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李天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廣西臨桂人。1928年入桂軍當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曾任中共中央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34年榮獲三等紅星獎章,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基本信息

簡介

李天佑李天佑
李天佑,廣西臨桂縣人,漢族客家人。1914年1月8日出生在廣西臨桂縣六塘圩高陂寨的一個貧農家庭。兄弟姐妹5人,排行第三。姐弟中曾有兩人被賣抵債。幼年時讀過兩年私塾,後隨父母趕圩賣柴賣席賣竹器,在桂林一家米粉店當過學徒。家境的貧寒,使李天佑在小小年紀便產生了離家出走找出路的念頭。

1928年6月,年僅14歲的李天佑在桂林報名加入了北伐軍著名將領李明瑞的部隊當勤務兵。由於李天佑能吃苦,作戰勇敢,被提升為上等兵,次年6月,又被送到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創辦的廣西南寧教導總隊當了學兵,在共產黨人的教育啟發下,李天佑懂得了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能擺脫貧窮和飢餓。

1929年10月,李明瑞起兵反蔣失敗後,李天佑果斷地投向共產黨。之後,教導總隊的大多數人和廣西警備第四大隊開赴百色組成了一支革命隊伍,並在百色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前身。11月任教導營機槍連排長,參加消滅熊鎬大隊、收繳百色縣警察局和附近民團槍枝等戰鬥。12月11日陳豪人、張雲逸等共產黨人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起義的當天,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宣告成立,李天佑從此成為紅軍戰士。李天佑先後擔任軍部特務連副連長、連長,在參加攻打榕江城等一系列戰鬥中,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兩次帶傷戰鬥,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同時,他還帶領幹部、戰士下鄉幫助民眾鬥地主,繳田契、分土地,參加土改工作。

1930年10月,紅七軍奉命北上中央蘇區,李天佑帶領特務連,跟隨軍首長經過桂、黔、粵、湘、贛5省邊境,1931年7月在於都橋頭鎮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在這次行程一萬兩千里的行動中,李天佑不僅保衛了軍部首長和領導機關的安全,還多次在危急關頭帶領全連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掩護部隊脫離險境。當時紅七軍的許多同志都知道李天佑的“大名”,稱他是“年輕的老虎連長”。

革命經歷

戰鬥殲敵

李天佑和戰友李天佑和戰友
李天佑和戰友(右起第二位)李天佑和戰友(右起第二位)

紅七軍與紅一方面軍於都會師後,歸紅三軍團建制。不久即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鬥爭。李天佑率領特務連參加了蓮塘、良村、東固、方石嶺等戰鬥。

1932年2月上旬,在紅七軍攻打贛州的戰鬥中,李天佑身負重傷。3個月後,傷愈歸隊,任紅七軍第五十八團副團長。不久到瑞金中央紅軍學校上級幹部隊學習,於1933年1月結業歸隊,升任五十八團團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在黃陂、草台崗等戰鬥中,堅決執行了在運動戰中伏擊敵人的作戰方針,對取得第四次反“圍剿”殲國民黨軍3個師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933年5月,紅三軍團在寧都大湖坪按三三制整編,李天佑被任命為第五師第十三團團長。7月初,隨紅三軍團加入東方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入閩作戰。在攻克泉上堡和解放朋口的戰鬥中,率部隊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隨後,在兄弟部隊協助下,消滅國民黨十九路軍主力七十八師。8月中旬,指揮部隊將號稱鐵軍的十九路軍三六六團全部消滅,創造了紅軍一個團在運動中殲國民黨軍一個主力團的新戰績。為此,受到了彭德懷的高度讚揚。同年9月,因參加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李天佑隨紅三軍團回師黎川,先後參加了洵口、硝石、團村等戰鬥。年底,因指揮第十三團入閩作戰戰績出色,榮獲第二屆全蘇維埃代表大會授予的三等紅星獎章,其部隊榮獲“模範十三團”錦旗一面。

1934年1月,20歲的李天佑升任紅五師師長。在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的指揮下,率領紅五師參加了第二次入閩作戰,相繼攻克沙縣和尤溪縣。4月,奉命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中著名的高虎腦戰鬥。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的瘋狂進攻,以鋼鐵般的意志在負傷的情況下指揮部隊堅守陣地3天3夜,擊退了敵人9次大的衝擊,直到接到命令才撤離戰場。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長征。紅五師作為紅三軍的前衛,在師長李天佑、政委鍾赤兵的指揮下,先後突破了敵軍的3道封鎖線,為軍團主力打開了通道。在隨後進行的湘江之戰中,李天佑面對數量和武器裝備都占絕對優勢的敵人,毫無懼色,在廣西灌陽新圩阻擊陣地堅守3天3夜,終於保住了紅軍向湘江前進的通道,掩護中央機關縱隊渡過湘江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扎西整編,紅五師改為十三團,李天佑被調到軍團部任作戰科科長。1935年6月,被任命為右路軍第三十軍參謀長,在巴西地區,李天佑反對張國燾分裂中央的路線,隨陝甘支隊繼續北上。11月下旬,時任陝甘支隊二縱隊十團團長的李天佑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

1936年2月,李天佑調任紅一方面軍二師副師長,協助師長劉亞樓、政委肖華參加東征。5月,東征紅軍勝利回師陝北,被任命為紅四師師長。

1936年5月,李天佑和政委黃克誠奉命率紅四師參加西征戰役,先後殲滅馬鴻賓的一個旅和其騎兵師的一個團。1936年10月,率紅四師參加了山城堡戰役,為結束10年內戰的最後一仗貢獻了力量。

抗擊日寇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四師在三原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六八六團,李天佑任團長。1937年9月23日,率六八六團作為主攻團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戰鬥,擊斃日軍精銳坂垣師團二十一旅團1000餘人。10月,指揮部隊在廣陽附近殲滅日軍千餘人,繳獲戰馬數百匹。1938年3月,被任命為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代旅長,率部開進呂梁山地區,尋機痛殲南犯之敵。

1938年5月,李天佑因病調回延安,不久轉到西安治療。年底,奉命到蘇聯學習,通過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特別班學習,為他回國後指揮大兵團作戰打下了基礎。1943年8月,化裝成蒙古商人,騎著駱駝克服重重困難,輾轉到達延安。1945年4月,參加了中共“七大”。

攻戰東北

李天佑將軍與參賽部隊官兵親切交談李天佑將軍與參賽部隊官兵親切交談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天佑奉命到瀋陽,協助呂正操完成鞍山、營口地區的設防任務。1946年1月,被任命為北滿軍區參謀長,不久北滿軍區改為松江軍區,李天佑就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1946年冬至次年春,率領松江軍區部隊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共殲國民黨軍1.6萬餘人。1947年5月,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他狠抓部隊的戰略戰術訓練,使部隊學會大兵團作戰。在夏季攻勢作戰中,指揮第一縱隊殲國民黨軍第七十軍一部,占領了公主嶺等地。在參加6月進行的攻取四平的戰鬥中儘管沒打好,但使部隊初步獲得了大規模攻堅戰的經驗。

1948年3月,攻取四平的戰鬥再次打響,和萬毅指揮部隊經過23個小時的激戰,解放了四平。9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發起遼瀋戰役,率第一縱隊擔任戰役總預備隊。攻錦勝利後,率部參加了殲滅廖耀湘兵團的遼西會戰,消滅國民黨軍主力新一軍、新六軍和新三軍各一部。遼西會戰剛結束,李天佑又率部直撲瀋陽並很快攻克。 遼瀋戰役後,部隊整編,第一縱隊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李天佑任軍長。1948年底,率三十八軍6萬精兵直插華北平津之間參加平津戰役,與兄弟部隊共同擔負主攻天津任務。

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對天津發動總攻,李天佑率部從西向東過關斬將,殺入天津城,戰至15日下午3時,守國民黨軍13萬人全部被殲,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俘,天津宣告解放。
1949年4月初,李天佑出任第十三兵團第一副司令員。

大山剿匪

l949年李天佑、鍾赤兵、羅榮桓(前左起)l949年李天佑、鍾赤兵、羅榮桓(前左起)
電視劇《血戰四平》中的李天佑(胡亞捷飾)電視劇《血戰四平》中的李天佑(胡亞捷飾)

廣西是桂系經營多年的老巢,國民黨特務和土匪成災。1949年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召開緊急會議,布置“總體戰”,發動“一甲、一兵、一槍”的運動。他指令十萬大山、六萬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瑤山開展所謂“廣泛的游擊戰爭”。

北伐軍真正的先鋒旅長鍾祖培,曾經功勳卓著,1927年就是第7軍中將副軍長。1950年新年一過,國軍退役軍長鍾祖培任國民黨“反共救國軍”總司令,組織部眾,糾集幾千名人在恭城暴亂,高喊著“反北佬”、“反征糧”,聚眾攻打縣城,搶劫公糧,鬧了個“新年亂”。

在湖南友鄰部隊的馳援下,李天佑武力平息了恭城暴亂,鍾祖培將軍大勢已去,後來被傾向革命的家人勸降,主動下山。
誰知恭城平暴後,平樂、玉林、柳州等地發生規模更大的土匪暴亂。幾百股土匪,聚集了9萬多人馬,聲勢浩大。李天佑派兵圍剿,在3個月內,剿滅土匪4萬,剩餘的5萬多人馬潰散,有的逃進了深山和岩洞裡。3個月後,美軍入侵朝鮮的訊息傳到廣西,土匪們以為美國佬又來幫助蔣介石了,匪亂髮展到最高潮,全省102個縣土匪蔓延到了97個縣,500多名幹部被殺,公糧2800多萬斤、牲畜26萬多頭被搶。土匪如此猖獗,李天佑天天剿匪,忙了個不亦樂乎,但是,土匪還是多如牛毛,剿滅不盡。

1950年11月10日,毛澤東親自來電,限期廣西省委要在1951年5月1日前完成肅清全省土匪的任務。隨即,李天佑揮戈直指大瑤山匪幫。

大瑤山是土匪的大本營。它位於廣西中部偏東地區,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外圍延伸到鹿寨等10多個縣。這一帶山環水繞、地勢險峻,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屯兵的好場所。

早在廣西解放前夕,白崇禧就令保密局特務隊——交警總隊一部分進駐大瑤山,後來又不斷從香港派特務進來打著各種旗號拉隊伍。他們把梧州、平樂、桂林等地區的重要匪首糾集在這裡,加上大、小瑤山本地的土匪,一時號稱有8個軍,12個師、3個旅、2個縱隊、1個行署指揮部,把矛頭直指革命政權,進行顛覆活動。

李天佑對大、小瑤山地區的複雜地形及匪情作了細緻的分析研究之後,提出了一條消滅土匪的妙計:“圍鳥驅叢,圍魚驅水”,利用瑤山四周的天然屏障,構成一道封鎖線,不讓土匪逃跑。然後,把瑤山外圍土匪趕入山內,採取分散駐剿和搜剿雙管齊下。
另一條妙計是封江封路,由三條江一條公路構成。以大瑤山為中心,從桂平到潯江為一線,從梧州到平樂的桂江為一線,從桂平到柳江為一線。公路從鹿寨到平樂為一線,長達1000多公里,穿過12個縣境,形成梯形封鎖區,把大、小瑤山及外圍地區包圍在中間,形成大包圍圈,布下天羅地網。

1950年秋,李天佑親自率領廣西剿匪前線指揮部,奔向貴縣、桂平、蒙山等地,組織14個團的正規部隊和十多個縣的地方武裝和民兵,參加大瑤山會剿。

千里封江封路給包圍圈內的土匪敲響了喪鐘,土匪曾組織了40多次突圍,沒一次得逞,被我軍在封鎖線附近殲滅了五六千人。與此同時,我軍到處張貼剿匪布告和標語,廣泛開展民眾性的反霸、反特和收槍行動,狠挖匪根,摧毀其社會基礎。

1951年1月8日,李天佑命令部隊向土匪發起總攻,部隊冒雨奔襲,但只在幾個村子殲滅土匪400多名,多數部隊撲空。李天佑當機立斷,命令部隊改變戰略戰術,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在他的指揮下,部隊採取敵變我變,以駐剿發動民眾,實行剿匪與反霸相結合;組織飛行隊實行進剿跟蹤追擊,搜山搜洞,機動靈活地消滅敵人。同時,號召部隊把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結合起來,把宣傳品貼遍村子和山洞,迫使敵人投降。

2月2日,廣西剿匪部隊集中13個營的兵力,進入大小瑤山,逐山、逐村、逐洞圍追堵截,剿滅土匪。經廣大軍民50天英勇頑強奮戰,大、小瑤山及其周圍的土匪全部被殲,主要匪首無一漏網。楊創奇、余鑄、甘競生、林秀山等主要匪首被活捉,林秀山在公審後被槍決,韓蒙軒被擊斃,共殲滅土匪3.8萬人,使大瑤山人民獲得徹底解放。與此同時,還消滅了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重點地區的全部土匪。

人物生平

1914到1929

李天佑(1914-1970),廣西臨桂縣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排長、特務連連長,紅三軍團第五十八團副團長、團長,紅三軍團第五師十三團團長、師長、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十團團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副師長、第四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團長、副旅長、代旅長。一九三九年赴蘇聯學習軍事。解放戰爭時期,任北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市衛戍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三十八軍軍長,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兼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

1914年1月8日生於臨桂縣六塘圩高坡寨,家境貧苦,幼年讀過兩年私塾,綴學後隨父勞動謀生。1928年,參加北伐名將李明瑞獨立團當兵,次年被選到南寧的廣西教導總隊當學兵,在張雲逸等的教育啟發下,懂得了窮苦人要跟共產黨鬧革命的道理。1929年10月6日,南寧軍校發生叛亂。李天佑正在睡夢中,突然聽到緊急集合的號聲,他急忙穿衣,拿起武器,電燈忽然熄滅。室外響起了槍聲,室內一片混亂。他聽到共產黨員、政訓教員李朴在大聲叫喊:“贊成革命的跟我來!”李天佑毫不猶豫跑到他這一邊。又聽李朴叫道:“快抓反革命!”

原來,主政廣西的俞作拍、李明瑞通電反蔣,結果手下三個師長被蔣介石收買叛變,有人煽動教導總隊的學員去投蔣。但是,張雲逸早有部署,李天佑積極配合共產黨人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開始了革命戌馬生涯。10月中旬,李天佑跟隨革命隊伍由南寧開赴百色,途中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1月,李天佑任教導營機槍連的排長,參加消滅反動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並收繳百色縣警察局和附近民團槍枝的戰鬥。12月11日,在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領導下,發動了百色起義,宣告中國紅軍第七軍成立,年僅15歲的李大信任軍部特務連副連長。

1929到1931

1929年12月中旬的一天,桂西土匪2000多人向百色撲來,留守百色的只有軍部機關部分幹部和勤雜人員以及教導營、機槍連和半個特務連,敵我力量懸殊,形勢嚴峻。李天佑毫不畏懼率領特務連參加了守城巷戰,接著又搶占城外高地。城裡城外密切配合,粉碎了敵人進攻。

1930年2月初,國民黨桂系軍閥黃紹竑調遣4000餘人“圍剿”右江蘇區,妄圖消滅年輕的紅七軍,李天佑跟隨紅七軍主力參加隆安戰鬥,激戰5晝夜,帶頭衝鋒奪取敵人占領的制高點,腳部負傷還堅持戰鬥。

1930年3月底,紅七軍決定開展外線作戰,李天佑腳傷未痊癒,就隨軍向貴州挺進。4月初,16歲的李天佑被任命為特務連連長。4月底,紅七軍攻打貴州國民黨軍閥王家烈的後方基地榕江縣城。由於城防堅固,炮火猛烈,紅軍連續幾小時攻擊未能突破。紅七、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喊道:“特務連,跟我上!”李天佑忙說:“總指揮,讓我上!”李天佑挑選12名戰士組成突擊隊,肩扛竹梯,身帶鐵釘,躍出戰壕,衝過敵人的火力網,把竹梯搭上城牆,他帶頭冒著敵人炮火攀竹梯登上城頭,不顧大腿中彈,血流如注,咬緊牙關,扔出幾顆手榴彈,炸毀了敵人的機槍,並同城頭的敵人展開肉搏,打開突破口,為部隊開闢殺進城裡的血路,攻下榕江縣城,紅軍殲敵6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還籌得軍餉數萬元。

5月,李天佑又隨部回師右江,在攻打馬鞍山一個大碉堡時帶頭衝殺,腳板第3次被打穿負傷,先後參加了收復百色、奉議、恩隆等縣的戰鬥。

10月,紅七軍奉命北上。12月底攻打武崗縣,敵人突然增兵8個團,紅七軍同敵人激戰5晝夜,傷亡嚴重,部隊減員三分之一以上,我軍被迫撤退。李明瑞命令:“特務連頂住!”李天佑對特務連黨代表吳西說:“我帶一個排掩護,你指揮其他排保護軍首長轉移!”李天佑奉命帶一個排頂住追擊的敵人,掩護軍首長和軍部機關的轉移。

1930年2月3日,在廣東省乳源縣梅花村,敵4個團前來圍攻,敵眾我寡,我軍殺傷敵1000人左右,自己也傷亡6至700人,幹部傷亡近三分之二。在紅七軍首長指揮下,特務連連長李天佑率領全連浴血奮戰,殺出血路,掩護部隊衝出重圍。在搶渡樂昌河時,敵軍同時撲來,把紅七軍截成兩路,李天佑帶特務連緊跟軍長張雲逸,掩護尚未渡河的第58團少數連隊和機關人員,向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前進。特務連隨紅七軍主力轉戰湘贛蘇區,配合兄弟部隊粉碎敵人第二次“圍剿”,參加了安福、宜黃、蓮花等戰鬥。

在攻打蓮花城外一個山頭時,我軍久戰不下,張軍長要特務連上。李天佑找到司務長,給他10塊光洋說:“你今天一定要買一頭豬回來廣第二天一早,全連殺豬加菜,吃了一頓飽飯,李天佑問大家:“都吃飽了嗎?”“吃飽了!”“吃飽了,就跟我來,去攻占那座山頭!”李天佑赤膊上陣,雙手拿著大刀和駁殼槍,指揮全連冒著敵人炮火勇猛衝擊,不到半個小時就攻占了山頭,保證了蓮花戰鬥的勝利。李天佑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英雄氣概,被大家讚譽為“小老虎連長”。

1931到1934

1931年7月,紅七軍跟中央紅軍在江西省于都縣會師,劃歸紅三軍團建制。李天佑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作戰,後到會昌、尋鄔休整擴紅。1932年2月上旬,在攻打贛州攀登城牆時,李天佑身中3彈。傷愈後,升任紅七軍第58團副團長,調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後任團長,參加第四次反“圍剿”的黃破、草台崗等戰鬥。

1933年6月,任紅三軍團第5師13團團長,參加東征福建的朋口、連城等戰鬥,李天佑在南平縣西芹指揮該團殲滅國民黨號稱鐵軍的第十九路軍的366團,開創了紅軍1個團在運動中殲敵1個主力團的輝煌戰績,榮獲三等紅星獎章,該團被授予“模範13團”獎旗。軍團長彭德懷拍著19歲的李天佑的肩頭說:“小鬼,你年紀不大,指揮打仗還真有本事!”

1934到1937

李天佑夫婦銅像李天佑夫婦銅像

1934年1月,李天佑升任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在參加第五次反“圍剿”的石城縣高虎腦阻擊戰中,左手受傷仍然指揮全師堅守陣地,打退敵人9次集體衝鋒。10月,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李天佑率領紅5師擔任軍團前衛,奉命在廣西灌陽新圩抗擊國民黨兩個師,激戰3晝夜,完成掩護中央機關縱隊安全渡過湘江的任務。

1935年1月,李天佑任紅三軍團司令部作戰科長,協助軍團長積極貫徹執行遵義會議確定的新的作戰方針,先後參加了攻占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等戰鬥,10月,到達陝北。直羅鎮戰役後任紅1軍團第2師副師長,第4師師長,1936年參加西征作戰。10月間,李天佑率部參加了打敗國民黨中央軍胡宗南部隊的山城堡戰鬥,為結束十年內戰的最後一仗貢獻了力量。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4師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李天佑任團長,開赴山西抗日前線。

1937年9月,李天佑率全團參加殲滅日軍板垣師團1000人的平型關戰鬥。

1938年,任第343旅副旅長,參加正太路的多次戰鬥,消滅日軍數百人,繳獲戰馬數百匹和200支步槍。3月,代理343旅旅長,率部轉戰於呂梁山區,參加開闢晉西南抗日根據地。

1938年底,奉命赴蘇聯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4年春返回延安。194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李天佑先後任北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司令員,第4野戰軍38軍軍長,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組織和指揮部隊參加三下江南,戰四平、奪取公主嶺、新老開原等戰鬥。

1947年6月,指揮2個縱隊另1個師和配屬5個炮兵營攻打四平,殲敵1萬多人,攻占城區五分之三。戰後,總結出一套攻堅戰術,在東北各部隊推廣。

1948年5月,指揮3個縱隊和4個炮兵團再次攻打四平國民黨守軍,殲敵近2萬人。1948年9月,率部參加遼瀋戰役,殲敵近3萬人。

1949年1月,在平津戰役中,李天佑擔任解放天津西線指揮員,指揮38軍、39軍,全殲天津國民黨軍13萬人。是役後,擔任第13兵團副司令,率部南下參加渡(長)江、解放湖北等戰役,為全國解放立下赫赫功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天佑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參與領導廣西剿滅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的鬥爭。他親自指揮部隊實施以瑤山為中心的重點會剿,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開展民眾性的反霸反特收槍運動,殲滅土匪42萬多人,如期肅清廣西匪患,受到毛主席發電嘉獎。1954年,入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55年獲得上將軍銜。獲得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任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8年1月,任廣州軍區代司令員。

196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是中共第七、八、九屆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國防委員會委員。1970年9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年僅56歲。

人物故事

三次救人
李天佑和夫人李天佑和夫人

1962年9月,李天佑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1月,他到北京就職。“文革”爆發後,他置身於鏇渦中,卻有3次“救人”的故事。

1966年10月5日,林彪借軍委和總政治部的名義,發出《關於軍隊院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緊急指示》。這個檔案下發後,在動盪中的軍隊院校更是火上加油,立即和地方院校一樣大鳴大放,並且外出“串聯”。

一天,總參二部副部長張挺出於關心,去招待所探望從南京外語學院來京“串聯”的造反派學生,誰知他這一去,竟是“自投羅網”,造反派說他“歷史問題不清楚”,反把他扣留起來了。

分管二部的副總長李天佑接到報告後,立刻趕去與造反派頭頭交涉,告訴他們說張挺副部長正在參加一個外事活動,要求他們馬上放人。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說服,學生們答應第二天放人。

可是,第二天早晨,他一去上班,就接到兩個電話,說造反派要帶張挺回南京批鬥,已去火車站了。他放下話筒,又立刻趕去火車站。

此時正是學生“大串聯”高潮,火車站人山人海,十分混亂。因走得匆忙,他身邊只有一個警衛員。但他不顧個人安危,在雜亂的人群中,找到了那些學生,再次勸誡他們以大局為重,並說:“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在北京解答,不能把人帶走。”可是,談了一個小時,造反派還是不答應,李天佑嚴厲地批評他們:“你們什麼也不顧,這樣做是錯誤的!”

“造反有理,革命無罪!”李天佑沒有辦法,最後只好向學生們提出3條要求:一、必須保證人身安全;二、快去快回;三、只能解答問題,不能批鬥。學生們終於同意了。為穩妥起見,他與南京軍區聯繫,請他們協助做學生的說服工作。3天后,張挺副部長平安地返回了北京,逢人便說:“李副總長救了我一命。”

在“文革“中,李天佑大概是有在東北時赫赫戰功,又是在林彪麾下,所以受衝擊並不大,但他並不因此在運動中作壁上觀,而是儘自己之力,保護同志和戰友。

1967年夏天,武漢發生了震驚中外的“7·20事件”,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被視為這一事件的“黑後台”,遭到了批鬥。不久,副總長彭紹輝的一位親戚在武漢大學讀書,從武漢來京,問及此事,彭副總長說:“陳再道有什麼問題?他是個好同志,是我們的老戰友。”誰知這位親戚將這話記在了本子上。回到武漢後,此話被武漢大學的造反派發現,他們立刻上京,要把彭副總長拉到武漢批鬥。彭紹輝是毛澤東的湘潭老鄉,從小就參加革命,在戰爭年代就成了有名的獨臂將軍。李天佑得知造反派要批鬥彭紹輝後,親自與學生見面,勸他們說:“我們總參的幹部你們不能抓,有問題我們自己解決。”

由於李天佑堅決反對批鬥彭紹輝,學生們只好悻悻回去了。可不久總參內部有人有意見,說:“‘7?20事件’是中央定了性的,彭說這樣的話,就是替陳再道翻案。”李天佑堅持說:“要核實後再下結論。”事情查清後,彭副總長作了一般性檢討。不久,毛澤東在總參的報告上批示:“我看還是這樣處理好。”

彭紹輝隨即恢復了副總長工作,見到李天佑後說:“謝謝你火線救人呀。”1968年3月,林彪、江青一夥製造了“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冤案,楊成武代總參謀長受到批判後押起來,黃永勝調任總參謀長。隨後,全國展開審乾工作。李天佑負責軍隊審乾工作。

在審乾中,有人在清查北京的敵偽檔案時,發現了一個叫王德的特務,其姓名、籍貫,都與總參作戰部副部長王德相同。這是一個重大的情況!總參作戰部的副部長是特務,這還得了?!總參一位領導當即指示作戰部將王德副部長隔離起來。作戰部負責審乾工作的肖劍飛副部長卻認為,只憑一份材料,就將一位副部長關起來,太過於輕率,於是建議說:“是不是待調查後,再視情況處理?”這位領導堅持說:“如果我們作戰部的副部長是特務,還不果斷採取措施,行嗎?去按我的意見辦。”肖劍飛思想不通,只好去請示李天佑。

李天佑聽了匯報,贊同他的意見,說:“現在是‘文革’時期,我們審查幹部更應當掌握好黨的政策,按政策辦事,當矛盾性質未弄清楚之前,應先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不能輕易關人,黨的一貫政策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
接著,他交代肖劍飛:“要妥善安排好王德副部長眼前的工作,同時組織人員抓緊調查。那位領導同志的工作則由我去做。”
經過半年多的外調和查證,最後審乾組查明:敵偽檔案中的王德和作戰部王德副部長並不是同一個人,他們是同縣、同區,但不同鄉,敵偽王德的年齡也比王德副部長大五六歲。這樣,王德副部長就免受了一次不白之冤。
情況弄清楚後,李天佑說:“同名同姓,竟然還同縣、同區,這么巧事還真不多!幸好,兩人不同鄉,不同年。不然,我們就冤枉一位好同志了。做工作不能不細緻呀!”作戰王德副部長則說:“大特務的罪名,誰擔得起呀!幸好李副總長救了我一命!”

榮譽勳章

新中國成立後,李天佑就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指揮肅清國民黨餘部和剿匪地鬥爭。1957年後,先後任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天佑曾任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還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李天佑於1970年9月27日在北京病逝,終年56歲。

後世紀念

電影

李天佑血戰四平》革命題材的影片
導演:安瀾
影片講述的是1947年至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城市攻堅戰——四平攻堅戰。該片以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擔任四平攻城總指揮為主要線索,再現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城市攻堅戰。
影片從人物入手,不僅塑造了有勇有謀、愛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將,也刻畫了一批圍繞在他身邊,既淳樸、可愛,又令人尊敬的戰士形象。通過眾多平凡英雄的犧牲與奉獻,展示了我軍將士敢打敢拼、勇敢無畏、能打大仗、善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再現了戰爭中的人性閃光點,反映共和國開創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團隊精神情懷。其戰爭場面規模宏大,震撼人心,充分體現了電影大氣、恢宏、慘烈、真實的藝術特色。
3月3日晚,革命戰爭題材電影《李天佑血戰四平》首映式在新余市舉行。該片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八一電影製片廠、新余市委市政府、四平市委市政府聯合攝製。
該片以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擔任四平攻城總指揮為主要線索,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城市攻堅戰。影片不僅塑造了有勇有謀、愛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將形象,也刻畫了一批既淳樸可愛又令人尊敬的戰士形象。
《李天佑血戰四平》劇本由新余市劇作家張付華創作,著名影視演員胡亞捷、王強擔綱主角,是新余市投資拍攝、向建國60周年獻禮之作,3月6日將在央視電影頻道(CCTV-6)首播並在全國上映。
紅七軍
導演:吳子牛
上映:2010-11-29
演員:周朗,馬曉偉,鄭國霖,韓雯雯
地區:中國
簡介:在中國紅軍戰鬥序列中紅七軍是一支驍勇善戰、英勇頑強的部隊,是一支伴隨著百色起義誕生的部隊,是一支以廣西少數民族為主組成的部隊。從這支部隊里走出了共和國的軍委主席,一位大將,兩位上將(李天佑上將),四位中將,十二位少將和一大批黨政高級幹部。本劇將藝術地再現這支英雄部隊的誕生,再現它艱苦卓絕,英勇輝煌的戰鬥歷程,激勵後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圖書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

圖書信息
書名: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
作者:張正隆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出版年:2011-9
定價:69.9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806878989
內容簡介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是著名軍事文學作家張正隆繼《槍桿子1949》
之後推出的又一軍事雄文。書名取自元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再次深度抒寫四野戰史,首次聚焦四野名將——梁興初、李天佑、丁盛、鍾偉、胡奇才、韓先楚、劉震、鄧華、賀晉年、黃永勝、劉亞樓、解方、蘇靜、吳克華、李作鵬、徐國夫等人的軍事生涯。戰爭親歷者的口述史,首次公開發表來自於四野名將後人的百餘幅珍貴老照片。
作者簡介
張正隆,1947年出生,遼寧本溪縣草河口鎮人。著名軍旅作家。中共黨員。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赴本溪縣小市公社插隊務農,1969年應徵入伍參加解放軍,歷任81065部隊戰士、排長、新聞幹事、宣傳幹事、瀋陽軍區文化部創作室專業作家。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報告文學《雪白血紅》、《槍桿子1949》、《解放》、《西部神話》、《戰將》、《戰爭記憶》,中篇報告文學《大寨在人間》等。長篇報告文學《血情》獲第三屆解放軍文藝獎及中國報告文學505杯獎,另有10餘部長、中、短篇報告文學獲軍內外省軍級以上報刊優秀作品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