能於一體,為中國青銅器所罕見,顯示了滇人的豐富想像力,是滇文化的藝術珍品。

蝕花石髓珠

東漢(公元25—220年)文物,通長6.1厘米,徑2.2—2.3厘米,雲南江川李家山69號墓出土。此石珠為肉紅石髓,表面白色花紋並不是天然的,而是化學腐蝕經人為加工而成,此類蝕花工藝最早出現於西亞和南亞一帶,可能通過古“蜀—身毒道”傳入,表明古滇國受外來文化影響之遠。

寬邊玉鐲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外徑20.6厘米,內徑6.7厘米,唇高1.2厘米,雲南江川李家山47號墓出土。這件玉鐲為目前古滇文化墓葬出土寬邊玉鐲中最大的一件。寬邊玉鐲是滇國特有的一種臂飾,大多出自墓主的手臂部,戴此玉鐲者有騎士、舞樂者,也有滇國的上層人物。

銅編鐘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高40.6厘米—50.2厘米,口寬16.8厘米—20.4厘米,雲南江川李家山51號墓出土。銅編鐘1套6件,大小相依,扁圓筒狀,器身飾旋紋,鐘口為橢圓形。李家山墓地僅出此一套編鐘,表明墓主人的身份極高,可能是古滇國的“王”或“侯”。

銅魚杖頭飾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高26厘米,長22.3厘米,雲南江川李家山51號墓出土。銅魚杖頭在大型墓是成對放置在戈、矛、棒等長柄兵器和儀仗器中,製作十分精緻,當屬專用的儀仗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