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小說《水滸傳》人物]

朱仝[小說《水滸傳》人物]

朱仝,小說《水滸傳》中人物,為梁山第十二的好漢,綽號美髯公。鄆城縣人,富戶出身,曾為鄆城縣馬兵都頭。為人極為重義氣,先義釋晁蓋等劫掠生辰綱的七星,後因義釋因打死白秀英的步兵都頭雷橫被刺配滄州。盂蘭盆大齋日之夜,因失卻滄州府小衙內(吳用授計,李逵執行),被迫隨吳用等上梁山入伙,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二位,上應天滿星,為山寨馬軍八驃騎兼八先鋒使之一。隨宋江征遼,田虎,王慶,方臘。最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官至太平軍節度使。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朱仝朱仝
朱仝,《水滸傳》人物,鄆城縣人,富戶出身,曾為鄆城縣馬兵都頭。為人極為重義氣,先義釋晁蓋等劫掠生辰綱的七星,後因義釋因打死白秀英的步兵都頭雷橫被刺配滄州。盂蘭盆大齋日之夜,因失卻滄州府小衙內(吳用授計,李逵執行。)被迫隨吳用等上梁山入伙,為山寨馬軍八驃騎兼八先鋒使之一。第十三回出場。隨宋江征遼,田虎,王慶,方臘。最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

人物外貌

朱仝身高八尺五寸,生得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頜下一副虎鬚,長一尺五寸,很象關雲長的形象,因此,滿縣人稱“美髯公”。

人物資料

天罡∶天滿星白描版朱仝

職業∶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四征南大將

武器:九龍朝陽刀

排名∶天罡星十二

綽號:美髯公

讚美的詩句: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面如金棗色通紅;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鬢公。

回目

出場回目:第13回

上山回目:第52回

人物經歷

人物出身

朱仝原是山東鄆城縣巡捕馬兵都頭,富戶出生,為人仗義疏財,專愛結識江湖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善使刀、槍。

仗義助人

劉唐、晁蓋、吳用、阮小二、阮小七、阮小五、公孫勝、白勝八人劫取生辰綱事發,朱仝故意將他們放走,便讓雷橫去攻晁家莊前門,自己去後門埋伏。

晁蓋果然從後門突圍。朱仝放走晁蓋,建議他去梁山泊落草,又假作失足摔傷腿,以此撇清自己。晁蓋等人最終上了梁山。宋江殺死閻婆惜後,被閻婆告到縣衙。知縣雖有意徇私,但又怕閻婆去州里告狀,只得命朱仝與雷橫去追捕宋江到案。朱仝來到宋家莊,讓雷橫等人守住莊門,獨自進莊搜查,在佛堂的地窖中找到宋江。他非但沒有抓捕宋江,還勸宋江遠行避難。返回縣衙後,朱仝又上下打點,終於使得宋江的案子被暫且壓下。

朱仝與雷橫同為鄆城縣都頭,兩人交情很深。一日,雷橫上街閒走,聽曲時忘記帶銀兩,被唱曲人白玉喬、白秀英父女惡言嘲諷,雷橫大怒痛打白玉喬,被白秀英告之相好鄆城知府,被枷在縣前示眾。雷母前來送飯欲解雷橫綁繩,白秀英毆打雷母,雷橫大怒一枷打死白秀英,被判發配於濟州。朱仝在去的路上私放了雷橫,朱仝因而獲罪被刺配滄州。

被迫落草

雷橫打死新任知縣的相好白秀英,被打入囚牢。朱仝此時已改任當牢節級,替他上下打點。最終,雷橫被解赴濟州,由朱仝押解。朱仝在途中將雷橫放走,而後回縣衙自首,被“斷了二十脊杖,刺配滄州牢城”。

雷橫則偷偷返回家中,帶著老母連夜投奔梁山

朱仝到滄州後,又得到滄州知府的賞識以及其子小衙內的喜愛。知府便讓朱仝每日抱著小衙內上街玩耍。盂蘭盆節時,朱仝帶小衙內去放生池邊看放河燈,遇到奉命下山的雷橫,被拉到僻靜處,見到梁山軍師吳用。吳用請朱仝上梁山入伙。朱仝婉拒,返回原處時卻不見了小衙內。他在城外找到小衙內時,小衙內已被李逵殺死。朱仝大怒,與李逵相鬥,被引到柴進的莊中,經眾人相勸,只得同意上梁山,但仍表示不欲與李逵共處。後經晁蓋等人調解,李逵又拜倒陪話,朱仝才“消了這口氣”。

逼上梁山

朱仝發配至滄州後,因滄州知府見朱仝相貌非凡,為人謙和,且深得其子喜愛,就讓朱仝每日帶四歲的小衙內上街玩耍。五月初五蘭盂盆會,夜帶小衙內觀燈忽遇好友雷橫。原來雷橫被放後即帶母上了梁山,宋江聽說此事,念記舊日情義欲請朱仝上山,吳用為此特設計帶李逵、雷橫到此。雷橫勸朱仝上山、朱仝不允,卻發現小衙內不見,從雷橫口中得之被李逵抱走,朱仝大驚,尋至城外見小衙內已被李逵殺死,斷了朱仝的歸路,朱仝大怒與李逵相鬥,李逵且戰且退,引朱仝至柴進莊,經眾人相勸,只得同上梁山。朱仝上梁山後,深得眾兄弟敬重,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等大戰中屢立戰功。

人物結局

和梁山大軍一起接受招安後,參加了平定遼國、河北、淮西、江南的征戰,在蘇州城下,做為梁山八員上將之一,與南軍八將捉對廝,率先將南軍大將苟正槍挑馬下,盡顯風威。平南歸來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上任後管軍有方,後來,隨同名將劉光世出戰金兵,屢破強敵,因戰功直至升任到太平軍節度使。朱仝的結局可謂完滿,應了他天滿星的命數。

上梁山緣由

朱仝朱仝
朱仝與雷橫同為鄆城縣都頭,兩人交情很深。一日,雷橫上街閒走,聽曲時忘記帶銀兩,被唱曲人白玉喬、白秀英父女惡言嘲諷,雷橫大怒痛打白玉喬,被白秀英告之相好鄆城知府,被枷在縣前示眾。雷母前來送飯欲解雷橫綁繩,白秀英毆打雷母,雷橫大怒一枷打死白秀英,被判發配於路為朱仝私放,朱仝因而獲罪被刺配滄州。至滄州後因為人謙和,深得知府及其子喜愛,每日帶小衙內上街玩耍。

五月初五蘭盂盆會,夜帶小衙內觀燈忽遇好友雷橫。原來雷橫被放後即帶母上了梁山,宋江聽說此事,念記舊日情義欲請朱仝上山,吳用為此特設計帶李逵、雷橫到此。雷橫勸朱仝上山、朱仝不允,卻發現小衙內不見,從雷橫口中得之被李逵抱走,朱仝大驚,尋至城外見小衙內已被李逵殺死,朱仝大怒與李逵相鬥,李逵且戰且退,引朱仝至柴進莊,經眾人相勸,只得同上梁山。英雄排座次位居天滿星,為一百單八將之十二,成為梁山泊馬軍八驃騎將軍之六。

義釋雷橫

雷橫是個大孝的人,見了母親吃打,一時怒起,打死白秀英而吃官司。“朱仝尋思了一日,沒做道理救他處,朱仝自央人去知縣處打關節,上下替他使用人情。”這是疏財的一面。“朱仝引了十數個小牢子監押雷橫,離了琿城縣,約行了十數里地,見個酒店,朱仝道:‘我等眾人就此吃兩碗酒去。’眾人都到店裡吃酒,朱仝獨自帶過雷橫,只做水火,來外面僻靜處開了枷,放了雷橫,吩咐道:‘賢弟自回,快去家裡取了老母,星夜去別處逃難,這裡我自替你吃官司。’雷橫道:‘小弟走了自不妨,必須要連累了哥哥。’朱仝道:‘兄弟,你不知。知縣怪你打死了他表子,把這文案卻做死了,解到州里,必是要你償命。我放了你,我須不該死罪。況兼我又無父母掛念,家私盡可賠償。你顧前程萬里自去。’”朱仝孝義兩全。

聚首梁山

宋江繼任梁山寨主後,在忠義堂周圍設立四座旱寨。朱仝坐鎮右軍寨,居第二位。

夜打曾頭市時,朱仝與雷橫、鄒淵、鄒潤一同攻打正西大寨,並搠死曾密(一作曾參)。

梁山排座次時,朱仝排第十二位,星號天滿星,職司為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與雷橫一同把守山前第三關。

兩贏童貫時,朱仝在九宮八卦陣中鎮守中央陣,後大戰御前飛龍大將酆美。

結局

朱仝上梁山後,深得眾兄弟敬重,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等大戰中屢立戰功。梁山受招安後,參加了平定遼國、河北、淮西、江南的征戰,在蘇州城下,做為梁山八員上將之一,與南軍八將捉對撕殺,率先將南軍大將苟正槍挑馬下,盡顯風威。平南歸來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上任後管軍有方,後來,隨同名將劉光世出戰金兵,屢破強敵,因戰功直至升任到太平軍節度使。

排名原因

朱仝排在第12位之高。論武藝,他不如排他後面的魯智深武松董平楊志;論上山前的地位,也僅是個小縣都頭;論戰功,也不太多。但朱仝最大的資本是--他是梁山兩代寨主--晁蓋和宋江的救命恩人,僅憑這兩大功績,他就足以在梁山獲取高位。

人物出處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朱仝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而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朱仝亦在其中,贊言為“長髯郁然,美哉丰姿。忍使尺宅,而見赤眉”。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是朱仝之一人物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有研究者認為,朱仝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他不但相貌酷似關羽,其感恩圖報、義重如山的品質,也與關羽相類。

人物評價

原著描寫

義膽忠肝豪傑,胸中武藝精通。超群出眾果英雄。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
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面如重棗色通紅。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

名人點評

余象斗:朱仝、雷橫皆是晁蓋心腹之人,豈肯執公捕捉,以傷結交之情哉!所以放晁蓋之奔,獨朱仝有心,而雷橫之心則同朱仝。觀朱仝被柴進官勸見吳學究、雷橫,以一件事告□,欲不見李逵。朱仝見知府惜愛他,今以他子死為屈地,安肯息氣而見李逵?為人義者,當該如此。朱仝放雷橫,其□替其罪,古今罕矣,嗟乎!嗟乎!朱仝後見李逵,又欲比並,此恨不解,丈夫當如此矣。

李卓吾:梁山泊賊首,當以何濤、宋江為魁,朱仝、雷橫次之。一邊問個走漏訊息,一邊問個故放賊犯,想他四人亦自甘心。朱仝、雷橫、柴進不顧王法,只顧人情,所以到底做了強盜。朱仝真孝子,真聖人,真菩薩,真佛,道學先生那堪作仆。
袁無涯:公明,吏也,朱仝,差役也,救危拯急,何等心腸。豈爾時承行錢、承牌錢,尚未有此例與?美髯公義重如山,百計為公明商量躲避之策,實是情至。若縣尹,一片肝腸如雪如雲,淺淺了公明。朱仝是個正氣伶俐人,非用此古俠割愛之法,必不能入伙,又須知是重義憐才,不是勾人落草。
金聖歎:朱仝與雷橫,是朱仝寫得好。然兩人都是上中人物。朱仝、雷橫二人,各自要放晁蓋,而為朱仝巧,雷橫拙,朱仝快,雷橫遲,便見雷橫處處讓過朱仝一著。朱仝得見人情,雷橫不得見人情,甚矣朱仝之強於雷橫也。然殊不知先有宋江早已做過人情,真乃夜眠清早起,又有早行人也。雷橫之心與朱仝之心,一也。卻因雷橫粗,朱仝細,便讓朱仝事事高出一頭去。雷橫為母,朱仝為友,寫得一樣慷慨。
王望如:朱仝、雷橫皆爭放晁蓋者,橫要打後門,仝賺橫打前門,仝做得人情,橫做不得人情,故聖嘆曰:朱仝巧,雷橫拙朱、雷同奉邪令之命,其放晁蓋同,放宋江莫不同:同賣法,而各行其私,往往雷得後,朱得先,不是雷橫作事多疑.定是朱全為人忒巧。朱、雷之於晁蓋宋江,從巧拙之間定優劣,朱全不及雷橫。合此回觀之,雷橫負朱仝,其相去不只千里。朱仝愛友,並愛其友之母,不難配其身以全人;雷橫負友,並負其友之主,竟至深其怨以報德。

陳忱:朱仝是篤於友道人,捕道而放晁天王,捉凶身而教宋江逃脫,解犯人而釋雷都頭,自去認罪,真實無偽,誠哉君子。

派生形象

文學作品

根據陳忱《水滸後傳》記載,最後朱仝、關勝、王進、欒廷玉、阮小七、李應、黃信、孫立、扈成、花逢春、徐晟、呼延鈺等30多位老少豪傑在暹羅島跟隨李俊創業立邦,並且抵抗過女真金朝番軍。
百回本續書
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朱仝率軍抵抗金軍,兵敗上飲馬川落草。後到海外投奔李俊,最終成為暹羅國兵馬正總管、武烈將軍,封伯爵。

青蓮室主人的《後水滸傳》中,朱仝托生為尾火虎宿沒攔擋隋舉。
70回本續書
俞萬春的《蕩寇志》中,朱仝隨公孫勝守三關,最終被鄧宗弼生擒。後押赴京師,凌遲處死。

程善之的《殘水滸》中,朱仝是梁山軍官團成員,隨盧俊義投降朝廷,被种師道授為指揮。

巴孤的《賊三國》中,朱仝是宋國征東將軍。穎水之戰後領銜傳檄,與宋國決裂,退保徐州。

張恨水的《水滸新傳》中,朱仝參與抗金,北宋滅亡後與盧俊義等三十三人被漢奸范瓊用毒酒毒死。

戲曲形象

清代有戲曲《河燈賺》,改編自《水滸傳》中“雷橫枷打白秀英、朱仝誤失小衙內”的故事。

電視劇

1972年電影《水滸傳》,羅威飾演朱仝。1975年電影《蕩寇志》,羅威飾演朱仝。1983年電視劇《水滸傳》,丁小秋飾演朱仝。1998年版《水滸傳》楊增元飾演天滿星美髯公朱仝。2011年版《水滸傳》於彥凱飾演天滿星美髯公。

電影

《水滸英雄譜》之《雙峰鎮——雷橫與朱仝》焦恩俊飾演朱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